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难道意识不到英制单位有多愚蠢吗?
发明用“蒲式耳”的,应该下火狱。1蒲式耳=8加仑=4配克=2坎宁,你可真是个大天才!用在农产品上,不同农产品之间居然还是有区别的!1吨大麦=45.93蒲式耳、1吨玉米=39.37蒲式耳、1吨麦芽=64.84蒲式耳、1吨燕麦=68.89蒲式耳......然后再换算成磅,再换算成公斤?
你说这玩意儿要是好记、好算的话也就罢了!可是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在美国是100×9/5+32=212华氏度。此外,公制长度是十进制的毫米、厘米、分米、米,在美国却是英寸、英尺、码、英里——这几个单位没有一个直接的换算关系:1英尺=12英寸,1码=3英尺,1英里=1760码。好,我现在问你1英里等于几英寸?3秒内告诉我。
质量单位就更是让人窒息了:磅、盎司、格令、打兰、英石、英担、英吨,一磅约等于0.4536千克,1磅=16盎司,1盎司=480格令=16打兰,1英石=14磅,英担、英吨还分长短,1英担=112磅(长担)或100 磅(短担),1英吨=2240磅(长吨)或2000 磅(短吨)。有人提“盎司”——这东西反人类到我当初硬是没背下来,因为它还有不同场景的具体分类!可以分为:
1常衡盎司(oz)=28.3495克
1金衡盎司(oz t)=31.1035克
1液体盎司(fl oz)≈ 29.5735毫升=1美制杯(cup)
1药衡盎司(oz ap)=31.1035克=8药衡钱=3药衡格令=20药衡粒
这我算N**?
莫名其妙的,这些单位还几乎都有「使用场景」......比如蒲式耳用于农业(尤其外贸);磅常用于食品、包裹;除了上面提到的特殊场景,盎司常用于贵金属和巧克力、奶酪等。那你知道他们各自的英文全名吗?
加仑:Gallon(gal)
配克:Peck(pk)
坎宁:Kilderkin(通常不缩写)
英寸:Inch(in)
英尺:Foot(ft)
码:Yard(yd)
英里:Mile(mi)
磅:Pound(lb)
盎司:Ounce(oz)
格令:Grain(无常用缩写)
打兰:Dram(无常用缩写)
英石:Stone(st)
英担:Hundredweight(cwt)
英吨:Long Ton/Short ton(无常用缩写)
常衡盎司:Avoirdupois Ounce(oz av)
金衡盎司:Troy Ounce(oz t)
液体盎司:Fluid Ounce(fl oz)
药衡盎司:Apothecaries' Ounce(oz ap)
药衡钱:Apothecaries' Drachm(dr ap)
药衡格令:Apothecaries' Scruple(无常用缩写)
药衡粒:Apothecaries' Grain(无常用缩写)
......发现没有?连缩写符号都很不一样!所以这东西就没必要分什么优劣,英制单位就全是劣!不仅仅是愚蠢,而是早都该被淘汰的东西——它在今天没有合理性的。学着痛苦、背着痛苦、算着更痛苦,批量地运用就会产生批量的“文盲”!
实际使用中的混用,更是导致了一些场景的仪表要同时显示公制和英制单位。连美国人自己都因为用英制单位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比如因搞错计量单位,飞机少加11吨油,结果半路没油迫降;洛马公司更是因为混用英制单位,直接干废一台火星探测器!
你说那么多美国人根本就不擅长算术,搞这种东西不是更头疼了?这说是反人类都不足为过。在国际交流中,英制度量单位也是时常带来一些麻烦,但美国作为全球唯一霸权和经济第一大国,其影响力和地位使得其他国家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其度量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