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建设「体育之城」重大推力

  昨日似乎是澳门特区的「体育日」,因为有几项体育大事在澳门特区发生。其一是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与专程来澳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主任高志丹会面,高志丹局长就对「十五运」澳门赛区的筹办工作给予意见和指导,而特首岑浩辉则表达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各项筹办工作,着力做好竞赛组织、场馆保障、志愿者培训和赛事服务等所有环节,全力保障赛事顺利开展和成功举行,并表示特区政府将持续推动体育旅游及关联行业的发展,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注入更多动能。其二是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授权,体育局、银河娱乐集团及世界乒乓球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澳门乒乓总会协办的「二零二五年澳门国际乒联男子及女子世界杯」,经过一连七天紧张比赛后,昨日进行决赛,男、女子四强席位顺利诞生。男子决赛由国乒队的林诗栋(马龙去年宣布放弃)与巴西球手卡尔德拉诺对决,最终卡尔德拉诺以局数四比一,成为史上首位南美洲球手赢得世界杯男单冠军;而上届冠军、「一姐」孙颖莎在决赛面对队友蒯曼的挑战未有太大压力,直落四局,实现卫冕。其三是正在澳门的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联同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国际乒联集团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澳门特区体育局局长张子轩,还有中国球员梁靖昆、王曼昱等,到大炮台公园出席「世界乒乓球日」活动,嘉宾与澳门青少年乒乓球学校三十多名学员互动交流,切磋球艺。索琳表示,她很高兴在澳门庆祝这个节日,希望有更多人参与乒乓球运动。

  有国家的加持及推助,有国际体育组织的肯定和奥援,澳门特区在建设「体育之城」,落实「旅游+体育」策略,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又将迈开重要一步。

  澳门特区政府《二零二四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致力建设「体育之城」,举办艺文体育品牌盛事,持续推出更多高水平的大型体育活动,打造具有澳门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联动发展。而《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也提出,推动「旅游+体育」的跨界融合,吸引旅客观赏或来澳参与赛事。支持企业及社团争取将国际或区域性体育比赛落户澳门,加强向旅客推广来澳观赏体育赛事。带动本澳体育旅游,惠及本澳各关联行业。加强体育、旅游和会展产业联动,在体育活动中,结合观光游览及会议活动的安排。前任行政长官贺一诚还期待,争取每个月都有两场国际性赛事在澳门举办。

  而二零二五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办,澳门赛区将承办其中的乒乓球、三人篮球、五人篮球(男子十八岁以下组)及排球(女子成年组)四个竞赛项目和空手道群众项目,以及残特奥委会两项羽毛球竞赛项目,使得澳门「旅游+体育」发展将迎来新机遇,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其实,澳门特区虽然「很小」,但体育盛事不断举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健将来澳参赛,大赛车、网球赛、排球赛、篮球赛、高尔夫球赛、乒乓球赛、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龙舟赛赛、斯诺克表演赛等,一年到头,在澳门举办的各类赛事频频登场,精彩不断,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澳门体育赛事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除了政府拥有的运动比赛设施外,多家博企附设的比赛场馆,如今次及以往多次承办国际乒乓球赛的银河综艺馆,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比赛场地。而占了澳门社团总数六分之一的二千个体育社团,更是带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让澳门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竞技体育优势,比如空手道、武术等项目,澳门都有优秀选手,并在国际或区域性赛事中获胜夺牌。

  昨日落幕的「第四十三届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及第二十六届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赛事,是国际乒联标志性的赛事之一,与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乒坛三大赛事。该项顶级赛事保持一年一度的举办传统,包含男子、女子、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及混合团体等五个分项。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表示:「回顾国际乒联世界杯四十年历史,世界杯已经成了乒乓球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塑造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现在,通过男子和女子团体项目相结合,我们开辟了一条倡导性别平等、多样性、协作和团队精神的道路。」

  根据国际乒联世界杯参赛体系规定,男女各有四十八名球员获得参赛资格。现任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U19世锦赛冠军自动获得参赛资格,若无法参加则根据世界排名递补。每个协会最多可派出四名选手参赛,主办协会最多有两个名额,若主办协会已经通过世锦赛系列、世界排名和洲际杯赛获得资格,则空出名额给到世界排名,若主办协会球员退赛则依旧给到主办协会。澳门乒乓球运动员籍着这个机会,可以派出两名运动员(陈梓贤和石慧莉)与实际上顶尖选手「比武」,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获得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

  其实,在那「火红的年代」,受到容国团等来自香港工联的选手为国争光的鼓舞,澳门的工联等爱国社团和学校也兴起了乒乓球热,至今「工联杯」乒乓球邀请赛仍然是澳门特区最重要的群众性赛事之一。籍着「十五运」中乒乓球赛在澳门赛区举办,及乒乓球「世界杯」也似乎是喜欢在中国澳门举行,应当重新掀起「乒乓球热」。

  昨日有国际乒联主席索琳和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参与的「世界乒乓球日」活动,是由国际乒联于二零一五年设立。原为每年的四月六日,二零二二年为了纪念国际乒联第一任主席伊沃•蒙塔古,同时也与联合国设立的四月六日「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日」有所区分,吸引全世界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国际乒联决定自二零二三年起,将「世界乒乓球日」改为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日,中国乒协为庆祝二零二五年「世界乒乓球日」,结合「国球三进」工作,决定于四月二十日举行第二届「国球进公园」系列赛事活动,期间指导开展「国球进公园•百园万人齐乒乓」活动。

  而四月二十日恰逢乒乓球世界杯的决赛日,国际乒联主席索琳和第一副主席刘国梁也恰在澳门,因而就使得中国澳门特区举办的「国球进公园•百园万人乒乓促健康」暨庆祝二零二五年「世界乒乓球日」活动,尤其是澳门的青少年业余运动员可以与世界冠军队打,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澳门特区官民努力建设「体育之城」,加助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及再次掀起「乒乓球热」,产生着重大的鼓舞作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