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并不是六代机 | 袁岚峰

2024年12月26日,中国试飞某新型飞机。许多人把它称为六代机,虽然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在此之后不久,又出现了一股舆论,说六代机的突破要归功于著名青年数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韦东奕博士。例如这样的微博(https://weibo.com/5309025873/P7CoBwFe9):

“韦神你真牛!

今天,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的消息。

原来,此次六代机取得突破,是韦神的大气层气流阻尼系数研究成果的应用。

……

总感觉天佑中华,前有钱学森,华罗庚,陈景润等为国之重器,攻克科学难关的巨匠。现在,我们又拥有了像韦神这样的年轻数学天才。他的研究成果,据说可以将飞行器,提升至10马赫。天哪!那得是几代机的参数?

拥有韦神,价值千军。”

500

500

这是真的吗?其实只要对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关系稍有了解,就会明白这纯属营销号胡编乱造。令人欣慰的是,就在这条微博下面,大部分评论都是在批驳营销号的。

特别有趣的是,我还看到了有人引用我的话来批驳。那是我在回复另一条微博时说的(https://weibo.com/3710258141/P7KOiwSbV):

“韦东奕跟六代机的联系在于流体力学,他研究的领域就是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但他的基础研究离工程实用应该差得非常远,外行经常分不清这两者。”

500

我是如何知道韦东奕的研究领域的?其实这来自我的几位科普界朋友郭潇博士、周思益博士、刘骁博士2023年的文章《“被动网红”韦神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 郭潇、周思益、刘骁》,他们的信息又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我的科大前辈师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科普作家李淼教授。韦东奕2021年获得阿里达摩院青橙奖,李淼就是评委之一,所以他很了解韦东奕的成果。

500

500

韦东奕的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等,更具体地说,是流体力学中的数学问题。他的研究对象是流体力学中的Navier-Stokes方程(简称N-S方程)。流体在生活中很常见,空气、水等等都是流体,流体力学就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学科。N-S方程是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粘性流体中存在着粘性阻尼。

500

李淼老师解释了粘性阻尼与非粘性阻尼。粘性阻尼(viscous damping)是指阻尼的大小与流体的速度有关,而非粘性阻尼(inviscid damping)是指阻尼的大小与流体的加速度有关。由于河水中的粘性阻尼,河流越靠近河岸流速越慢,河岸边的水是静止的,而河流中间的流速最快。

500

在《费曼物理学讲义》有一个经典例子:风扇的扇叶上会堆积一层灰尘,无论风扇的风有多大,扇叶上的灰尘都不会被吹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扇叶附近的空气相对于扇叶是静止的,所以不会把扇叶上的灰尘吹下来。这就是流体粘性的一个直观表现。

韦东奕的博士论文叫做《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与无粘阻尼问题》,入选了北京大学2018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期间,韦东奕在著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的正则性判据》(Regularity criterion to the axially symmetric Navier-Stokes Equations)。

500

什么叫做正则性(regularity)?正则性的意思就是没有奇异性,没有奇点,具有光滑性这种优良性质。所以“正则性判据”的意思,就是判断方程的解是不是光滑的。韦东奕研究了前人给出的特定条件,证明了该特定条件下轴对称N-S方程解的全局正则性,并改进了前人的结果。此外,他还推广到了其他特定的假设,并给出了相应的全局正则性证明。

500

500

那么韦东奕的工作到底牛在哪里呢?其实他并没有把流体力学方程的整个光滑性全都解决,他只是解出了其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因此,李淼老师认为,韦东奕是一个能把特殊情况做到极致的人,也就是说他知道的特解是最多的。

有人说,如果和韦东奕在同一领域得到了一些结果,在没有正式发表之前,都不敢放在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因为一旦放上去被韦东奕知道了,过几天韦东奕就会得到比他们更好的结果,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很快地给出更加全面和普适的结果。

李淼老师也比较了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研究N-S方程或者类似问题的差异。数学家一般只关心定性的结论,比如说如果流体的初始条件是光滑的,那么它演化下去是否一直是光滑的。而物理学家更希望得到定量的结果,比如说如何求解N-S方程,它在某些具体情形下的解究竟是什么。

500

此外,关于流体的粘性,李淼老师表示,实际的流体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粘性。流体的粘性系数与熵的比值存在一个下限,因此只要流体的熵不为零,流体的粘性系数也不会为零。除非是超流体(例如2.17 K以下的液氦),它的粘性系数和熵都会变成零。

最后,我想说几句,如何看待这类舆论现象。对于韦东奕的成就,我们当然很敬佩,希望这样的人才越来越多。但真正有价值的是去了解他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了解真正的科学,而不是发起愚蠢的营销运动,这对公众、对科学界以及对韦东奕都不是好事。

例如在2022年,也有人传韦东奕帮六位博士解决了他们四个月都没解决的问题,然后立刻遭到了韦东奕的辟谣(“韦神”发声:别信热搜)。我当时也做了节目(韦东奕的故事是假的,流体力学的难度是真的    | 科技袁人),引用我的科大师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周炳红博士的介绍,解读流体力学的难度何在。

500

其实在2021年,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就发过一个声明,标题是《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里边说到:

“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

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

500

只可惜这样的声明没有阻止营销号冲业绩。不久前还有人发韦东奕讲课的视频,号称“数学的尽头是英语”(https://weibo.com/6105713761/5117679231569995)。我只得发个评论(https://weibo.com/3710258141/P7TGh7YVM):

“其实听一下韦东奕的话,就知道他说的是中文。”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