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 抓法官:一场法治与强权的魔幻对决

FBI 抓法官:一场法治与强权的魔幻对决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法庭变追捕现场,法官秒变 “逃犯导师”

2025 年 4 月 18 日,密尔沃基县巡回法院宛如一部荒诞现实剧的拍摄现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 “法庭大逃杀”。在一场家庭暴力案的审理过程中,法官汉娜・杜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她发现,ICE(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特工早已在法院内埋伏,目标正是被告人爱德华多・弗洛雷斯・鲁伊斯。这位鲁伊斯先生堪称 “移民界的传奇”,早在 2013 年就已被美国驱逐出境,然而不知通过何种途径,又偷偷偷渡回来,此次现身法庭,宛如游戏中的 “法庭限定返场嘉宾”。

杜根法官在察觉这一情况后,当场情绪失控,开启 “暴走” 模式。她怒不可遏地指责特工,言辞犀利地要求他们出示司法刑事逮捕令,并强硬表示:“拿不出就找首席法官喝茶去!” 可特工们此时却面露尴尬之色,他们手中所持的,仅仅是特朗普政府颁布的行政命令,在严谨的司法程序面前,这份行政命令瞬间显得底气不足,整个场面陷入僵局,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面对这一可能导致局面失控的状况,杜根法官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仿佛瞬间化身为电影中的 “法外狂徒”,当机立断,带着被告人鲁伊斯和律师,迅速从陪审团专用通道撤离。然而,ICE 特工们也绝非等闲之辈,怎会轻易让目标逃脱。他们立刻展开行动,一场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法院追击战》就此上演。最终,特工们在法院外成功将鲁伊斯按倒在地,这场法庭上的追逐戏暂时落下帷幕。

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一周后的 4 月 25 日,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闯入法院,将杜根法官当场拷走。FBI 给出的罪名是 “藏匿逃犯 + 妨碍司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杜根法官可能面临最高 6 年的监禁,此外还将面临高额罚款,这笔罚款数额之大,甚至足够购买 35 辆特斯拉。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第二天,即 4 月 26 日,威斯康星州的街头瞬间 “炸锅”。几百名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高举抗议牌,愤怒地指责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是 “钓鱼执法”,严重 “迫害司法独立”,一场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就此爆发。

键盘侠 VS 懂王,法治到底姓啥?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懂王双重标准打脸现场”

特朗普政府在对待移民庇护政策相关问题上,一直宣称秉持 “法律至上” 的原则,然而其实际行动却与之背道而驰,可谓是 “啪啪” 打脸。在对待法官的态度上,这种双重标准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那些支持移民庇护政策的法官,比如杜根法官,特朗普政府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打击;但对于那些倾向于联邦立场的法官,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疯狂点赞。

司法部长邦迪此前更是直言不讳地宣称,要将所有被认为 “有偏见” 的法官全部撤职。这种做法无疑是对 “司法中立” 这一基本原则的公然践踏,使得司法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受到了严重质疑。更具戏剧性的是,在 2019 年,马萨诸塞州的法官约瑟夫也曾做出过类似杜根法官的举动。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拜登一上台,就立即撤销了对约瑟夫法官的相关指控。如此一来,法官的命运似乎完全取决于白宫主人的更替,法治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在这种政治博弈中被抛诸脑后,沦为了政治的附庸。

“要啥正当程序?我懂王就是法!”

在此次事件中,ICE 特工仅凭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就将其当作 “尚方宝剑”,在法庭上肆意行动。当杜根法官依据正常的司法程序,要求他们出示司法令状时,反而遭到特工的反驳。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规定。该修正案明确规定,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依照合理根据,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并具体说明搜查地点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发出搜查和扣押状。然而,特朗普政府的种种行为,早已将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规定抛在脑后。

此前,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操作就已被媒体和各界人士曝光。他们将合法居民强行遣返至战乱地区,全然不顾这些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权;还在教堂、学校等场所进行突袭抓捕,这些本应是神圣不可侵犯、充满安全与秩序的地方,却沦为了执法的 “战场”。在特朗普政府眼中,所谓的法治似乎并不存在,一切都以 “懂王的规则” 为准。这种行为引发了法律界的强烈愤慨,众多法律专家纷纷发声,斥责这是 “检察官权力的核弹级滥用”,严重破坏了美国长期以来构建的法治体系。

“法官硬刚:宁可蹲局子也要守住法庭尊严”

面对 FBI 的指控,杜根法官的律师团迅速展开反击,全力为杜根法官辩护。他们强调,法官保护当事人的安全是天经地义的职责所在。虽然杜根法官并未直接喊出诸如 “送集中营” 这般极端的话语,但她在法庭上的果敢行动,确实赢得了全网的广泛致敬。在美国,90% 的法官不当行为通常都是由州内自行处理,内部解决。而此次联邦政府直接出手抓人,这种情况在司法界极为罕见,堪称 “活久见”。

回顾以往案例,新墨西哥州曾出现过法官夫妇因藏匿黑帮成员而被查处的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民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甚至有人调侃司法系统已沦为 “犯罪直通车”。在这种背景下,杜根法官的坚持和抗争显得尤为珍贵,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司法公正和法官职责的深入思考: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强权压迫下,法官能否坚守住司法的底线和法庭的尊严?

“法庭变捕兽夹?这波是法治终极背刺”

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本应是 “正义安全屋”,为所有寻求公正的人提供庇护和保障。然而,如今却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影响下,沦为了 ICE 的 “人头提款机”。被告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本以为是在寻求正义,却未曾想前脚刚出庭,后脚就被戴上手铐,沦为阶下囚。这种现象让法律学者们痛心不已,他们纷纷指出,政府将法庭当作抓捕移民的陷阱,这种行为比黑帮的所作所为更加恶劣,严重破坏了法治的根基。

更令人咋舌的是,ICE 专门挑选在法院进行抓人行动,给出的理由竟然是 “法院安检方便,执行抓捕时风险低”。这一理由简直荒谬至极,照此逻辑,法庭岂不成了联邦执法部门肆意妄为的 “舒适圈”?原本庄严神圣的司法场所,如今却被异化为政治执法的工具,这无疑是对法治精神的最严重亵渎,也让民众对美国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吃瓜总结:这不是抓法官,是抓碎了美国法治人设

这场看似简单的法官被抓事件,实则背后隐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博弈。它绝非一场普通的法律纠纷,而是特朗普 “移民战争 2.0” 的核心战场。在这场博弈中,联邦权力凭借行政命令等手段,对地方司法进行了疯狂的碾压。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阵营将法庭当作政治斗争的战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而像杜根法官这样坚守司法原则的人,不幸成为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无辜炮灰。

当 “法律武器化” 成为美国政治运作中的常态,所谓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便名存实亡。在特朗普的政治逻辑中,似乎只存在他个人的 “无限权力”,如同漫威电影中的 “无限手套”,可以随意操控一切,包括法律和司法体系。正如网友们的神评论所言:“以前以为《纸牌屋》中的剧情过于夸张,如今看来,现实比电视剧更加荒诞,简直就是一部纪录片!” 这场闹剧不仅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内部的严重矛盾和法治体系的脆弱性,也让全世界对美国长期标榜的法治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反思。美国,这个一直以法治灯塔自居的国家,在这场事件中,其法治人设已然支离破碎。

参考文章:《密尔沃基数百人集会反对特朗普政府“史无前例逮捕法官》4月26日载于《共同的梦想》网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