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降低中国关税?特朗普投降的速度有点快!
作者 | 天涯补刀
据CCTV-4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2号表示,将会“大幅降低”对中国的高额关税。
根据美国《国会山报》的报道说,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不会有那么高的关税,它将会大幅下降,但是不会是零。”
根据《卫报》的报道,特朗普的言论是对美国财长贝森特22号早些时候言论的回应。贝森特表示,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将会缓和”。
其实,这个结果早就在我们预料之中,前几天我们在《特朗普的贸易战打不下去了》这篇文章中就有详细的论述,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前面的链接。
今天我们和大家说一些更加细节的东西。
虽然我们明知道特朗普的贸易战会打不下去的,但是他“投降”的速度却比我们预料的快很多。原本我们预料特朗普至少会坚持6个月左右,但仅仅十几天特朗普就坚持不下去了。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45%的关税(某些商品达到了245%),这本身就不是特朗普的本意,他只不过想对中国开展极限施压而已。
中国的中低端制造商品在全球属于垄断性质的,离开中国,美国根本找不到替代。
虽然中低端制造的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但是它涉及到的产业链却非常的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健全的。比如,我们以前说过的自行车,制造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自行车,需要跨越从铁矿石冶炼到数控编程的17个技术层级,协调超过200家上下游企业。
一个小小的自行车就涉及到如此多的产业,更不要说电视、空调等中端制造了。所以,我们笃定最终特朗普一定会“投降”的。
这时就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难道特朗普真不知道中低端制造绝非一朝一夕能发展起来的吗?
怎么可能啊?
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商人,再加上背后有庞大的智囊团,怎么可能不知道中低端制造的产业链非常长,就算阻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
既然特朗普知道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为什么还要对中国那些商品加征那么高的关税?
其实,特朗普就是在对中国极限施压,在看中国老百姓和美国老百姓到底谁的耐力更强?如果美国老百姓的耐力更强,那么中国就必然会投降。反之,如果中国老百姓的耐力更强,那么特朗普就必然会投降。
什么意思?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巨额关税,中国商品基本不可能在美国还有市场了,这时大量的中国企业必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办法继续生产,大量工人就没有活干,经济就会出现严重问题,社会就会不稳定。那时,中国政府为了保证就业,就不得不主动找特朗普谈,那时特朗普就会占据主动。
与之类似,由于中国的中低端制造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替代,特朗普切断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途径也要承受巨大的代价——中低端商品是生产生活必需的,根本就离不开。美国禁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美国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会遇到问题,要么商品短缺,要么价格暴涨,那时美国的老百姓必然也要造反。
所以,特朗普就开了一个“赌局”,他赌美国老百姓的忍耐力比中国老百姓的忍耐力更强——如果特朗普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达到6个月以上,美国内部没乱,相反导致中国大规模失业或经济出现严重问题,那么他就胜利了,那时中国就必然会主动去找他谈。
为什么会是6个月?
答案很简单:美国国内还有大量库存。
你每天都要吃饭,你不可能每天都要出去买大米吧?你肯定会存够几个月吃的大米。同样,对于企业和商家来说,他们也是要准备库存的。
一般来说,快消品/零售的库存相对比较少,能坚持1-3个月,而制造业/耐用品的库存则相对比较多,能坚持3-6个月或更久。
也就是说,就算特朗普完全禁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美国国内的库存也能让美国人在3-6月内不会出现商品短缺。但是,中国企业呢?如果中国企业3-6个月没有收入,它能坚持下去吗?
说白了就一句话:特朗普在赌美国的库存足够支撑到中国企业坚持不下去了。谁先坚持不下去,谁就输!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投降了,这就说明要么是美国企业或商家的库存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要么美国企业或商家有大量库存,但是他们都“惜售”,等着涨价大赚一波。我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非常大。
总之,一句话:特朗普没等到我们的企业坚持不下去了,反而是美国的企业先坚持不下去了(美国零部件进口商有大量库存,但是他们不卖,等着涨价,导致美国相关企业缺少大量零部件而无法生产)。
这就是特朗普要大幅降低中国关税的主要原因。
那么贸易战会不会因此而结束呢?
当然不可能了!
让“制造业回流”的思想在特朗普脑中已根深蒂固了,而且美国也确实有“重振制造业”的必要,所以贸易战绝对不会停的。
我们可以预料的是:虽然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失败了,但是接下来特朗普对中国的“出牌”将更有针对性——不会对所有商品都加征高额关税,而是有针对性的加征高关税。
自行车、彩电、冰箱等产业链比较长的中低端制造,就算禁止中国出口,美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所以对这类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有些商品涉及到的产业链比较少,是可以通过高关税发展起来的。
举个例子:棺材。
2017年,日本东京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世界》中揭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日本90%的棺木都是菏泽曹县生产的,甚至仅曹县庄寨镇的两家主要企业,每年出口日本的棺材数量就超过50万套。
只要日本对中国加征高关税,那么他们很容易就可以给自己造棺材了。
与“棺材”类似的商品很多。
——日用生活类的有衣架、晾衣夹、塑料杯、一次性餐具(如纸盘、塑料勺、扫帚、拖把、垃圾桶、塑料盆、浴球、马桶刷等;
——文具及办公用品类的有铅笔、橡皮擦、订书钉、回形针、图钉、笔记本、便签纸、胶水、卷笔刀、文件夹等;
——小五金及工具类的有铁钉、螺丝、挂钩、钥匙扣、门锁配件(如插销)、合页、拉链、别针、铁丝网、垫片等;
——纸制品类的有纸杯、纸盘、纸袋、卫生纸、餐巾纸、纸箱、便签纸、纸吸管、纸标签、纸包装盒等。
……
这些商品是可以通过高关税在短期内就发展起来的,所以接下来特朗普极有可能会对这类商品保持高关税。
那么,那些产业链比较长的中低端制造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如果大家仔细看新闻,在整个贸易战过程中,有两大类,特朗普始终不松口,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谈判空间,那就是铝铁和汽车。
铝铁就不用说了,特朗普对全世界加征了25%的关税,没有例外的。至于汽车,欧盟、日本和韩国向美国出口了大量汽车,特朗普对那些国家也加征了25%的关税——其它关税大多都“暂缓”了90天,但对汽车加征的关税都已经在4月3日正式生效了。
特朗普为什么那么重视铝铁和汽车?
“钢铁”被喻为工业的粮食,没有钢铁,制造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大型化工厂、巨型油轮等都是钢铁巨兽,没有自己的钢铁制造业,发展那些行业的成本就会异常高。
至于汽车,它属于高端制造,而且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多,也是美国目前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传统制造业,只不过由于美国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将大量零部件生产转移到身边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了。所以,只要对欧盟、日韩等国的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那么美国是具备在短期内将整个汽车产业链完善起来的。
一旦汽车的产业链健全了,那么生产自行车之类的产业链就很容易健全了——能生产汽车轮胎就能生产自行车轮胎,能生产汽车轴承就能生产自行车轴承……只要稍微调整下设计就可以了。
由于汽车属于高端制造,它的利润是比较高的,所以它有动力发展全产业链。相反,自行车的利润比较低,如果你为了发展自行车而完善整个产业链,那是不划算的。
特朗普的思路和中国走的路正好是相反的——中国是从低端开始,然后逐渐向高端突破,而特朗普的思路则是从高端向低端发展。
所以,我们要趁着特朗普“投降”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开拓新市场或进行产业转型,因为最终中美还是要脱钩的!
放弃幻想,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