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IS厂商业绩,一路开挂

500

2024年,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索尼、三星等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争夺激烈,中国企业豪威科技(韦尔股份)、格科、思特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国产CMOS传感器在中国多个行业应用市场的占有率持续提升。

最近,国内CIS企业纷纷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让人惊喜的是,2024年中国CIS企业的业绩远超预期,净利润同比最高甚至暴增了260倍。

国内CIS企业业绩爆发的背后,是什么在推动?

01中国CIS企业,业绩亮眼

500

具体来看各家公司业绩情况,韦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57.31亿元,增幅高达22.41%;归母净利润达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4.76%,较上年增加 23.52%。

思特威2024年营业总收入59.69亿元,同比增长108.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651.81%。

格科2024年实现营收63.89亿元,同比增长36.02%;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87.24%。

三家CIS企业在解释为何业绩大涨时,给出了不同的理由。

韦尔股份向记者表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增长的原因是,公司应用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的图像传感器营业收入规模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去年,韦尔股份来源于智能手机的市场收入大概在98.0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6.01%;来源于汽车市场的收入在9.05 亿元,同比增长29.85%。

思特威表示,2024年业绩的快速增长是由三大因素驱动:一是2024年智能手机领域多款CMOS传感器出货量大幅度增加。思特威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 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 5000 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

二是在智慧安防领域,思特威推出的迭代产品更具备优异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大幅度上升,销售收入增加明显。

三是在汽车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前视)和舱内多款产品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度上升。

格科在解释业绩增长上则是侧重表示,是由于公司1,3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出货量迅速上升,营业收入显著提高。同时,公司独有的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成功落地,5,000万像素产品实现量产,并获得境内外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认可,带动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02三大市场,强劲东风

近年来,CIS(CMOS图像传感器)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增长明显。依据最新数据,CIS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7%。

在这三大市场中,国产CIS厂商正在朝着高端冲击。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市场在去年结束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2022—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速分别为-12%、-5%),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4%。在智能手机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相当于摄像头的“眼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摄像头的成像品质。

高性能CIS市场长期以来由索尼、三星供应,尤其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CIS。目前索尼的5000万像素CIS有10多款,像素尺寸介于1.0~1.6μm。三星主要瞄准高分辨率、小像素点的产品,目前三星1亿像素CIS有8款, 5000万像素CIS有3款。

在这方面,韦尔股份推出了1.2um 5000 万像素的高端图像传感器 OV50H。这款芯片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逐步成为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的应用方案。作为主摄先后搭载在小米14系列、小米15系列、荣耀Magic系列和华为P70系列等。

思特威推出了SC585XS,基于28nm工艺制程打造的全流程国产5000万像素手机图像传感器,SC585XS具备1.22µm大像素尺寸,搭载思特威专利SFCPixel-2、PixGain HDR及AllPix ADAF等先进技术,拥有高动态范围、低噪声、快速对焦、超低功耗等多项优势性能。

格科在2023年就正式推出了0.7μm 5000万像素CIS GC50E0和1.0μm 5000万像素CIS GC50B2两款产品。目前,这两款产品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的认可,近期如传音Infinix Note 50超感光主摄就搭载了格科GC50B2,vivo Y19s 后主摄搭载了格科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GC50E0。

今年以来,格科推出第二代0.7μm的5000万像素产品——GC50E1。据了解,格科持续开发一系列5000万像素产品,包括0.8μm GC50D1已经在量产备货中、0.64μm GC50F0即将送样评测。

汽车市场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迭代升级和不断普及,更多的摄像头方案成为汽车标配。车用图像传感器数量已经从传统的两颗左右提升至十余颗。预计到2027年,每辆新能源汽车要配12个以上的摄像头。

500

安森美曾是全球汽车CIS 领域的绝对王者,巅峰时期拥有超过 60% 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随着国产 CIS 厂商的崛起,颓势逐渐显现。

2023 年,安森美汽车 CIS 出货量被韦尔股份(豪威科技)超越,失去全球第一的市占率宝座。2024 财年,安森美总营收为 70.823 亿美元,同比下滑 14.2%。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20 万元以下车型 L2 级别智能驾驶搭载率不断提升,市场对高性价比车载 CIS 产品需求旺盛。然而,安森美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与市场需求错配,导致其市场份额被韦尔股份、思特威等企业大量抢占。

相比处于追赶状态的手机CIS不同,韦尔股份在汽车CIS已经处于领跑地位。韦尔股份推出了采用TheiaCel技术的OX08D10 800 万像素 CMOS 图像传感器。并已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Snapdragon Ride Flex系统芯片(SoC)和Snapdragon Cockpit平台预集成。目前,韦尔股份已经发布了可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的高性能前置机器视觉摄像头新品。

今年2月,思特威则是推出了5MP车规图像传感器新品—SC530AT,这款产品基于CarSens-RS工艺技术打造,基于2μm像素尺寸,结合背照式(BSI)像素架构和思特威独特的SFCPixel技术,实现了520nm可见光波段下优异的量子效率(QE)。当车辆处于地下停车场、夜晚等暗光环境时,该新品也能为OMS摄像头提供明亮清晰的影像。

安防市场

安防摄像头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办公大楼等大型应用场景,同时其已经成为智能家居

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安防系统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

去年的业绩来看,韦尔股份的安防市场收入同比下滑。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安防市场的收入实现约16.03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92%。但实际上,韦尔股份还在持续加强对于高端产品的研发布局,新推出的4K高清高端产品已实现量产交付。

安防市场中,思特威以超过50%的市场占比位居全球出货量Top1。并且据了解,从安防领域出发,2019年和2020年,思特威先后进入汽车电子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形成了“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三足鼎立的发展方向。

03中国CIS供应链不断完善

从供应链方面,虽然最先进的逻辑芯片的工艺已经达到了2nm,但是CIS的先进工艺主要还是停留在40nm到28/22nm区间,国内制造工艺完全满足。这也是为什么国内CIS对于生产都更有信心。并且,从供应链消息证实,今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和晶合集成的CIS产能稼动率都达到了100%,国产化和高端化正逐步实现。

思特威从2023年开始,将大规模的安防CIS代工从三星转向了晶合集成。并且成功地推出了业内首颗55纳米背照式1.8 亿像素超大靶面CMOS图像传感器。

今年2月,思特威还与晶合集成签署长期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次合作的目的是全力攻克国产CIS Stacked工艺的关键技术瓶颈,加速国产高端CIS芯片技术进步,促进高端CIS Stacked技术向更广泛的智能手机应用全面普及。

格科自家建设代工厂,成功转型Fab-Lite模式,在上海临港工厂投入运营之后,定下了营收突破30亿美元的新目标。并且在Fab-Lite模式下,格科研发成果正在加速产业化。近一年,格科快速推出了多款高像素单芯片产品,包括GC32E2、GC50E0、GC50E1、GC50B2、GC50F6等,不断拓展中高端市场。

日前,韦尔股份在回应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时表示,作为Fabless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公司的主业为从事芯片的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主要采用外协加工的形式。公司持续深化和优化供应链的全球化规划与布局,已经根据下游客户所在地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和贸易政策的变化,持续优化供应链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