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卖身”腾讯音乐?腾讯音乐:暂无回应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腾讯音乐方面给出的交易价格大幅下降,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经签字。但因涉及市场垄断问题,该笔交易仍待有关部门批准同意。

 

  针对该事件,大公科技向腾讯音乐、喜马拉雅方面进行询问,其中腾讯音乐方面称“暂无回应”。而截至目前,喜马拉雅方面仍未对此做出回应。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大公科技表示,从商业逻辑来看,收购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腾讯音乐在长音频领域一直有布局,但进展并不顺利,例如2023年其旗下的企鹅FM停止运营。而喜马拉雅作为国内最大的音频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其截至2023年底的全场景月活跃用户达到3.03亿。腾讯音乐若能收购喜马拉雅,将极大地丰富其内容生态,提升市场竞争力。

 

  然而,收购也面临诸多挑战。柏文喜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喜马拉雅的管理层对独立运营有较强诉求,此前双方就因管理权分配问题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喜马拉雅目前仍在冲击港股IPO,这可能会影响其对收购的态度。因此,收购虽然存在可能性,但能否最终落地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在柏文喜看来,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的传闻虽有其合理性,但目前尚未得到双方的正式确认,收购能否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收购成功,可能会在在线音频市场和内容版权市场面临垄断审查。同时,收购将对音频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既可能带来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也可能引发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行业创新。

 

  事实上,近年来,腾讯音乐在音频领域“大动作”频频。2020年,腾讯音乐宣布长音频战略,推出“酷我畅听”,并斥资27亿元收购懒人听书。然而,重金挖角主播等策略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到了2023年7月,腾讯旗下音频平台企鹅FM发布下线公告,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企鹅FM很遗憾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即日起,企鹅FM将关闭用户注册及充值功能,并在2023年9月6日0时正式停止运营。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4月30日,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但4个月过后,喜马拉雅在当年9月9日又撤回了美股IPO申请,转战港股。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喜马拉雅两次提交招股书,均显示失效。2024年4月12日,喜马拉雅再次更新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为联席保荐人,但目前也已失效。

 

  香颂资本创始人沈萌表示,除了第一次去美股是受到中概股因素影响外,其余几次喜马拉雅在港股IPO受挫,核心还是在于港股相对低迷,既不能给喜马拉雅预期的估值,流动性或许也难以令人满意。

 

  业绩上,2019—2021年,喜马拉雅年内亏损分别为19.25亿元、28.82亿元、51.06亿元,累计亏损99.13亿元;经调整年内亏损分别为7.49亿元、5.39亿元、7.59亿元。到了2022年,该公司经调整年内亏损为2.96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23亿元。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