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当时的“大炮”是除迫击炮外,以75山野炮和70毫米口径步兵炮为主
【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华野打黄百韬何来 65 万发重炮炮弹?》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 实心坦克
华野还真就是有大量105毫米重炮的,咱发言前,先查查资料行吗。
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中,华野歼灭国民党军的第1快速纵队、整编第26师、整编第51师等部,成功缴获了48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另外,在这一役中,还缴获了美制坦克24辆、汽车474辆、山野炮41门。
第1快速纵队这只大肥羊实在是忒肥了,华野这一役发了笔大横财。
1947年3月,华野利用这些技术装备组建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
此外,在夏季攻势中,华野还缴获了13门美式榴弹炮,这些火炮主要来自怀德大黑林子地区和南满方面山城镇之战。
陈毅所说的“大炮弹”是“大炮”的炮弹,而非大口径炮弹。我军当时的“大炮”是除迫击炮外,以75山野炮和70毫米口径步兵炮为主,从东北送来的炮弹也是此类口径为主,因为国民党方面大口径炮弹造不了,大口径炮弹全靠进口,我们缴获了美制大口径火炮,但造不出大口径炮弹,打一发少一发。
到抗美援朝时,我军在第三次战役共集结了106门火炮,发射炮弹4287发。参战的火炮数量相当于前两次战役的总和,发射炮弹数量是前两次战役总和的4倍。只有这么点火力。
我国能自行制造大口径火炮和炮弹,还得靠抗美援朝后得到的156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