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之战:不疯魔,不成活?
随着美特朗普政府二度上任,美国对外发动贸易战已进入疯魔阶段。美国重举关税大刀,利用各种地缘政治手段对他国威逼裹挟,将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向世界传达得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在这一场国家利益争夺战中,美国单枪匹马,颇有以一敌众之勇。从远邦到邻国,无一不伐。然,伤敌一千,难免自损八百,且终归寡难胜众。在各国纷纷对美抬高关税实施回击的情况下,美国日用品,食品等物价飞升,股市大跌,可谓关税易加,平民易虐,企业难言。
那么,美国借关税之刀是否便能一举成活,带回外迁的基础制造业呢?民生用品本是刚性需求,而美国国内自产难自足的现状使其必然从各国大量进口。这就意味着,对外加征的关税将直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民众的生活成本激增,进而加剧国内通胀。水涨船高,较之他国,美国人力成本必定高昂,对基础制造业也愈发缺少吸引力。因此,疯魔地加征关税,无视民生,定然激化阶级矛盾,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如此标本皆不治,又怎能实现基础制造业的回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理所当然的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所以,与其强制基础制造业回流,美国现任政府不如考虑如何培育出适宜基础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政党轮替得体制下,其领导人应放下急功近利之心,不执着于表面政绩,敦本务实地为基础制造业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毕竟国有沃土,才能遍地花开。
此次,中国再度成为美国的首要攻击对象。中国以对美所有进口产品加征34%的反制关税从容应战,是以牙还牙,也是百炼成钢。来战便战,勇者不退,大知无畏。滥用关税大棒不过是舍本逐末之举,最后受伤的不过是美国人民。一国政府只有合理规划本国产业结构,主动进行产业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才是为民生立命。也只有秉持互利共赢,创造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与他国展开友好贸易,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最后,以己为先的霸权主义,只会将美国人民推到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对立面,四面楚歌。是以,美现任政府莫要在这条政治歧途上越行越远,苦海已入,赶紧回头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