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进入收获季,科大讯飞迎来业绩腾飞节点

近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从2024年全年的表现来看,科大讯飞当前很可能正处在一个业绩腾飞的节点。

500

具体而言,2024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时隔两年重回双位数增长;扣非净利润达1.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3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8.54%。

此外,2024年全年现金流净流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这一良好态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续。

更重要的是,这一成绩并非由单一业务板块带动,而是科大讯飞多年布局的多核心业务全面开花的结果。

核心业务全线高增的“秘密”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在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智慧教育、汽车、医疗AI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均呈现出齐头并进的高增长态势。

财报显示,2024年,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78.86亿元,同比增长27.58%。其中,开放平台、智能硬件分别实现收入51.72亿元、20.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3%、25.07%;智慧教育业务实现收入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

此外,汽车、医疗行业业务分别实现收入9.89亿元、6.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16%、28.18%。值得一提的是,拆分上市的讯飞医疗,2024年GBC三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03%和57%。

在笔者看来,科大讯飞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且快速的增长,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01

「市场需求大」

随着AI时代的来临,许多产品的体验实现了颠覆性突破,过去仅存在于想象中的产品,因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以实现,从而释放了大量市场需求。科大讯飞精准把握了社会上的刚需点。

500

例如,在教育领域,当前教育改革对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家校共育成为趋势。然而,现代人工作节奏快,难以对孩子进行有效辅导,由科大讯飞AI学习机的出现恰逢其时,满足了家长的需求。

除了学生群体,讯飞也关注到了教师的需求。2024年6月,公司发布了星火智能批阅机,具备智能批改、学情分析和个性作业三大功能,大大缩短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这表明,在教育领域的BC两端均存在广泛需求。

类似的产品策略也出现在办公领域。对于办公人群而言,一款智能办公本,就能轻松解决语音转写、会议纪录等高频办公需求,帮助他们节省大量时间。再如医疗领域,AI诊后管理系统在顶级三甲医院实现了100%出院患者覆盖,有效缓解了慢性病管理压力。

更主要的是,时下各种AI应用/产品尚处在发展初期,渗透率较低,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市场空间将会以几何倍数增长。

02

「技术够硬核」

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作为“1+N”战略中的“1”,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确实能打。在由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OpenAI等国内外权威单位发布的涵盖理解和推理、综合考试、数学和科学、代码等不同任务类型的14项主流测试集中,公司去年10月发布的讯飞星火4.0 Turbo,在9项测试集中实现了对GPT-4 Turbo的超越,效率相对提升50%,综合性能超越GPT-4 Turbo。

4月20日,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迎来重大升级。新模型在保持数学任务行业领先的基础上,推理、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等通用任务效果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成为业界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的通用长思维链深度思考大模型,能够同时支持快思考和深度推理。

500

※测试集合来源:自建测试集主要来自真实的大模型请求任务数据,来源分布包括讯飞星火APP、星火大模型API、业界主流任务数据等;公开测试集主要以数学、答题、推理、代码等外部典型测试集为主。

03

「覆盖场景广泛」

从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出,科大讯飞的应用场景广泛,且在GBC三端均有业务布局。无论哪一端,在我们大踏步迈向未来的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景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iPhone时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早布局带来的技术积累,一是能够更快地迭代产品,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二是能够探索需求、创造需求,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因为想要创造出好的产品,离不开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观察,只有深耕市场,才能发现新需求。

在AI时代,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意味着旧的技术和产品很容易被颠覆。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核心业务的模式具有明显的抗风险属性,能够有效形成护城河。

多轮驱动,造就“讯飞优势”

巴菲特曾说:“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相比聚焦单一赛道的科技公司,多赛道齐头并进的模式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能够分散风险,二是不错过增长机会。

首先,从风险角度来看,专做单一技术的公司容易被后来者超越。远的不说,就比如当出现像DeepSeek这种另辟蹊径、弯道超车的公司时,先发的ChatGPT毫无优势可言。由于ChatGPT的业务线比较单一,目前双方还隔着一个太平洋,对其影响还比较小。但倘若双方都在同一个市场当中竞争,对ChatGPT的营收打击可能是巨大的。

然而,像讯飞这样采用“1+N”发展模式的公司,底层架构的更新迭代,甚至是创造性的更新,反而会成为加分项,完全可以“敢为天下后”。由大模型底座衍生出的多种业务模式形成的护城河,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中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增长方面,多场景布局不仅不会增加机会成本,反而能利用实践数据反哺底层技术架构,实现边际成本的降低。比方说,通过在不同场景的落地应用,讯飞星火的多项底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政务场景强化政策理解力、医疗数据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教育交互优化对话能力等等。这种模式使得星火大模型在垂直场景可用性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通俗地讲,可以把“1+N”想象成一张无限大的网。每次捕到鱼,这张网就会扩大几分。这也意味着,只要衍生的产品就足够多,就能把握更多的增长机会,边际成本(最初织网的成本)在规模上来后也会显著降低。而且,作为“1”的底座在经过研发人员的一系列优化后,堪称“低薪高能”。

效能革命下的成本控制

如前所述,讯飞星火是当前唯一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大模型。

500

刚升级的星火X1的参数只有70B,但整体效果可以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这种高效率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面对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科大讯飞将硬件和研发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全面国产化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算法创新,使模型效果和技术指标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

这种“算法-算力-数据”全栈自主的优势,一是不怕被“卡脖子”,二是在数据安全性方面几乎无可匹敌,这也是讯飞受到BG端客户青睐的原因之一。而且,国产芯片技术也在快速突破,目前昇腾910B的训练效率可以达到英伟达A100的85%。

抛开技术层面,从费用角度来看,虽然科大讯飞全年研发投入达45.8亿(占营收19.62%),但资本化比例控制在24.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效能革命的驱动下,科大讯飞通过技术自主与成本控制的“双轮协同”,不仅实现了大模型研发的高效突破,更构建了一条可持续的国产化AI发展路径。这种以自主创新对冲算力瓶颈、以精益管理优化研发投入的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实践范本。未来,随着国产算力性能的持续提升和大模型场景的落地,讯飞星火有望在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性的基础上,持续缩小与国际顶尖模型的差距,最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