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企业主:很惊慌很害怕,在墨西哥和拉美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厂

继续采访关税战下的不同群体。这次采访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小企业主,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经营着一家出售玩具、配饰等礼品的公司,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她在美国的团队只负责设计和销售,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在中国,她有十几家合作工厂,也都是中国的。

昨天采访她的时候,对华104%的关税刚宣布落地,我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她很迷茫,不知所措。不到40分钟的采访里,她至少重复了四五次“我真的很惊慌”“我很害怕”。之前对华关税20%的时候,她这边承担了大部分增加的成本,但税率到达今天这个程度,她已经不得不冻结所有订单了。

以下是访谈内容,精简了一些水话,但保留了所有核心大意:

Q: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生意以及之前和中国工厂的合作情况吧?

A:我最早是一名设计师,给其他公司做设计。2018年在一次去中国广交会出差期间,我看到了中国各种工厂生产出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大开眼界,也非常震惊。这次经历让我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我来设计,让中国工厂生产,然后运回美国销售。

后来我又发现了阿里巴巴,这样这个想法最终顺利地付诸实践了。我现在和十几家中国工厂合作,产品包括玩具、装饰、纺织制品、婴幼儿用品等等。所有帮我生产的工厂都在中国,所有生产环节也都在中国。

Q: 今天美国宣布对华加征104%的关税,这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A:今天对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天。之前20%的关税还可以忍,中国的工厂也帮我分担了一小部分。但上周政府宣布关税要加到54%时,我被吓到了,这幅度太大了。而且我是小企业,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去给客户提价太多,我的订单量小,单价本来就高,加价空间很小。

说实话,我现在非常慌,104%的关税是我根本无法想象的。我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就算我付了,我的客户也不可能接受我要卖出的价格,那会贵的离谱。

我现在有一个订单,本来就要空运发货了,我也准备好了(应对20%关税的)额外的费用,但现在一来,我根本负担不起了。可如果改用海运压低成本,时间就赶不上销售季了,那就只能等明年才卖了,那仓储费用又是一笔成本,我也付不起。

现在按理说我应该准备下单圣诞节的货了,每年四季度基本都是我全年销售额的一半。但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敢下单。

我现在还担心的是,我的产品属于礼品类,是一种“额外开销”。如果未来大家的钱都要花在涨价的必需品上,那谁来会来买我的东西呢?他们不会再给孩子买玩偶,也不会再买圣诞装饰。

事情升级得太快了,从20%104%,只花了一周半时间。我真的非常焦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还有一些商品在生产中,我都已经付款了,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推进这些单子。如果暂停,那就很可能赶不上最重要的圣诞销售季了。

而且这几天我也在从一个美国消费者的角度在想,因为我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如果我的成本上去了,其他产品肯定也都会涨价,那我还能负担得起吗?今年圣诞节,我们是不是连给孩子买礼物的钱都没了?

Q:你有和你的中国合作伙伴沟通吗?商量得情况如何?

A: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发消息,大家都有些慌了。我们在计算一些已经下单了的单子要额外多支出多少钱。最终,这些费用都还是得我来承担。

我的中国合作伙伴说,他们现在也处于“暂停”状态,也在和他们其他美国客户沟通。有个工厂刚刚还发消息给我,“你是立刻就需要这些产品吗?我们要不要等个一周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消息?”

说真的,我觉得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Q:如果加征的关税要运行一段时间,你有什么计划?

A:我可能会去拉美找找工厂,比如看看能不能在墨西哥生产,这样也许能赶上圣诞季生产一部分产品。也许有一部分成本低、利润空间比较大的产品,可以这么操作。另外一些,我可能只能放弃了。

Q:但拉美可能也会受到关税影响。另外,我想问,在墨西哥或其他拉美国家找到合适的工厂,是否容易做到?

A:不容易。很难。那里没有像阿里巴巴这样好的平台。在阿里巴巴上,如果合作出了问题,有解决的渠道,但如果我在墨西哥找工厂,合作结果很糟糕,我能给差评吗?我要怎么办?这些都很复杂,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取消加征的关税。

Q:有人认为,特朗普总统加征关税,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你怎么看?你有没可能在美国生产你的商品?

A:其实这几天我也查了,有没可能在美国找工厂生产我的产品。现实就是,美国不存在这样的工厂。

但我也在想,比如硅胶围嘴这种小东西,美国真的有必要自己再建工厂来生产吗?中国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工厂了。我们正常买这些产品就可以了。我们的国家再大,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生产。

而且,美国的失业率现在是4%。我不知道,谁会去这些工厂上班呢?工人从哪里来?如果美国未来真的建起很多工厂,那也得是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去取代人工劳动。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Q:我们还很想问问,你如何看过去这些年你和中国的合作?

A:和中国的合作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我现在这份生意是我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它让我和家人过上了很好的生活。

现在美国确实存在一种反华情绪,不是所有人,但大部分人有。他们对中国还有刻板印象,甚至觉得中国工厂里都是穷孩子在做苦工。但实际上,我去中国、和中国合作的体验,跟他们说的完全不同。

我的中国合作伙伴们都很关心我,我的女儿经常生病,他们也经常关心我的孩子,每年都会给他们寄新年礼物。我和经常合作的一位中国女工厂主后来还成了朋友,我们曾差不多同一时间怀孕生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交流,互诉感受和压力。我不觉得我们之间是“外人”,和他们合作是很快乐的事。

我的确有很多设计的点子,但如果没有中国的工厂,我什么都做不了,是他们真正帮我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中国的这些工厂好像“没什么是不能做的”,他们总能实现我所有的想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