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长大,从记者变身大马富豪,身家7.9亿美元,乐享低调节俭

500

马来西亚隐形“手套大王”黄德顺及其家族在2025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上,以7.9亿美元身家跻身大马第29大富豪。

黄德顺是在新加坡上市的立和斯顿共同创办人,2016年,向来低调的他,托令吉贬值之福,且主攻无尘手套出口市场,令财富大涨首次跻身大马50大富豪榜,而他的过往却鲜为人知。

500

500

身家7.9亿美元,隐形“手套大王”黄德顺跻身大马29大富豪

500

马来西亚隐形“手套大王”黄德顺(Wong Teek Son)

2025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上,隐形“手套大王”、在新加坡上市的无尘手套制造商立和斯顿共同创始人黄德顺(Wong Teek Son)及家族,上榜身家为7.9亿美元,排名大马富豪榜第29位。

去年,黄德顺身家为7亿美元,为大马第30大富豪。黄德顺是2016年首次跻身大马50大富豪榜单,首次进榜的他,当时上榜身家为2.55亿美元(约合10.8亿令吉),排名第40位。

顺带提及,当时有5位首次跻身大马富豪榜的富豪,包括黄德顺等。还有首次入榜的如排名第34位的“亚洲殡葬天王”、富贵集团创办人兼董事经理、丹斯里邝汉光(David Kong),今年他已跻身大马第22大富豪,上榜身家9.45亿美元。

新加坡上市公司立合斯顿控股(RiverstoneHoldings),是马来西亚一家高端净室和医疗手套的领先制造商,曾获选“福布斯亚洲最佳中小企业”榜单,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手套和非手套耗材,如指套,静电屏蔽袋,口罩,擦拭布和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500

黄德顺在手套生产车间

1989年,黄德顺与人在马来西亚共同创办合斯顿控股,后于2006年股票上市,是当时唯一一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的手套生产厂家;2015年,合斯顿控股更跃居新加坡交易所股价升幅排行榜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马50大富豪有不少是靠手套致富的,比如今年排名大马第19大富豪的贺特佳执行主席关锦安(Kuan Kam Hon),排名第21大富豪的顶级手套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Lim Wee Chai),还有排名大马第28大富豪的林宽城(Lim Kuang Sia)等几位手套富豪,他们的公司均选择在马来西亚交易所主板上市。黄德顺却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在他看来,尽管合斯顿控股的总部设在马来西亚,但他更为重视新加坡的国际化地位。

过去几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令几位大马手套领域的富豪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疫情的消减,他们的财富变动也犹如坐了一回“过山车”。比如2022年,大马手套富豪因业务滑坡,被挤出大马前20大富豪之列,且财富大缩水。随着社会生活恢复常态,行业领域也回归正常的需求。

到2023年,关锦安、林伟才、黄德顺等手套富豪的上市公司也开始止跌企稳,加上疫情时囤积的手套库存的耗尽,马来西亚手套行业开始走出“寒冬”,不少投资银行也纷纷上调其评级。正因如此,我们也看到,如黄德顺今年的财富身家,就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

500

从记者变身大马富豪,黄德顺一辆车开9年仍舍不得换

500

黄德顺

黄德顺,是马来西亚彭亨州金马仑高原的菜农之子,从小在菜园子长大。

从学校毕业后,黄德顺曾在华人报纸《中国报》做记者,但工作时间很短暂。大学修读化学专业的他,后于1988年入职一家位于雪兰莪士拉央的外资手套工厂,被聘为化学部经理。

此后,这家手套企业的洋老板欲返回美国,有意把工厂转手出去,并建议黄德顺来接盘。“无心插柳柳成荫”,因缘际会,让黄德顺踏上通往“手套大王”成功之路。

黄德顺于1989年创办的合斯顿控股,是马来西亚首家生产丁晴手套的制造商,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的还是靠黄德顺的那套无尘技术。

丁晴手套,用的是丁晴胶、乳胶等粘连性强的原料,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撒上粉末来防止粘连在一起。黄德顺运用大学所学,与公司团队研发出一套无粉尘生产技术,除了降低工序、提升效率,对工人的身体伤害也降至最低,一下子在行业占有相当的地位。

500

合斯顿控股执行主席黄德顺

黄德顺最初是从英国进口价格昂贵的化学原材料,他所生产的防敏感、防静电、防氯化的净室丁基胶手套,当时全球仅有一家美国公司生产同类产品,主要供电子行业使用。

早期由于技术不成熟,黄德顺生产出来的手套几乎一半不合格,但由于市场竞争对手少,其生产成本虽高,但卖价也高,企业也不断扩大扩产。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电子业一度重挫,黄德顺及时调整策略,转为生产医用丁晴胶手套,此后,他在手套业细分领域不单超过那家美国公司,而且还占据了全球丁晴胶手套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黄德顺也变身为全球“丁晴胶手套大王”。

合斯顿控股所生产的丁晴胶手套,主要面对电子业及医疗二大行业领域,而且是一次性的易耗品。黄德顺虽然将主要生产基地放在马来西亚,但也紧跟下游产业的供应链体系,在中国的无锡、还有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等地也设有工厂。

从记者变身为大马富豪,黄德顺当年赤手空拳,从打工的职业经理人起步,从零开始创业,他曾表示,自己很幸运,遇到好的时机,而且没有亏过钱,“我是傻人有傻福!”

500

黄德顺与管理层在一起

2016年,当黄德顺首次跻身大马富豪榜,并位列大马第40大富豪,不少人对他的过往了解很少,事实上,他也是一位低调节俭、“闷声发大财”的人。

与一些大马华裔富豪积极参与社团、宗乡组织不同,黄德顺几乎是与之“绝缘”,而且很少出现在报章,更没有在当地政商界“长袖善舞”。平常,他每天驾车上下班,空闲之余,除了运动,打篮球、羽毛球,就是看书,也不爱应酬。

当地媒体曾夸张地报道称,说连他的司机都不晓得他的住家在哪儿。据说,黄德顺出差回来,司机将他从机场接到他指定的地方,而不是直接将他送到家门。下车后,黄德顺是步行回到住家的。

为人低调的黄德顺,很刻意保护家人的隐私,其家人也极少与他出现在公共活动场合。在他看来,一些富豪及家人的出出入入,虽有保镖在身边护卫,其实失去了自由。

500

黄德顺与公司高管等

明代《菜根谭》有句:“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讲的是真正的富足,在于心境;如是道理,老祖宗教导我们,要“俭而养德”、“淡泊明志”。

黄德顺不仅低调,而且还很俭朴。身为菜农之子,他的成功也是靠多年刻苦耐劳的打拼,他也特别节俭。

有一次,公司高管向他请示,要求更换已经开了5年公司的车,他没有同意。事实上,他自己的座驾,已经开了9年也没有换车,在他看来,若车辆有安全的问题,可以找人修,若无大碍,就不必换。

在事业上,黄德顺一直专注在手套业,与一些大马富豪喜欢多元化发展不同,他“心无旁骛”,用心做手套。他曾自嘲自己,以前投资什么都不赚钱,买什么股票什么股跌,投资产业也没有赚。

作为合斯顿控股的掌门人,黄德顺觉得自己肩上背负的是关系到数千名员工饭碗、多少家庭生计的重担,务必将它打理好。事实上,多年来与他一起打拼的合作伙伴李伟强,还有他的胞弟黄铁军等昔日一起白手兴家的年轻人,早就是千万、亿万身家的人了。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