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很容易发现“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

【本文来自《老婆天天吵着要养狗,我该怎么拒绝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春天家乡的桃花开了
  • “哎,想想真是,男人活着可真累,上班做牛做马,回家又要管孩子,还得考虑媳妇的情绪价值”

    这一点就非常共情了,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毕竟男女太不平等了,男人不应该是婚姻中的供养方!

这个事情啊,很正常,因为女人可以自己赚钱,所以谋生不存在什么问题,另外,男多女少,能够做牛做马,管孩子的男人并不稀缺,再找一个也没啥区别,没啥损失,社会生产力,生活水平到了啊,所以情绪价值成了稀缺品,为什么呢?这和我们传统教育有关,传统上认为实干是好的,空谈是无意义的,还有什么“巧言令色鲜矣仁”之类的,实际上,“仁”已经不是现在看重的了,那么巧言令色也就不算什么缺点了,甚至还是优点了,就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宠臣谗臣,靠的不就是能说会道吗,对于不缺物质生活的皇帝来说,看重的不就是他提供的情绪价值吗?

再说个现实的类比,如果男的很有钱,当然电视中那种霸总不算,那种霸总其实符合文中男人的标准“上班做牛做马,回家又要管孩子,还得考虑媳妇的情绪价值”,但实际上,这种霸总存在吗?应该不多,看看周围的圈子,大家会很容易发现“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才是正常范畴。这种现实的有钱人的媳妇,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在家里忙里忙外,孝顺公婆,照顾孩子,不仅要上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还要表现出情趣,为老公提供情绪价值,,,,,,”,即使在女权盛行的韩国,也是如此。

还有个例子,就是员工对老板,员工“不仅要干活干的漂亮,还要工资低,要求少,给公司节省成本,同时还要考虑老板的情绪价值”,这本质也是一个稀缺和供求关系的结果。

本质来说,这种情况就如同一种思潮,类似于西方的各种思潮,谁也无法抵挡,只能等待,接受,就像巴菲特说的:“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再补充一点,许多人认为,我的生活状态不好,我要在工作家庭保证正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约束自己,增强自制力,让自己更健康,更幸福。实际上,这非常难,几乎不可能,最可能的情况是,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突破了自己的瓶颈,到了另外一个台阶,才能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当一个人处于不利位置的时候,尽可能的改变吧,因为,对方比你更知道,你的位置岌岌可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