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节,中国海军生日快乐!
菲律宾和美国于1951年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之后一直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冷战后美军撤出菲律宾,美国在西太地区最大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分别于1991年11月和1992年11月归还给菲律宾政府。
> 除了冷战后美军收缩兵力这一因素外,克拉克空军基地关闭的直接原因是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这场20世纪威力第二大的火山爆发距离基地仅20公里,火山灰几乎埋葬了整个基地,并造成广泛的损失。美军在爆发前已经撤离,爆发后经损失评估决定放弃续租该基地。
1998年两国签署了《访问部队协议》,在菲律宾执行公务的美国军方和国防部文职人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身份保障。2014年又签署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授权美军轮流进入菲律宾境内指定的9座军事基地,开展安全合作演习、联合及联合军事训练活动以及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活动。2017年续签了《相互后勤支持协议》,成为美军在菲律宾就地获得资源、补给的合法机制。这些协议共同构成了双边防务关系的基础,并确保了美国的军事支持、军事存在和互操作能力。2023年,美菲制定了《双边防御指南》,重申《共同防御条约》。
> 美军可使用的菲律宾军事基地,蓝色为2014年批准的5座基地,红色为2023年新增的4座
美国军事援助与军售
菲律宾自2015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地平线1”(2013-2017年)、“地平线2”(2018-2022年)和“地平线3”(2023-2028年),预计耗资超过400亿美元,旨在解决菲律宾国防能力长期存在的不足(目前菲律宾的国防开支仅占GDP的0.896%)。2024年1月,小马科斯总统批准了“再-地平线3”计划,彻底修改了原第三阶段的采购清单,将在未来十年投入350亿美元,为新提出的综合群岛防御概念(CADC)服务。这一联合战略构想将陆海空力量整合到联合行动中,过去由菲律宾陆军和海军负责的内卫任务将交给国家警察和海岸警卫队。
> 菲军在巴坦群岛升旗
自2015财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已根据其授权向菲律宾提供了超过4.63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主要通过对外军事融资、国际军事教育与培训以及全球和平行动倡议提供的维和行动资金。自2018年以来,国防部又提供了2.37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主要依据“第333条 - 能力建设授权”、“第332条 - 国防机构能力建设”、“第1263条 - 印太海上安全倡议”以及全球安全应急基金(GSCF)。2024财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四次美菲2+2部长级对话中,美国政府根据《印度-太平洋安全补充拨款法案》向菲律宾提供了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融资。
在对外军售体系下,目前有价值10.33亿美元的政府间军售案正在进行中,包括3架C-130J-30运输机、快艇和AN/SPS-77“海长颈鹿”对空搜索雷达(2部已于2022年安装在2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上)。
【 C-130J-30 】
3架C-130J-30是2023年10月17日宣布采购的,将于2026年7月、10月和2027年1月交付,价值3.9亿美元,通过直接商业销售的方式从洛马采购,菲律宾空军之前已经拥有5架C-130H/B/T。
【 侦察、突击、支援快艇 】
美国国务院在2020年7月30日批准向菲律宾出售一批快艇和配套武器,总金额1.26亿美元,包括36艘9米侦察艇、36艘10米突击艇(这两种艇由加州Willard Marine Inc.制造)、18艘16米轻型支援艇、36套280HD前视红外转塔、156挺M240B机枪、24挺M2A1机枪、36挺M134D6管加特林机枪、399具NFS-NVG/IR头盔夜视仪(AN/PVS-14单目和AN/PEQ-15双目)、102具手持热成像仪、210具AN/PAS-13)枪用热成像仪、90部哈里斯猎鹰III RF-7850M电台、270部RF-7850S电台、快艇备件与备用发动机以及相关的培训、技术支持服务和运输费用。但是5年后的今天似乎仍然没找到任何交付的报道,项目状态仍然是进行中。
2024年11月,法国批准了一项4.38亿美元的援助项目,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40艘快速反应艇,长30-35米,排水量100吨左右,由法国OCEA造船厂设计,20艘在法国建造、20艘由OCEA投资在菲律宾设厂建造。这些艇将配属给六个基地,将海岸警卫队的规模扩大4倍。
> OCEA为苏里南海岸警卫队建造的巡逻艇将和提供给菲律宾的型号类似
目前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拥有13艘巡逻舰艇,其中12艘来自日本,另外1艘是OCEA在2019年交付的世界上最大的铝制舰体近海巡逻舰“加布里埃拉·西朗”号。日本还将在2027-2028年间向菲律宾提供5艘97米长的巡逻舰。2023年夏,美国开始研究利用剩余国防物资向菲律宾转入4艘海岸警卫队舰艇。
> 2000吨级的法制“加布里埃拉·西朗”号巡逻舰
【 无人水面艇 】
美国在2024年下半年根据当年的5亿美元军事援助计划向菲律宾海军提供了5艘MARTAC公司制造的无人艇,部署在巴拉望岛。包括1艘较大的T-38型和4艘T-12型。
T-12小型高速侦察艇长3.6米,电力驱动,航程48-64公里,最大载荷64公斤,最大航速30节,安装有星链终端和一套前视红外转塔,可执行扫雷、搜救、监视、电子战、群峰侦察等任务。美国“阿云金”特遣队被部署在巴拉望和菲律宾海军一起训练使用这些无人艇,今后美国还将提供更多无人艇。
美军还将部署高性能无人水面舰艇,一支驻扎在巴拉望岛的美军特遣部队正在协助菲海军使用2023年引进的T12“曼塔斯”和T38“魔鬼鱼”无人艇,这两种无人艇都是美国海洋战术系统公司研制的。
> 菲律宾海军会议上出现的无人水面舰艇部队旗帜
> T12长3.6米,最大载荷64公斤,电驱动最大航速30节,具备半潜能力,菲律宾引进的T12配备有光电侦察设备和星链终端。
> T38长11.1米,最大载荷1.8吨,舷内或舷外动力,最大航速高达70-100节
【 S-70i直升机 】
2024年洛马向菲律宾交付了10架S-70i,使菲律宾的黑鹰数量达到25架,到2026年菲律宾空军“附加通用直升机采购项目”完成时总数将增加到47架,届时菲律宾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S-70i机队。
菲律宾的黑鹰分2批采购,第一批16架在2021年交付完毕,总价格为2.41亿美元。其中一架在2021年6月23日的夜间训练任务中坠毁,调查结果是意外飞入雷雨区导致飞行员“空间定向障碍”。第二批32架的合同是2022年2月签署的,价值6.24亿美元,包括后勤支援和飞行员/地勤人员培训包。S-70i的单价约为1565万美元。
> 2021年6月7日由安-124货机运抵克拉克空军基地的5架S-70i
S-70i是UH-60M的国际版,由洛马位于波兰的子公司
PZL Mielec
生产。可搭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吊运M102榴弹炮、运载30发炮弹和6人炮班。其最大外挂重量为4.1吨,机舱内可运载1.2吨。洛马已经在马尼拉设立了官方办事处,并授权本地的亚洲航空航天公司提供备件和维修服务。
【 F-16 】
最新的军售项目就是美国国务院在今年4月初刚刚批准的F-16采购计划。向菲律宾出售20架F-16 Block 70/72,包括16架单座和4架双座。总值55.8亿美元的军售包还包括以下附件和弹药:
- 88具LAU-129导弹发射架(每机4具+8具备份),专门用于发射AIM-120,F-16最多可带6具
- 22门M61A1火神机炮,其中20门安装在机上,2门备份 - 12部AN/AAQ-33狙击手瞄准吊舱
- 112枚AIM-120C-8或同级导弹(平均每机5.6枚)
- 36枚激光制导炸弹
- 40枚AIM-9X响尾蛇 (平均每机2枚)+ 32CATM响尾蛇训练弹
- 60枚Mk-84 907公斤通用炸弹 (平均每机3枚),美国提供的不是常规的Mk-82(227公斤),而是接近一吨的重型Mk-84,这个比较罕见
- 30枚JDAM KMU-572弹翼套件,可将Mk-82航弹升级为GBU-38(GPS+惯导)或GBU-54(再增加激光制导)JDAM
从这个清单看弹药数量相当少,导弹基本就一个基数(全机队满挂载出击一次),炸弹一个半基数,总合同折算飞机单价2.79亿美元就配备了这么点武器。
2025年菲律宾国防预算只有43.8亿,已经比2024年增加了10%。菲律宾驻美大使透露如果顺利签署采购协议,最快2026或2027就可以交货。不过他承认能否成交还要看菲方是否负担得起这批战机的售价,以及美国国会和总统是否批准等因素,菲律宾计划采用长期贷款的方式向美国采购。
【 提丰中程导弹系统 】
美国陆军第1多域特遣部队的一套提丰导弹系统在去年4月部署到菲律宾后一直留滞到现在,菲律宾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去年底宣布正在谈判购买该系统。但是因为相关的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系统、标准-6和战斧巡航导弹的采购价格以及维护保障都远远超出菲律宾政府和军方的能力范围,是否真能采购还是只是狐假虎威还有待观察。
> 部署在北吕宋佬沃机场的提丰导弹系统
【 基地扩建 】
2023年11月美国和菲律宾方面共同完成吕宋岛塞萨尔·巴萨空军基地耗资2400万美元的跑道升级改造工程,此前投资6600万美元修建了包括仓库和油库在内的基础设施。该基地是菲律宾空军第5战斗机联队驻地,该联队是菲律宾唯一的战斗机联队,拥有12架FA-50PH轻型战斗机和3架意大利产AS-211教练/攻击机。
2024年7月底,五角大楼宣布菲律宾Acciona CMS Philippines LLC公司获得一份价值3290万美元的合同,由美军太平洋威慑计划资助,将在2026年中期之前在巴萨空军基地修建5.8万平米、可停放20架飞机的新停机坪和滑行道等附属设施。8月份美国空军第27远征战斗机中队的6架F-22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参加“漆黑24”空中力量演习后曾到访该基地。
【 最新合作计划 】
2025年3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菲律宾访问时表示美菲就重建印太地区威慑力的计划达成一致,该计划以2024年7月美国承诺的5亿美元援助为基础,由4部分组成: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更多先进作战力量,包括陆战队NMESIS机动反舰导弹系统和无人水面舰艇
展开高端双边作战训练,美菲特种部队将在巴坦群岛举行联合训练
双边网络行动,减少美菲联盟的网络漏洞,提高网络安全
双边国防工业合作,包括以下优先领域:
无人系统(生产、后勤)
弹药组件(储存、成品生产、后勤)
关键矿产(精炼)
后勤支持
舰船维护与修理
空域一体化
增材制造(3D打印)
飞机维护与修理
系统部件与配件生产
军事演习
美国和菲律宾保持着密切的安全关系,并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增强互操作能力。菲律宾本身的沿海特性使其在很多方面对美军颇具吸引力,数以千计的岛屿和水道使其成为美国或菲律宾开展行动的理想地点,可以扰乱潜在对手的作战计划。众多海湾为大量隐藏的小型船只、无人机、飞机和导弹提供了庇护,这些武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牵制或直接拦截对手。
【 肩并肩演习 】
美菲两军间规模最大的联合演习是每年春季的“肩并肩”(Balikatan)军事演习,今年已是第40届,从4月21日持续到5月9日。演习涵盖陆、海、空、天和网络五个领域,旨在提高参与方的军事互操作性和战备状态。另有16个国家作为观察员出席,包括文莱、加拿大、捷克、法国、德国、印度、印尼、立陶宛、马来西亚、荷兰、新西兰、韩国、新加坡、泰国、英国和越南。
> 2019年4月肩并肩演习场景,参演单位为美国第2步兵师第1斯崔克旅级战斗队5营和菲律宾第1旅级战斗队
去年的肩并肩演习总兵力1.6万,美军1.1万,菲军5千,澳大利亚和法国派遣了少量部队。演习中美、法、菲海军在巴拉望岛附近进行了舰炮射击训练;美国陆战队首次在海外使用新型两栖战车,模拟攻击巴拉望岛岸上目标;在吕宋岛北部进行了海防训练和实弹击沉船只的演习;在巴坦群岛进行了空对地打击训练。这次演习中每个陆军首次在克拉克空军基地部署了爱国者导弹系统,首次在北吕宋佬沃机场部署了提丰中程导弹系统。
> 2024年5月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5陆战远征部队的新型ACV轮式两栖车从“哈伯斯·费里”号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坞舱驶入巴拉望岛蚝湾
今年除东道主菲律宾和美国、澳大利亚外,日本自卫队首次参加,总兵力也是1.6万人。其中美军1万,包括来自加州的第1陆战队远征军、陆战1师、第3陆战队航空联队和第1陆战队后勤大队;来自夏威夷的陆战3师第3濒海作战团(作为今年前沿部署的“吕宋岛濒海轮换部队”);来自日本的第1陆战队航空联队。
自2023年秋开始,美国陆战队的MQ-9A无人机被部署到菲律宾提供情报支持,今年陆战队还根据“菲律宾陆战队预置计划”在苏比克湾仓库储存了物资装备。
今年的肩并肩演习将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联合后勤岸上演习 (CJLOTS)、人道主义民事援助 (HCA)、指挥与控制演习 (C2X) 以及多边海上演习 (MME)。每个部分都将涵盖菲律宾各地的多项训练活动和交战。
CJLOTS演习将由美菲两国部队在演习开幕前进行,使用登陆艇和其他远征舰艇将重型设备和物资从海上舰艇卸载到岸上,从而加强双方的协同后勤能力。
HCA活动将由菲军-美国联合民事军事行动特遣队牵头,军人将在菲律宾五个地点执行人道主义任务,重点是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分享医疗技能以及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
C2X包括两部分:指挥所演习 (CPX)中两军将并行运作联合特遣部队,通过联合协调中心和融合中心同步双边行动;野外训练演习 (FTX)中美菲澳日联合部队将在吕宋岛和巴拉望岛开展训练,在苏比克湾附近的海军教育训练和条令司令部进行防空和导弹防御训练(MADIS陆战队防空综合系统实弹射击和AN/TPS-80雷达),4月28日美菲军队将在巴拉望岛举行实弹演习,模拟对敌方登陆部队进行反击。
> 第3濒海作战团第3濒海防空营新装备的MADIS陆战队防空综合系统,由2辆JLTV高机动车组成,Mk1型配备遥控武器站配备30毫米机炮和2枚毒刺导弹,Mk2型配备RPS-62 S波段相控阵雷达、指挥控制系统和30毫米机炮,两者配套使用。
FTX重点关注六项联合全域作战 (CJADO) 活动,这些演习是多兵种联合实弹演习,强调海上安全、海岸防御和跨所有领域的联合火力,旨在测试“高度逼真场景下的联合作战能力”。C2X演习中美国第1陆战队远征军将通过联合特遣部队的认证,4月26日至29日美菲海军和日本海自将在吕宋岛沿岸和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展开联合训练活动。
> 2024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一艘FAIC快速攻击拦截艇在巴丹半岛吕宋角海域试射以色列产长钉导弹
今年的演习中陆战队将首次海外部署NMESIS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由无人驾驶的轻型高机动平台携带2枚MSN海军打击导弹。演习完毕之后该系统和75名陆战队员将留在菲律宾知道6月份的下一次演习,其运作方式和去年的提丰系统一样。
【 海上战士合作演习 】
海上战时合作演习(Kamandag)是年度陆战队联合演习,旨在提高特种作战、海岸防御、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领域的联合作战能力。去年是第8届,于10月中旬开始为期10天,除了美菲陆战队还有日本陆自、韩国陆战队侦察兵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军队参加,共2000多人,法国、泰国和印尼派出观察员。演习在吕宋岛北部、中部、马尼拉、甲米地和巴拉望岛进行。
> 2024年10月17日,美国第15海军陆战队远征队5营和菲律宾第3陆战旅的士兵在巴拉望岛塔伦皮塔奥角的训练中交流了小型无人机系统和反无人机的新战术
2024年9月下旬,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菲律宾和美国海军在吕宋岛附近的南海进行了海上合作演习。
【 抵抗演习 】
抵抗演习(Salaknib)是年度美菲陆军联合演习,今年是第10届,第一阶段从3月24 日至4月11日,第二阶段从5月15日至7月20日。它和肩并肩演习有部分重合(后者的陆军部分),合称Sabak演习。
今年的抵抗演习有美菲5000人的陆军士兵参加,以美菲陆军之间的专题专家交流和实战演习为特色,例如飞行训练和实弹演习,旨在提供指导并学习几个关键职能领域的最佳实践,通过城市地形军事行动和丛林作战等训练加强美菲陆军之间的合作。炮兵训练包括校准各部队的武器,以提高技术精度和深化互操作性,从而增强协调有效火力的能力。双方还演练了如何在通信质量下降或被拒止的环境下维持炮兵作战效能。美军派出的是驻夏威夷第25步兵师的部队,演习完成后将留在菲律宾进行轮换驻训。
> 2022年的抵抗演习中,美军炮兵进行海玛斯实弹射击训练
2024年7月底,一支由第25步兵师第3步兵旅级战斗队组建的“轻型旅级战斗队”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轮换驻训,与驻马格塞塞堡的菲律宾第7步兵师士兵进行了联合训练,期间首次测试、使用了多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最小分队单位的领导都拥有自己的小型无人机,可以侦察前方3-5公里的区域,不再依赖数量有限的前方观察员呼叫火力或指挥飞机对地支援。
步兵排配备了电子探测设备,可以发现隐藏的敌方通信特征,比如无人机发出的电磁信号。另一种低科技含量但非常有效的新装备是缩写为Steed的战场担架,即电驱动手推车,可由单人运输最多3名伤员或500磅货物,根据地形和负载条件不同一块电池续航距离24-48公里。
位于夏威夷的JPMRC太平洋多国联合战备中心将派出一个可机动部署的分部前往印太地区支持第25步兵师第2旅级战斗队明年的轮换部署,令前沿部署的美军和菲律宾等驻在国的军队都可以得到夏威夷JPMRC或者美国本土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这一级别的战场表现评估服务。
【 陆战队演习 】
另一个美菲陆战队演习名称就叫“陆战队演习”(MAREX),今年在4月底进行,由来自澳大利亚达尔文的陆战队“达尔文轮换部队”和菲律宾陆战队共480人参加。达尔文轮换部队它拥有2500人的兵力,属于传统的陆战队地空特遣队,而前面提到的吕宋岛濒海轮换部队则由陆战队远征打击部队指挥。
MAREX举办地点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北马京达瑙省,内容包括丛林战、海岸防御和两栖作战,期间将在西里伯斯海进行联合濒海实弹演习。驻扎在当地的菲律宾陆军、国家警察、海岸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也参加了演习。
除了美军的深度参与,美国私人军事承包商也一直在菲律宾执行情报与监视支援、培训等方面的任务,今年2月6日,Metrea Special Aerospace公司的一架比奇空中国王350轻型客机在棉兰老岛进行低空航空勘测时坠毁,机上4人包括1名现役海军陆战队和3名军方承包商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