中美终于要谈了,这同样是一场“持久战”
(图片摄于福耀科技大学图书馆)
1)中美这两个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终于要坐下来谈了。2025年5月7日一大早,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举行会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答记者问时说:
“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违规、无理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严重扰乱国际经贸秩序,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中方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近期,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方对美方信息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2)上述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2025年4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发动贸易战,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对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策略。正是这一个多月的激烈交锋,让美国政府看到了,对中国搞极限施压这一套,根本行不通。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人原本以为,中国对美国出口较多,这可以成为美国拿捏和讹诈中国的地方,但事实却是,由于中国制造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美国在很多消费品和中间品方面高度依赖中国,美国对中国出口征收不合理关税,反而会冲击美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反而会扰乱美国的消费市场。近期,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警告说,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美国很快将迎来供应短缺和货架空空的局面。正因美国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内部压力,它才不断放风要与中国就关税问题举行磋商和谈判。现在中美终于要坐下来谈一谈了,这恰恰是中国坚持斗争的结果。这一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中国网民的一个说法——“以斗争求团结,团结存”。
3)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即将谈起来,终究是一件好事儿。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中美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超乎美国政府一些人的想象。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商品,到高科技领域的供应链合作,双方在经济层面早已深度交融。美国政府主动挑起贸易战,不仅会影响中美两国,全球经济也会受到不理冲击。从常识和经验出发,我们就可以预判,中美接下来的接触和谈判不会轻松,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谈还是比不谈好,通过谈判,中国正好可以确定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并检验美国政府的谈判诚意。至于说,能不能谈成,那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才行。中国不可能为了谈判而谈判,也不可能为了达成协议而达成协议。在任何时候,坚定维护中国自身利益都是中国参与谈判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4) 此时此刻,有一些中国网友心里可能会犯嘀咕——“这是不是美国政府放的烟雾弹?”“美国政府是不是又在憋什么坏招?”大家有这些担忧,也是很正常的,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要相信今天的中国有足够的智慧,能够识别美国的各种意图,今天的中国更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美国的任何谈判策略。多年来,在无数次国际经贸磋商和谈判中,尤其是在过去几年中美经贸斗争中,中国相关专业团队可谓是身经百战。他们有着丰富的国际谈判经验,对美国的那些套路、伎俩都很清楚,他们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谈判技巧,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美国的各种手段。还是那句话,美国在贸易战“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更不可能靠花言巧语、糖衣炮弹在谈判桌上拿到。
5)还有一些中国网友觉得,我们不要急于跟美国谈判,应该多给美国政府一些苦头吃,让美国政府好好长长记性。应该说,过去一个多月,中美之间的激烈经贸斗争,已经让美国一些人不得不重新评估中美各自的实力和筹码,已经让他们从之前的幻想中清醒过来了。这也是中美可以坐下来谈的重要原因。贸易战一直持续下去,会伤害美国,也会伤害中国,能达成协议,对两国都有好处。但是,中国绝对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去迎合美国,而去牺牲自身的利益。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6)中美之间就关税问题举行磋商和谈判,同样是一场“持久战”。想要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美国方面必须端正态度,尤其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本人,需要端正对中美经贸关系和对中国实力的认识。他此前多次宣扬,中国有求于美国,而美国无求于中国。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也是傲慢的。中美经贸往来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美国企业也依赖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过去一个多月,中美经贸斗争的事实已经说明,如果任由美国政府非理性的贸易战继续,美国国内物价会上涨,美国企业成本会增加,美国不可能从贸易战中“独善其身”。7)过去一个多月,美国政府企图通过极限施压来讹诈、拿捏中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出台各种不合理的贸易政策。可结果呢?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中国可不是吓大的。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事实证明,美国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根本行不通。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实力远超他们的想象,中国有能力应对各种外部挑战。美国政府要是还抱着这种错误的想法,继续在谈判桌上搞小动作,那谈判注定难以达成积极的成果。8)美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更不是一方占另一方便宜。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本可以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但要是美国一直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不断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企业,那最终只会“斗则两伤”。只有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美国才能跟中国正常打交道,才能从双方的经贸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9)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错综复杂,背后还牵扯着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可不是一两次谈判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对中美经贸磋商和谈判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对一两次谈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指望一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耐心和智慧来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10)回顾抗美援朝战争那段历史,我们能从中获得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军队有过激烈交锋,之后,双方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成为常态。当时,美国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一开始就想通过武力迫使中国屈服,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一次次击退美军的进攻,让美国认识到中国军队的不可战胜之处。正是因为我们在战场上打得好,打出了国威、军威,才为后续的谈判赢得了有利地位。如今的中美经贸谈判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要让美国看到我们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这样才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好的结果。对中国来说,不管谈判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创新。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即使外部环境再复杂,我们也有能力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希望美国能够真正端正态度,摒弃以往的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互利的姿态和中国进行对话。同时,我们也相信,中国的专业团队有能力在这场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最好的结果。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这是《新时代“上甘岭战役”日记》系列的第十篇。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