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武库驱逐舰很怪异

1. 相控阵雷达安装位置很怪异。

500

相控阵雷达装在舰桥上方,相当于独立建了个雷达塔。其他国家的相控阵雷达没有这么装的,因为这个位置会造成很大的杂波,影响相控阵的性能。其他国家舰艇的相控阵雷达要么在桅杆最高处,要么在舰桥的四个角,与下方的甲板或水面都拉开一定距离,减少旁瓣反射造成的杂波。

这条舰之前的相控阵可能也要装在舰岛的四个角,舰桥上的开口都打出来了。

500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改在了舰桥上方的雷达塔,是原来就打算放在雷达塔上,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改变了设计?不得而知。但看下水时的照片,舰桥上的开口处有焊接的迹象,更像时后来修改了设计。

2. 没有对海搜索警戒雷达。相控阵耗电量大,辐射强目标大,不可能随时开机,需要配合大型对海搜索警戒雷达。朝鲜这艘舰上没有见到。也许舰中部梯形台结构就是搜索警戒雷达?如果这个梯形台是对海搜索警戒雷达的话,从造型上看也是相控阵,起不到降低耗电降低辐射的作用。猜测不是对海搜索警戒雷达。而且这个梯形台视界不好,被前方舰桥和后方烟囱遮挡,没有360度视野,起不到很好的搜索警戒作用。

3. 导弹数量太多、口径太多、重量太大。居然有74个垂发单元,四种口径。一艘5000吨级的驱逐舰装这么多垂发,系统控制的复杂度先抛在一边,光是增加的重量就十分可观。尤其是最大的垂发单元,直径接近一米,十枚导弹加发射井的重量就能得在200吨以上,和全舰排水量相比不成比例。加上其他三种口径的垂发,纯纯属于小舰扛大炮。

4. 全舰重心太高。考虑到相控阵雷达安装位置比较高,全舰垂发等武器装备都在水线上,全舰的重心必然偏高。这样会影响该舰的航行性能,很难在高海况下航行。

5. 到底有没有舰载直升机?直升机库的位置现在由大型垂发占据,而直升机甲板很平滑,没有常见的小孔眼或粗糙表面。结合朝鲜直升机较少的情况,朝鲜可能根本没想过让直升机登舰,或者相关试验尚未成功,只能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让基建等装备。

500

6. 载员能有多少?现在该舰只能看到八部折叠式救生艇,看不到交通艇。常见的交通艇位置已经焊住,内侧是中口径垂发,估计就没有交通艇。按照八部折叠救生艇加上可能存在的备用救生艇计算,预计载员为120-220人。如果人数较少,操作这么多垂发需要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对朝鲜是个挑战。如果人数较多,燃油和食品、水等补给品必然减少,航程会受到影响。预计朝鲜会在这几个方面之间找到比较合适的折衷方案,但难度依然很大。

总的来看,个人猜测这艘舰的最优先的考量是垂发数量,以数量震慑南韩和日本。然后是相控阵要安装在显眼的地方,即使损失一些性能也要高高在上,让强敌看得见。之后才是航行性能和居住性能。可以合理推测,这艘舰会集中在朝鲜近海和日本海附近活动,在宣传威慑上的作用要超过实际功效。如果要用冠冕堂皇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朝鲜解决了相控阵和垂发有没有的问题,对后续可能的型号发展留下了空间。但实在一点说,朝鲜的很多“放卫星”式的常规武器往往都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对标旁边的老大哥,显示自己能做到一样好,但后续的型号发展往往悄然无声,让人看出其并没有整体规划。朝鲜真正有体系发展规划的,可能还得是导弹核武器。所以,这艘舰看看热闹就足够了,如果后续没有新的同级舰或者新型号,不那么值得咱们持续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