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华表奖,青岛啤酒拍了一部“高端化”电影
华表奖落地青岛,黄晓明喊你“哈啤酒吃蛤蜊”!
作者 | 李白玉
编辑 | 趣解商业酒香频道
“泼天”的流量,又落到了青岛啤酒头上。
在中国电影12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将于4月27日在“世界电影之都”青岛举行;这是电影华表奖首次“出京”举办活动,而作为青岛城市名片之一,也作为本届华表奖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青岛啤酒也成为关注焦点。
不仅青岛籍演员黄晓明与黄渤,在微博上用方言喊出“相约海边,哈啤酒、吃蛤蜊,为电影干杯”,安利家乡青岛啤酒;而且在相关微博话题和评论中,还涌现了大量青岛啤酒的“自来水”,倾诉自己与青岛啤酒的故事。
图源:微博截图
青岛啤酒携手华表奖,为什么能够引发大众自发地对电影之外的城市印象、品牌印象强烈讨论?
01.造大片、哈啤酒
电影、青岛、青啤,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实则早已被时代将命运交织在一起。
1898年,卢米埃兄弟放映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三年后,一名德国人在青岛拍摄了一部反映青岛市民日常生活的记录短片;自此,电影与青岛结下不解之缘。时至今日,经过120年的生根发芽,青岛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电影之都”,为中国电影贡献了371亿元的票房,《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多部“大片”均诞生于青岛。
而创立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则是“世界电影之都”外,青岛另一张为人熟知的名片。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汇(外汇)企业,其出口创汇额一度占到全国同行业的98%;改革开放后,青岛啤酒产品进入寻常老百姓家里,紧接着随着青岛国际啤酒节、音乐节、赞助体育盛会,青岛啤酒为全国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记忆。
图源:青岛啤酒音乐节
电影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啤酒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当1952年青岛啤酒首次出现在电影《葡萄熟了的时候》中时,青岛啤酒这瓶体现青岛人民生活方式、中国人民时代风貌的“液体记忆”,便嵌入进了记录时代与生活的影像中。
从体现50年代中国人民从无到有、敢于创造的时代风貌电影《敢想敢做的人》,到改革开发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青岛啤酒在经典电影《银翼杀手》(1982)中亮相,再到中国深入全球贸易后青岛啤酒陆续出现在《速度与激情》《木乃伊》系列等好莱坞大片中,青岛啤酒通过电影叙事完成从“消费品”到“文化符号”的升维。
图源:《木乃伊3》电影截图
中国电影“华表奖”承载着记录时代精神、引领艺术创新的使命,而一瓶青岛啤酒,既是半部中国影史,也是关于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时代风貌变迁的百年记忆;青岛啤酒联袂华表奖,是品牌与城市文化、消费场景与时代记忆的共鸣。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对“趣解商业”表示,“青岛啤酒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IP,在海内外华人圈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携手华表奖,将进一步夯实青岛啤酒百年光华的品牌IP,同时还将青岛的历史和青岛啤酒的历史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会提升消费者更忠诚的品牌热爱和产品购买力。”
02.青啤的“青春密码”
斯皮尔伯格在自传性质电影《造梦之家》中,借角色之口说出了对电影的定义:“电影是梦,并且你永远不会忘记。”而百年青啤,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唤醒消费者的记忆,在于它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是无法忘却的。
青岛啤酒能够成为几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世界品牌500强》(2024)唯一上榜的中国啤酒品牌,“青岛国际啤酒节”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青岛啤酒发起举办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全国40余家啤酒企业、近百种啤酒,10余万青岛市民和游客参与,一举打响了青岛及青岛啤酒的名号,奠定了青岛啤酒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领先地位。
1997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改为由国家有关部委与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引入与酒文化相关的艺术表演形式,将啤酒节定位从展销会改为“市民节”、“狂欢节”,让啤酒节走入大众消费者中。如今,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啤酒节,同时也是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优势与魅力的盛大节日。
图源:微博
如今,消费者愈发重视精神消费,追求生活方式的个性化,青岛国际啤酒节所展现出的开放、包容、个性特征,也为青岛啤酒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好评与认可。
牵手各大音乐节,则是青岛啤酒为年轻、时尚群体打造的另一消费场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灯塔联合发布的《2024大演报告》显示,大型音乐节在下沉市场、女性群体、年轻群体的规模仍在提升,全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观演人次突破581万,而年轻人恰恰是啤酒的主力军、生力军。
图源:报告截图
长期以来,青岛啤酒将激励人心的音乐与醇正鲜活的啤酒完美融合。
2017年-2019年,青岛啤酒连续三年,携手爱奇艺“尖叫之夜”,为年轻人提供了数场音乐狂欢,打造更能激发青春活力的生活场景;2018年-2020年,青岛啤酒赞助ISY三亚国际音乐节,并打造潮音集合店,为年轻潮流生活方式发声;2019年至今,青岛啤酒还携手亚洲规模最大的户外音乐节草莓音乐节,为年轻人提供聚会交流的“鲜活”空间。
青岛啤酒与乐迷一同聆听着青春脉动,更用历久弥新的品牌标签让众多年轻人在音乐中找到时尚鲜活。
图源:微博
营销专家杨雨蒙曾指出:“体育营销的本质不是曝光,而是将品牌植入一代人的情感记忆。”
长期以来,青岛啤酒通过创新性的体育营销策略,将啤酒文化深度融入运动场景。从2003年青岛啤酒赞助厦门马拉松,到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再到NBA、CBA、亚冠、中超、冬奥等赛事,通过捕获体育赛事中粉丝群体欢庆情绪,将“畅享欢聚时刻”的品牌主张与消费者情感相融。
从啤酒节到音乐节,再到体育赛事,青岛啤酒以场景融入大众生活,与消费者形成了情感共同体,这也是百年青啤如今依旧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
03.青啤“向上生长”
融入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打造更精准的消费场景,不仅使青岛啤酒塑造了与消费者共同的经典记忆,更帮助青岛啤酒实现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升级。
以青岛啤酒与中超的合作为例,青岛啤酒为打造更沉浸式的“足球+啤酒”消费场景,推出了赛事嘉年华、邮轮主题活动、十城“运动乐园”等互动活动,将啤酒消费从传统餐饮延伸至社交娱乐场景,激活了球迷的热情。
得益于此,青岛啤酒中超俱乐部定制罐、限量版“荣耀15”精酿等联名产品销量激增;仅在2024年中超揭幕战中,定制雕刻罐日均销量便增长了40%。
图源:微博
除体育消费场景外,青岛啤酒近年来还推出过多款电影联名款产品,如青岛啤酒基于经典1903推出魔兽纪念罐、推出青岛黑啤《战狼2》定制款,携手《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推出了“聚燃”能核的专属定制礼盒等。
通过对消费场景的挖掘,青岛啤酒稳步推进了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升级。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青岛啤酒中高端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2023年的40.5%提升至41.8%。而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升级也帮助青岛啤酒在利润上站稳脚跟,成为2024年国产啤酒TOP3中毛利率最高、扣非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企业。
此次携手中国电影华表奖,也是青岛啤酒高端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青岛啤酒还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并在中高端产品上持续拓市场、抓运营、强品牌,全面发力新人群、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新场景。
肖竹青对“趣解商业”表示:“啤酒市场高端化消费场景竞争,将是中国啤酒2025年值得期待的新趋势。”而在高端化发展中,青岛啤酒已率先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