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美国政府的权力关进了笼子里?

500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发表过一段经典的民主宣言,常被作为普世语录而引用,布什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权力,把它关起来,权力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这是一段十分迷人而炫丽的台词。但是,小布什这些话的真正涵义并不为普通人所了解。

  布什说得的确很对:在美国掌权者不是老大,最有权力的并不是总统,也不是政治家(政客)——权力的确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问题是你想过没有,是谁站在笼子外面?是谁把权力关到了笼子里?是谁掌控着权力笼子之门的钥匙?

  难道是抽象的“人民”吗?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所谓抽象的“人民”,这意味着一个乌合之众的群体。拿破仑说过一句名言:“人民,作为数字的‘0’什么都不是。只有前面加上数字(即领袖),人民才成为有意义的数字。”人民哪有神通能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但是,在美国,以及西方所有国家,总统的确不是老大,国王或女王也不是老大。掌权者不是老大——因为那里统治国家的并不是总统或国王。总统、国王、女王都只是权力的象征和工具,官员则是“公仆”,是傀儡,是领薪水的打工者。美国的权力之上的确还有老大──这个老大就是金权,金钱的权力。而金权的掌门者是银行家──罗斯切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这些金权家族垄断着控制全球的银行、资本与包括黄金、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就是依靠并且为了维护这一无比强大的金权势力,西方国家设置了形式民主,任凭总统更叠,掌权者变换——金钱权力始终能够世袭,国家制度仍然保持高度稳定。

  反之,凡接受了这种抽象民主政治神话的那些发展中国家,如果模仿这种“形式民主”,真让抽象的“民意”来操作政治,由于这些国家不存在西方那个根深蒂固数百年形成的稳定、强大的金权集团──一旦政治高度分权后,所谓的“民意”立即会被社会中分散的小帮主、黑势力所掌控操纵(台湾是这种伪民主乱象的样板),呈现分崩离析的乱象。

  所以,百年来凡模仿西方形式民主制度的发展中社会无不陷入崩解、动荡、混乱,如菲律宾、非洲、南美诸国,社会成为一团散沙。为什么目前的东欧诸国、韩国尚能保持某种稳定?因为那里的统治集团牢牢依附于西方强权和制度,只是经济不独立、政治不自主的依附性次生态国家。

  马克思主义一直说美国民主是虚伪的,形式的,骗人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后来这话成了意识形态的套话,早就没有人听也没有人信了。但是在研究了美国政治制度以后会知道,美国民主确实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个资产阶级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也不是指那些小老板、小企业主、小商人——其实美国没有什么小老板、小企业主、小商人所组成的资产阶级,美国只有一个人数很少的、垄断性的、世袭的金融巨头集团,美国全部金融和产业完全控制在几大家族手里,就是罗斯切尔德、洛克菲勒、摩根、高盛等十几家垄断巨头的世袭家族。领导美国的资产阶级其实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实体。

  美国总统权力的确不大,只是打工者,是所谓的“公仆”。那么总统在给谁打工?美国总统的老板就是共济会中的银行家富豪们。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私人银行。美联储是完全私人性质的中央银行,政府在美联储占有的股份是零,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美元是美联储发行的,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全部美元,每一分钱都是向美联储借的。所以,美国政府花的钱(包括总统酬金)并不是纳税人的钱,而是美联储的钱。美国的税收就是政府向美联储借款的抵押品。

  为什么美国总统林肯和肯尼迪会被不明不白的神秘势力暗杀了,而且永远无法破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想把美元控制权收归国有。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在美国历史上,曾有少数当选总统不愿意接受共济会金权老大的管教,然而结局都不好,有的甚至——例如林肯和肯尼迪。民国诸君们对于议会民主有着迷之自信。全不知其不过是债务型国家的外在化。

  人们知道,美国政府欠了数十万亿(甚至有资料说接近100万亿)美元的巨额国债。这么多钱究竟是欠谁的?这笔债务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债——外债中欠中国和日本的最多,但总计也不过只是几万亿美元而已。那么美国政府最大的债主是谁?就是美联储。美国政府欠美联储大约40万亿以上的美元,近乎天文数字!

  现在常听到“纳税人”这个词。然而美国人民作为纳税人,他们的税是纳给谁?纳给政府和国家吗?不是!政府其实只是代收者。政府欠了美联储巨额债务,要人民用税收偿还,一辈子还不清,就要世世代代还下去。纽约时代广场上立着一个美国债务钟,就是用这个钟提醒美国人——你们每个人都欠下了一笔重债!所以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国家,国民福利一直是西方国家中最差的,因为美国政府没钱搞全民福利。

  美国政府不能不听美联储的话,因为他是债主。美国全部的对外战略及政策方针是外交委员会设计的。美国外交委员会被认为是一个影子国务院。但是请注意,外交委员会并不是国家机构,它也是私人投资建立的机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亚柯比·希夫是外委会的创始人和投资者。美国所有的金融大亨,重要的政界精英,几乎都在外委会里任职。美国政府没有外交部,国务院只是一个执行外委会的外交政策的机构。

  美国也没有新闻自由,绝不是报刊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外交委员会也控制着美国的媒体宣传,相当于美国的中央宣传部。西方主流媒体并不是自由媒体,它不掌控在政府手里,西方主流媒体无不控制在金融大老板手里。例如著名的全球媒体并购大王、犹太传媒大亨默多克。近年,默多克对中国的影视业和媒体非常感兴趣,一直在设法入股或试图收购。因为控制住这些媒体,也就能控制对中国社会舆论的导向。

  金融大老板控制着美元和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大老板已经控制了全球大部分战略资源。美元是与全球石油垄断集团欧佩克组织直接挂钩的。换句话说,美元是唯一的“石油货币”——根据美国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组织的协定,美元是世界各国从欧佩克购买石油的唯一货币结算手段。因此,无论美元怎样被美联储滥发,只要欧佩克接受(事实上欧佩克往往以石油提价对冲美元贬值),任何国家就不可能放弃收购美元,除非他们不想购买石油。

  实际上,不但美国的霸权,就连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个有组织、有战略和有谋略的金融运动。在国际银行家的操控下,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近代的一系列经济运动、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后面一直存在着有组织的银行势力、金融势力在推动。

  他们喜欢说什么“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却不知这个名言的作者阿克顿勋爵所批判的绝对权力,指的不是政府,而是英格兰银行。19世纪南森·罗斯切尔德说过一句名言:“只要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就不在乎谁在当首相!”

  马克思指出,作为国家的债权人,英格兰银行一面通过诱使向王室收取利息,一面又通过依托国债发行的银行券向社会放贷。马克思所揭露的这个空手套白狼的金融家阶级,不知为何被后世翻译成“流氓无产者”。

  作为英格兰银行的学生,美联储把这套一鱼多吃的把戏玩得更溜。而后世往往不知道它是由私人组成的,美元是私人银行发行的。美元是以美国国债为抵押的货币的银行券。美国人民永远还不清国债,因此美元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一旦国债还清,美元也不能印出来了。

  正因为银行家是美国政府的债主,因此只要政府稍有不合意,银行家就可以关它的门。而这在中国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相对于政府,银行家的权力才是绝对的权力。

  马克思指出,随着国债的形成,国际信用制度出现了。在16世纪的意大利就形成了定期的交易会即银行家的国际联合体。

  正如工人阶级没有祖国一样,其实银行家也是没有祖国的。银行家只关心资本的增值。17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以巨额货币贷给荷兰,到18世纪没落的荷兰则贷给强大的竞争对手英国,而在英国的产业和劳动被资本剥削到了头之后又转而投向新大陆。

  同样地,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把政府关进龙子里。实质上,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政府才有力量防止生产资料垄断在少数人手里。财团鼓吹限制权力,无非是为了垄断社会生产资料。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才能更为健康地发展。这已经为中俄国的历史所证明。在财团垄断的韩国经济是受到限制的。

  如果金融受制于少数人,则少数人必定受制于国际垄断资本;市场和生产就会受制于国际垄断资本;如果那样,不但民众受剥削,民族资产阶级受创更重,市场经济也搞不成。胡雪岩可为一例。茅盾的《子夜》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使资本为劳动服务,即共产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血的教训铸成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