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还记得中日医院当年的建院宗旨?谁还记得它是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國醫東方:
最近中日友好医院在网上的热度比较高。我对该院医护间的爱恨情仇不感兴趣,也不愿八卦那些三角恋的离奇情节。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现在谁还记得中日医院当年的建院宗旨?谁还记得中日医院是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谁还记得它还曾经是北中医的第二附属医院?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逐渐加强。1981年,由日方提供主要资金和西医技术中方负责地皮和中医技术共同建立的一所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地点就选在北京中医学院旁边的樱花东街,当时就是作为北中医第二附属医院而设立的。
可惜当年国内的西医水平太过拉垮,日本人带来的西医技术成了顶流的存在。医院发展太快,很快被卫生部给要走了。从此中日医院由北中医的附属医院变成了卫生部直属医院。
为了补偿北中医,北京市在南三环的方庄另划一块地皮建立了一家医院作为北中医的第二附属医院。这家医院全名叫“东直门医院方庄医院“,后来简称为“东方医院”。
没错,和我重名。
在最近几十年的中医院西化的大潮中,中日医院毫无疑问是走得最决绝的那一个。不像别的中医院只是院内中医大夫技术的西化,至少医院还姓“中”,至少还招聘50%以上中医院校出身的大夫。而中日医院,已经剩不下几个中医出身的大夫了。
在这个以“中西医并行”为建院宗旨的医院内,中医几十年来饱受排挤。
我们知道的如中医肿瘤专家黄金昶老师,十几年前我刚认识他时还在该院肿瘤科,后面给人挤出来了。
大家翻我几年前的微博应该还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病人在该院疼痛科住院,在其主任(还是全国xx协会主席之类来着)大力推荐之下决定尝试一种来自美国技术的神经电刺激止痛手术。
可在等待手术期间,病人在针灸门诊扎了几次针之后疼痛大为减轻,之后病人死活都不愿意再做手术了。
人家只是疼,不是傻:既然扎针就能缓解疼痛,我干嘛要花那十几万块钱去做一个效果未知的手术呢?
而那位手术未遂的疼痛科主任门诊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要再提看中医…他就跟谁没完。
对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胥荣东大夫以前也是中日医院的,病人就是在胥老师那里扎针有效之后才放弃手术的。
文章最后,我想说的是:有些人反对中医抹黑中医与科学观念无关,更与疗效无关。只是因为他自身的立场,是因为他身处西医西药阵线的的经济链条上,反对中医才是他们的政治正确。
生活在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很幸福的,我们有中医和西医的双重选择。该用西医用西医,该用中医用中医。有效的东西,我们干嘛要拒绝呢?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千万不要被某些包藏祸心的“科普”大v给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