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鸣很忙卖零食,一天创收1.5个亿

500

鸣鸣很忙是一家以卖零食为主的连锁企业。

近日,这家企业由“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从2471.63万元扩充至4000万元。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些举动意味着鸣鸣很忙距离传闻中的上市更近了一步。

此前不久,鸣鸣很忙公布了2024年业绩:在营门店数已经超过15000家,营收突破555亿,平均每天达到1.5个亿。

增速方面,2023年,鸣鸣很忙刚刚完成合并不久,总营业收入仅为238.65亿元,门店数量仅为7000家,也就是说,一年时间,鸣鸣很忙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还多。

也难怪业内有很多传闻称,鸣鸣很忙正在准备上市。

如果有一天,鸣鸣很忙真的计划上市,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能否找到支撑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增长点。

01 零食量贩从蓝海进入红海,能否持续增长?

先来回顾一下鸣鸣很忙的发展曲线。

2021年4月,零食很忙拿到了2.4亿A轮融资,2022年其门店数量达到2000家。2023年2月,赵一鸣零食也完成A轮融资,门店数量也突破了1000家。2023年11月10日,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官宣进行战略合并,这一消息震动业界。

合并伊始,零食很忙的门店数量为4000家左右,而赵一鸣为2500家左右。而到2024年底,双方门店总数量已达15000家。

一句话总结,鸣鸣很忙亮眼的营收或许主要得益于其快速扩张的门店数量。

门店扩张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还是因为:

“鸣鸣很忙站在了风口之上。”

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都是在2021年左右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彼时,大量实体店受封控和经营困难等原因影响而关闭,商业街、社区铺面空置率上升。这使得二者可以以极低的转让费甚至免租条件拿下核心地段门店,大幅降低初期扩张成本。

同时,传统商超、便利店销售受阻,食品品牌库存压力激增。零食量贩店凭借规模化采购优势,以低价吸纳临期或库存商品,既帮助品牌商消化库存,又为自身带来高性价比货源。

2023年以后,经济进入恢复期,线下零售开始回暖。不过,消费的主流已经从“贵的就是好的”转变为追求极致性价比。

于是,以低价+严选为主要卖点的量贩零食愈发火热。各类全新的零食量贩品牌也在这个时期蜂拥而出。

鸣鸣很忙就是抓住了这个波峰红利,实现爆发式增长。

但是,红利总会有尽头,人口是有限的,社区是有限的,市场对量贩零食店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当市场接近饱和,如何在增加门店数量之外寻求新的增长点可能是鸣鸣很忙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当然,能够成为行业巨头,也不能完全归因于时代风口,鸣鸣很忙自身的经营也很重要。

通过建立统一采购,数字化管理和轻资产扩张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运营模式,使得鸣鸣很忙逐步拥有了成熟的供应链,使得其门店能够稳定地保持低价。

但是反过来说,价格低也就意味着利润薄,经过几年的发展扩张,零食折扣店行业从蓝海迅速进入红海,竞争加剧,单店利润下滑,加盟商回本周期延长,行业面临饱和与整合。

2024年初,零食很忙与好想来之间,发生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翻牌”风波。

零食很忙通过官方公告直接点名竞争对手好想来,指控其通过高额补贴、高价收购门店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诱导加盟商更换品牌招牌。这一公开指责将行业内的"翻牌"乱象推至台前。

但是,在零食很忙公开"开撕"之前,另一品牌来优品的加盟商们已率先采取行动。他们通过联名签字、按手印等方式集体发声,控诉赵一鸣零食的业务人员为迫使门店"翻牌",采取了包括威胁在内的不当手段。

这一风波引发舆论一时热议,双方都为就相关指控做出官方回应。但这些接连发生的乱象,表明了零食量贩行业的竞争或许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未开发的优质市场资源已然不多。

此等背景下,继续低价竞争,可能不是长久之道。

02 从零食连锁到折扣超市,加盟商心很累

为了应对零食量贩店盈利困难,竞争残酷的现状,鸣鸣很忙开始尝试扩充门店的商品品类,向折扣超市转型。

2025年2月17日,鸣鸣很忙宣布集团旗下两大主力品牌"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同步完成3.0版本门店升级。升级后的门店面积扩展至约200平方米,在原有零食品类基础上,新增了包括鲜食、冷冻食品、烘焙鸡蛋、日用百货以及文具潮玩等多个商品类别,

此外,还官宣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定位于硬折扣模式。

这一些列战略决策,表明鸣鸣很忙已经正式由零食连锁转向折扣超市。

问题是,鸣鸣很忙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撼动传统超市这棵大树?

传统超市主要依靠收取供应商进场费、货架等渠道费用盈利,这种"房东式"经营导致商品价格虚高、选品僵化。数据显示,传统超市平均单品数量超过3万个,但滞销商品占比高达30%,库存周转天数普遍在30天以上。

这种陈旧的商业模式已显疲态,以永辉、大润发为代表的超市巨头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比之下,鸣鸣很忙的商业模式通过厂家直采和现金结算模式,将商品加价率控制在15%左右,商品周转天数仅7-10天,库存损耗率控制在2%以下。转型后的折扣超市净延续量贩零食店的效率和价格优势。

总之,作为挑战者,鸣鸣很忙的效率和价格优势很可能对传统超市业态产生冲击。

不过,前路也并非一片坦途,鸣鸣很忙转型折扣超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过去的零食量贩门店面积普遍在100平方米以下,而3.0版的新店型,由于品类扩充,其门店面积将相应扩大到200平方米以上。这就使得开店成本陡然增加。

根据相关统计,零食量贩店转为折扣超市,整体费用要增加50%以上。

过去的零食量贩门店,收银员的动作和讲话,理货员的摆货和理货手法,都有固定标准,经过标准化培训后上岗。店长只需要管理好员工出勤等琐事即可。

但是进入折扣超市时代,管理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鲜食、烘焙等短保商品要求每日补货2-3次,损耗率可能升至5-8%。这种情况下,员工标准化培训的难度和店长管理难度都会大幅提升。

经营成本增加,经营难度变大,3.0店型是否还能如之前那样迅速扩张,恐怕还需要时间检验。

当然,扩张和开新店是鸣鸣很忙的看家本领,既然已经做了推出折扣超市新店型的决策,自然不缺乏大规模铺开的决心。

但是这意味着,鸣鸣很忙要将更多的资源投注于新店型。

2024年,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5000家,进入3.0时代,这个数字一定会再次大规模增加。

门店越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鸣鸣很忙是否能维持对经销商的强管控模式将是一个疑问。

对于任何大型组织而言,规模化和有效管理都是一对矛盾体。

大型组织为了维持统一,往往需要统一的制度和管理策略。但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一套方法应用于所有不同场景,就会出现管理失效问题。

具体到鸣鸣很忙这里,其管理将门店装修、产品陈列、食品安全卫生、员工形象及服务等80多种内容纳入标准化体系。

在门店数量有限时,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消费者体验一致性,提高运营效率。但是,当门店数量越来越多,这种“一刀切”式的标准化管理可能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地方。

具体表现就是进入万店时代,一些门店出现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2024年8月2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通告显示,汕尾市城区赵一鸣零食店销售的奶油味瓜蒌籽、揭阳市榕城区赵一鸣食品店销售的酱花生(川香麻辣味),这2批次样品都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500

况且折扣超市与零食量贩店在商品类目、门店位置、消费场景等都不尽相同。

如果将过去应用于零食量贩店的商业管理模式完全照搬到3.0门店,很可能会出现更多水土不服,管理失效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鸣鸣很忙如果要维持对加盟商强管控模式,或许不得不将更多资源投向到3.0门店当中。

此外,3.0门店开店成本更高,经营难度更大。所以为了吸引加盟商,很可能不得不加大优惠力度。

毕竟,就在2024年,赵一鸣零食就曾推出过推出了“五个零政策”,号称免收加盟费、管理费等多项费用,还提供高额补贴,吸引更多人加盟。

这时就会产生另一个矛盾,3.0门店挣钱了,1.0和2.0时代的老加盟商怎么办?

当前零食量贩店数量过剩,单店利润下降,客流量减少已是既成事实。老加盟商的日子本来就很难。

根据经济导报相关报道,有加盟商反应,开一家零食很忙的门店,此前测算的回本周期在17个月左右,而根据最新的经营数据测算,回本周期已经达到了38个月。

如果这时候,鸣鸣很忙集团将更多资源偏向于3.0新店,那老加盟商的日子将会更加水深火热。

可以理解,鸣鸣很忙对市场饱和以及增速放缓的焦虑,但是转型之路不能把老加盟商当做弃子。鸣鸣很忙在决定进行下一轮狂飙突进的扩张之前,也许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弥补一下受伤的老加盟商们。

总之,从零食连锁转向折扣超市的战略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至于成效如何,仍待时间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