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把压力给到了供应商…..
五粮液的年报和一季报出了。
作为白酒行业的“千年老二”,五粮液不可避免地要被拿出来跟龙头老大茅台比。
但说句比较扎心的话:这两家酒企,早就不是老大和老二的区别了。
不管是体量、品牌甚至是格局,二者都已经不在一个层级了。
2024年财报里,五粮液给外界的这种感觉,尤其浓烈。
把压力传给供应商
先来看我最关心,估计也是白酒行业同仁们很关心的几个数字:
2024年,五粮液的应付账款达到了90.77亿元,比2023年又涨了一些。今年一季度,五粮液的应付账款更是超过了100亿元。
应付账款很好理解,大致上可以理解为应该给还没给的钱。
像五粮液这样的大酒企,应付账款里包括的内容比如采购原料高粱、玉米、小麦,采购包装材料、酒瓶、瓶盖、箱子等等,还有快递物流公司的物流费、快递费等等。
简而言之就是欠供应商的钱。
在行业内,五粮液的应付账款水平一直很高。比如2024年,规模远大于五粮液的贵州茅台,应付账款只有35亿元。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2023年的应付账款都只有20多亿元,不到五粮液的三分之一。
(A股白酒企业应付账款情况 数据源自Wind)
应付账款高,首先说明企业强势,而且占据优势地位,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不过说的不好听点,拖着大笔款项,把账期搞得长长的,并不算什么好事吧。
尤其是白酒的主要原材料高粱、小麦、玉米、糯米等,都是农产品。
2024年,五粮液市场化采购的原材料及辅料金额近百亿元,其中有超过30%的原材料是向合作社或农户采购。
合作社和农户,是产业链的最底层,收入也是最微薄的,也是最难承担过长账期的群体。
五粮液不止拖原料供应商的钱,其他款项也没少拖。看财报,2024年,五粮液其他应付款也高达65亿元,比2023年涨了不少。
这里面有宣传费、保证金、维权索赔款等等。
去年五粮液制造业(酒类)的收入是831亿元,毛利率高达82%,营业成本是148亿元。近百亿的应付,公司到底给产业链付了多少钱呢?
我特意看了下五粮液的ESG报告,里面说自己平等对待中小企业,年内公司没有发生过中小企业款项逾期支付的情况。
不逾期不是什么最高标准,麻利点付款那才是真地道。
经销商也没落到好处
跟应付比起来,五粮液的应收账款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去年只有4000多万元,基本没人可以从五粮液这里赊账。
像五粮液这样的龙头,都是采用先款后货的经营模式,经销商得先把货款支付给五粮液。
五粮液在收到款项后,因为可能还没发货,就形成了对经销商的负债,呈现在财报里,就是合同负债。等五粮液按照合同约定向经销商发货后,这部分合同负债就会转化为营业收入。
2024年,五粮液合同负债(预收款)接近117亿元,而2023年只有不到69亿元。这里面,五粮液向前五名收的预收款就接近32亿元。
合同负债的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说明经销商的打款意愿还是很强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五粮液接下来的营业收入还是有弹性的,什么时候把负债变成营收,是由公司决定的。
但也不能因为合同负债多了就过于乐观。
首先,经销商打款也未必是自己乐意。像这样强势的白酒龙头,公司的政策往往才是经销商打款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对比一下就知道,2024年,茅台的合同负债只有96亿元,比五粮液低不少。这显然不能说明五粮液就比茅台好卖了。
其次,提前付了一百多亿,等于资金、销售的压力经销商全背了。这里面的苦,估计只有经销商自己知道。
其实五粮液现在账上并不缺钱。2024年末,五粮液拥有1274亿元货币资金,其中存在银行吃利息的钱就有789亿元。
但实际情况是,公司上游拖着款,下游又要求提前打款。
还是那句话,善待上下游,才是真地道。
五粮液没完成去年的经营目标
不管是应收还是应付,只要在正常账期内,都还算是公司的经营策略。
可怕的是,五粮液虽然把很多压力分摊给了供应商和经销商,但公司经营层面的压力依然不小。
2024年,五粮液的营业收入是891.8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318.5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五粮液经营现金净流入339.4亿元,同比下滑近20%。
五粮液2024年年初定下的目标简单而直接:2024年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显然,这个目标是没有完成的。这也是五粮液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目标没完成的一年。
五粮液虽然说了,白酒产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波动加大、存量竞争加剧。但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出在自身。
我们还是拿茅台来看,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2024年茅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都还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五粮液的销售,大头依赖经销商。但去年,五粮液的经销模式收入同比只增长了5.99%,增速低于整体水平。
另外,去年五粮液的销售费用达到10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
这其中,公司的形象宣传费用从2023年的14.3亿元,涨到了18亿以上,增幅远远大于营业收入。
公司的促销费更是从2023年的45.4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67.6亿元,大幅增长48.9%。
在这样的促销力度下,五粮液才勉强保住了个位数的增长。
比较有意思的是,五粮液一边说市场承压,但公司在搞大促之前,先提了一波出厂价。
去年年初,五粮液宣布将公司的核心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从969元/瓶,调高50元到1019元/瓶。
导致的后果是,虽然其建议零售价仍保持在1499元/瓶。但现在终端市场上,52度普五第八代,单价已经降到了900块出头,出厂价和零售价形成了倒挂。五粮液高端产品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五粮液没有给2025年定具体的增速目标,只是大致说“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看得出来,挑战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