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1699的红米Turbo 4 Pro,但我却觉得它不太红米了。
前段时间托尼收到一个来自小米的神秘包裹,本以为是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小米 15S Pro ,结果打开一看,嘿,这位同样也是重量级。。。
对的,它就是红米 Turbo 4 Pro ,时隔三个多月,红米的 Turbo 系列又更新了。
新机刚一上手,托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好宽。这次 Turbo 4 Pro 的宽度来到了 7.8 厘米,非常接近华为 Mate 70 Pro 的 7.95 厘米宽度。
总体尺寸相比于三个月前发布的 Turbo 4 ,不止是宽度更宽,长度也会更长一些。虽然说纸面数据的变动看起来对手感不是很友好,但 Turbo 4 Pro 的背板和中框都做了更加圆润的过渡,拿在手里还是挺舒服的。
而且要我说这大出来的尺寸还有大用,不信咱往后头看。
这个圆润同样也体现在屏幕上, R 角变得更大、屏幕内外的曲率做到了一致、下巴也变得更窄,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四等宽,但视觉上已经很接近了,单从正面看已经挺有旗舰机那味儿了。。。
用料方面它也吃上了金属边框,这天线注塑、冰凉触感,出现在一台中端机上都让我觉得有些恍惚。。。
背面的设计更像是 Tubo 4 的放大版,上一代被吐槽像燃气灶的发光 Deco 依旧得到了保留,这块好不好看就见仁见智了。
哦对了,外观方面托尼还想提一个小细节。。。Turbo 4 Pro 这次有一个非常干净的额头,只有一颗麦克风开孔。托尼一开始还以为,不会把祖传 ( 褒义 ) 的红外给砍了吧?
结果一问对面,人家说红外这次集成在闪光灯里,顶部扬声器也跟听筒做在一起,才会有这么简洁的顶部设计。
外观方面不知道大家还满意不,相比于 Turbo 4 ,这次上了金属边框和玻璃后盖的 Turbo 4 Pro ,能看出来是想要走精致路线。但托尼也觉得,精致不能光靠堆料,有一个不随大流且有特点的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相比于外观,托尼更关心的其实是这次它首发的骁龙 8s Gen 4 的表现。
跟骁龙 8 Elite 不同的是,8s Gen 4 还没有吃上高通自研的 Oryon 架构,还是 1 颗 X4 超大核 + 7 颗 A720 大核的搭配。 GPU 倒是用上了旗舰同款的 Adreno 825 ,不过相比于 8 Elite 上的 830 规模还是小了一点。
所以省流的说法,它本质上是一颗骁龙 8 Gen 3 的改进版。
值得注意的是,这回 8s Gen 4 对比 8 Gen 3 的缓存并没有像去年 8s Gen 3 对比 8 Gen 2 那样砍得太多,游戏性能方面上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那这颗改进的骁龙 8s Gen 4 玩游戏到底能不能打过 8 Gen 3 呢?我们拉了一台一加 Ace 3 Pro 出来,看看谁玩游戏更溜。
没想到刚一上来这帧数就有点不太对劲。。。
根据 PerfDog 的测试,原神须弥城跑图,均衡模式,画质选择高,帧率手动调到 60 帧,红米 Turbo 4 Pro 刚开始帧率波动就非常大,半小时平均帧率只有 41.7 帧。
均衡模式
开了性能模式之后,帧率有所改善跑到了 56.3 帧,但温度也去到了可怕的 55 度。。。
性能模式
这能对吗?我们也马上联系了小米那边,他们说这成绩肯定是不正常的,建议我们把手机重置之后再试试。
果然,系统重置后的测试成绩就正常多了,均衡模式下红米 Turbo 4 Pro 平均帧率 51.7 帧,但对比一加 Ace 3 Pro 的 56.2 帧还是有差距。
而两边都开启性能模式之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半小时测试下来两台手机都能流畅运行,红米 Turbo 4 Pro 的平均帧率跑到了 59.9 帧,虽然红米 Turbo 4 Pro 帧率还是有些波动,没有一加 Ace 3 Pro 那么稳,但平均帧数相比于一加 Ace 3 Pro 的 59.5 帧,还要更高一点。
而且重置完一次系统之后,红米 Turbo 4 Pro 的温度也没那么离谱了 ——
最高温度出现在背面 Deco 附近的区域,45.7 度;一加 Ace 3 Pro 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屏幕,46.9 度,都属于微烫但还可以接受的范围。
左:红米Turbo 4 Pro;右:一加 Ace 3 Pro
有了原神测试的经验,更高压力的崩铁的测试我们也就跳过均衡模式,两边都打开性能模式做对比。
崩铁星槎海跑图,同样高画质 + 手动 60 帧,有意思的是红米 Turbo 4 Pro 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想顶着 60 帧跑,几乎全程贴着 54 帧,最后平均帧率也是 54 帧,非常稳定。而一加 Ace 3 Pro 这边,虽说是顶着 60 帧在跑,但也就前半段能看,后半段就明显顶不住了,最低帧率也就 40 几帧。
测完崩铁的温度上面,俩兄弟大差不差,最高温一个在正面一个在背面,都是 45.9 度。
左:红米Turbo 4 Pro;右:一加 Ace 3 Pro
游戏测到这里,托尼感觉今年的 8s Gen 4 确实要比去年那个 8s Gen 3 有诚意很多,但具体到跟 8 Gen 3 的区别,这两台机器也许是因为调校的不同,打得有来有回各有优势,很难说哪一个绝对强。
但在 120 帧原神这块,红米 Turbo 4 Pro 可以说是完败了。。。
开启 120 帧模式,红米 Turbo 4 Pro 半小时平均帧率 101 帧;一加 Ace 3 Pro 半小时平均帧率 107.6 帧。别看平均帧率差的不多,但这稳定性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红米 Turbo 4 Pro 开局就画图,在 15 分钟撞了温控墙后变得相对稳定;而一加 Ace 3 Pro 在 20 分钟撞了温控墙,前后的帧率都稳成一条线。
不过要我说,这颗芯片还不是这台机器唯一的看头 —— 这手机的电池不仅加入了 7000 毫安时俱乐部,容量还达到了 7550 毫安时。这机器相比 Turbo 4 加大的尺寸,很大程度上都给了电池: Turbo 4 Pro 比 Turbo 4 更薄,电池还增大了 1000 毫安时。
这妥妥充电宝一枚了。。。
这里说的充电宝还真不是比喻,红米真给它做了一个有线反向充电的功能。。。以往我们把手机用数据线连起来,电会从高往低走;但连到 Turbo 4 Pro 上面,可以直接选 “ 反向充电 ” 的链接方式,即便是电量比对方低也能反充。
而且这次不光能充,还能快充,最高功率有 22.5w 。不儿,这次的产品经理真的跟酷态科没关系吗?
以后果果用户出门玩,建议最好叫上用 Turbo 4 Pro 的好朋友,这样就不用借共享充电宝了。
在这块 7500 毫安时的电池上整了这么多花活儿,其实也不难看出红米对这手机的续航是很有信心的。咱也不跟它多废话,直接上一套 3 小时续航测试试试咸淡。
视频、购物、信息流外加游戏,每项半小时,最后红米 Turbo 4 Pro 剩余电量 78% ,相比 Turbo 4 多了 14% ,跟我们之前测过 7000 毫安时的真我 Neo7 SE 是一个水平,妥妥两天一充。
不得不说,这大就是好,好就是大。。。
不过这里托尼还是跟大伙儿多解释一嘴,虽然说看起来电池更大的 Turbo 4 Pro 续航成绩跟搭载天玑 8400 的 Neo7 SE 是一样的,但 Turbo 4 Pro 的处理器性能更强,耗电多一点也合理。
而且仔细看两台手机耗电量的差异, Turbo 4 Pro 在刷淘宝 + 网易云的耗电量要低一点,而打游戏的功耗要高一些,也基本验证了我们好朋友云飞前段时间测试 8s Gen 4 时得到的,低负载能效表现更好的结论。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平常不打游戏,红米 Turbo 4 Pro 的续航表现也许会更好。
影像方面咱们简单带过吧,因为这台红米 Turbo 4 Pro 搭载了祖传( 贬义 )的一套的影像系统,主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 LYT-600 , 5000 万像素、等效光圈 f1.5 ,外加一颗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 我都会背了 )。
给大家随便放点样张看看,这套系统还是偏向扫码,成像素质中规中矩,主打一个够用。如果下回 Turbo 系列还是这套系统,托尼就考虑不再测影像这一环节了,红米你懂我意思吧。
其余的配置红米倒也不含糊该给就给,8090 的 X 轴线性马达、90W 的快充、双扬声器、IP69 级的防尘防水,还补上了 Turbo 4 没有的 WiFi 7,虽说指纹还是短焦光学,但考虑到这个价位超声波指纹普及尚需时日,这倒也无伤大雅。
不过托尼在用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细节,这次 Turbo 4 Pro 的电源 & 音量键都比较松垮手感一般,不知道是不是首批产品的公差问题。还记得上回托尼试 Turbo 4 的时候也发现了音量调节有延迟的 Bug ,这两代 Turbo 咋就都翻车都翻在同一个地方。。。
聊到价格, 1999 的起售价,叠加国补还能去到 1699 ,妥妥的红米 K80 平替啊。。。但托尼觉得,在 K 系列全面升档的背景下,Turbo 的 Pro 也不能光想着做平替,得拿出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才能打动消费者。
总的来说,这次 Turbo 4 Pro 除了有不俗的性能、更强的续航之外,也把金属中框和玻璃背板都补上了。你看这注重起外观和用料的红米,确实跟以前那个为了极致性价比去砍用料、砍做工的红米不太一样了。。。
图片、资料来源:
小米商城
极客湾
Perf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