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便宜了谁?

500

中美关税战,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有人欢喜有人愁。对有些国家而言,这是一场灾难。但对另一些国家而言,这是一次重大机遇。那中美关税战,究竟便宜了谁呢?又是谁在幕后偷笑呢?

第一个就是印度了。因为中美关税战,让苹果公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中国加征关税,砍美国一刀,美国加征关税,又砍苹果一刀。苹果几乎成为中美关税战的最大受害者。但印度却笑嘻嘻,你们俩赶紧打,打得越狠越好。到时,苹果产能大规模向印度转移,印度就躺赢了。

事实上也是确实如此。为了抵御关税风险,苹果公司疯狂提升印度工厂的产能,当前产值已经高达220亿美元。全球每5部iPhone,就有一部是印度产。也就是说,印度富士康从2017年开始量产苹果手机,耗费8年以后,它的产量占比,已经从零提升到20%了。最开始,印度富士康只能生产老旧的iPhoneSE等廉价机型。可现在,印度富士康已经可以与中国工厂同步量产iPhone15、iPhone16了。

500

印度很清楚,让富士康搬去美国,是不可能的。因为让美国工人去富士康拧螺丝,性价比太低了。印度工人的月薪只要14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块钱。可美国工人呢?大多集中在4000到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3万以上了。

因此,对苹果公司而言,最妥当的方式,不是把工厂迁去美国,而是把产能直接转移到印度。哪怕苹果不能迁出全部产能,只要迁去印度一半,印度就赚麻了。因为苹果一年在中国的总产量是1.95亿台,只要印度吃下一半的产能,就接近1亿台了。这就是一个千亿美元规模的超级电子工业集群。因为供应链公司也会跟着跑过去,以便于承接印度苹果手机的订单。

500

那第二个呢?就是巴西了。但它和印度不同,印度是想吃中国的产业转移,而巴西则是想吃美国的订单转移。像美国的大豆、玉米、牛肉,这三大板块,就能让巴西狂赚上千亿。

队长给大家简单地算一笔账: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总额120亿美元,进口美国玉米。小麦总额也是120亿美元,进口美国牛肉10亿美元,进口美国棉花20亿美元。光这些农产品,让巴西全部吃下,每年就能多赚2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是2000亿了。

巴西正处于脱贫致富的关键时期,这属于啥都不用干,竞争对手把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巴西了,巴西每年躺赚2000亿。

500

第三个,则是澳大利亚。别看澳大利亚平时跟美国你侬我侬,还都是五眼联盟的成员国。但在产业上,澳美却是实打实的竞争关系。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现在,中国对美天然气累计关税超过100%了,也不可能再买美国天然气了。实际上,中国对美天然气已经停止进口超过40天了。

那这个市场空白,给谁来填补呢?恰好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每年对华出口液化天然气总额约1000亿,而美国呢?约600亿。把美国留下来的市场空白填上,澳大利亚每年都能多赚600个亿!

但澳大利亚要取代的还不只是美国天然气,还有美国小麦,牛肉,葡萄酒以及煤炭等。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煤炭也有20亿美元,这笔订单同样可以转给澳大利亚。

500

第四个,就是俄罗斯了。就在中美关税战打响以后,俄罗斯突然放出一个消息: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愿意供应多少。这个消息放出来,很多人没看懂。怎么这么突兀的?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俄罗斯缺钱,需要扩大对华石油出口。二是,它在暗示中国,不要接受特朗普的讹诈,不要买高价的美国石油,俄油无限供应,还便宜!这就给了中国强大的底气,去拒绝特朗普。因为特朗普已经施压欧盟,要求欧盟购买3000亿美元的美国石油。它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施压中国,逼迫中国高价采购美国石油。

500

可有了俄油托底,中国就完全没必要买美油了。特朗普想逼中国高价买美国石油的路子,也被堵死了。

在乌美“矿产协议”谈判时,特朗普猛批泽连斯基:“你手里没有牌可以打。”可现在呢?在中美关税对决中,特朗普也变成了那个“无牌可打”的人。

摆在特朗普面前,更大的难题是,到6月份,美国就有6.5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到时,美国怎么顶住美债压力?中美关税对决,中国拖得起,而美国却拖不起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