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随时上场!教皇葬礼成外交角力场,场外各位戏真多呀...
原标题:教皇葬礼成外交角力场,川普穿着引争议,与泽连斯基秘谈曝光
2025年4月26日,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历史性的一天。超过20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哀悼者涌入罗马,只为送别那位被称为“人民的教宗”的方济各。
然而,在这场庄严肃穆的仪式背后,围绕政要排位、着装细节、暗中交流的小瞬间,也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
看点一:政要座次安排透露外交玄机
此次葬礼的座位安排,充分体现了梵蒂冈在全球外交礼仪上的精密考量。
按照传统,国家元首优先于政府首脑,再根据法语字母表顺序排序。
比如美国(États-Unis)排得靠前,英国(Royaume-Uni)被排到后面。
川普夫妇被安排在第一排,与爱尔兰总统、乌克兰总统、芬兰总统、爱沙尼亚总统等肩并肩。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破格被挪到了前排C位,本来按字母顺序应该在后面。教廷发言人轻描淡写回应:“只是填补了空位。”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只能坐到第五排,旁边是卡塔尔、塞尔维亚等代表团。
威廉王子也到了,不过他坐在德国总理舒尔茨旁边,略显低调。
整体布局既遵循传统,也体现了微妙的外交考量。
看点二:穿着规范争议引发讨论
教廷要求男士穿深色西装+黑领带+白衬衫+黑鞋黑伞,连袜子都得黑色。
川普身穿一套亮蓝色西装+蓝色领带,被网友狂批“像鹤立鸡群,但不是夸的意思”。
泽连斯基穿着全黑作战风夹克,无领带,也被指“不够正式”。
拜登虽然穿了深色西装,但也搭了蓝色领带,勉强过关。
相比之下,梅拉尼娅着装符合传统规范:黑色大衣配以蕾丝头纱及黑色手套,整体形象庄重得体。
看点三:川普与泽连斯基私下短会
在葬礼正式开始前,川普和泽连斯基悄悄在圣彼得大教堂内拉了两把椅子,来了一场无助手陪同的闭门小会。
双方靠得很近交谈了约15分钟,话题围绕停火与和平谈判展开。
泽连斯基事后发文称:“这是一次象征意义重大的会面,希望能成为历史性的转折。”
虽然葬礼现场肃穆,但暗流涌动,充满了外交博弈的味道。
看点四:梅拉尼娅的“低调生日”
葬礼当天,恰逢梅拉尼娅55岁生日。面对庄重的氛围,她全程保持安静,低调陪伴在丈夫身边。
川普在前往罗马途中表示,当天是夫人的“工作生日”,并承诺在返程的空军一号上请她吃晚餐。
近年来,梅拉尼娅的生日多因家庭变故和政治风波而蒙上阴影。今年亦不例外,令这一特殊日子充满复杂情感。
看点五: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与生前主张相呼应
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延续了他一生坚持的简朴精神:
选择使用朴素的木质棺椁(内衬锌板),而非传统三层棺材。
下葬地点为他生前多次祈祷的圣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而非梵蒂冈地下墓室。
墓碑只简单刻上拉丁文名字“Franciscus”,不加任何华丽修饰。
葬礼祈祷以多语言进行,体现他所倡导的普世关怀与多元包容精神。
葬礼中,来自全球的领导人、宗教界人士与民众共同缅怀一位以谦逊、开放和关爱弱势群体著称的教宗。
这不仅是一场告别,更是一场全球高层「静默较量」。每一排座位、每一件西装、每一个眼神交换,都藏着无声的外交密码和人物命运的缩影。
(来源/图片:dailymail)
@新闻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