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事专家:我们都没那能耐绕澳航行,中国这么干太伤我们自尊了
距离中国海军三舰编队出征南太平洋已经过去差不多1个月了,我是真没想到,直到现在还有澳大利亚人在为这事破防。
当地时间3月12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军舰环澳航行震撼澳大利亚,澳方在中国面前感觉“形同裸奔”》的文章,文章援引澳大利亚海军前副司令罗恩·莫菲特(Rowan Moffitt)的话称,“中国海军正稳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向世界展示其有能力随时向任何地点投送兵力。虽然目前我们尚未看到中国海军有流露出想把我们一口吞掉的意图,但一旦中国哪天回心转意,他们完全有那个能力。”
说来“凑巧”的是,就在中国海军三舰编队出征南太之前不久,美国海军才向澳大利亚派遣了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这艘核潜艇还曾在西澳大利亚沿海重镇珀斯做短暂停留,此举在当时一度还被澳大利亚一些人认为是美澳军事联盟牢不可破的一个标志。结果没想到,美国人的核潜艇前脚刚走不久,中国人的驱逐舰后脚就来了。虽然中国海军没能像美国海军一样,在抵达当地之后得到澳大利亚人的热情欢迎,但是这个小小的缺憾已经被遵义舰在塔斯曼海上组织的那两次实弹射击演习给圆满弥补了。毕竟,非要论热情,还有什么能热得过刚刚打完实弹的大舰巨炮呢?
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说到实弹演习,2月27日,中国驻澳大使肖千接受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专访,后者专门就我们的实弹演习询问了肖千的看法,并在提问过程中夹带了点私货——“中方未提前足够时间向澳方发出演训通知,中方是否对此感到抱歉?”
肖千接受澳媒采访
对此,肖千的回答则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派遣本国舰船到不同海域开展各类活动是正常的。中方舰队有关演训活动始终保持安全、规范和专业操作,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对于提前发布演训公告的时间,国际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各国做法不同,中方没有任何理由对此感到抱歉,更别提考虑道歉了。”
本来肖千这个回答的暴击伤害就够高的了,但这还不是最扎心的,比中国大使的直言不讳更令澳大利亚人感到难绷的,是美国政府对于这件事情的一语不发。文章援引《悉尼先驱晨报》政治与国际版主编彼得·哈彻(Peter Hartcher)的话称,“中国海军揭示了澳大利亚的脆弱性,而美国则暴露了其不可靠性。前有美国饿虎,后有中国豺狼,我们澳大利亚夹在它们之间,无异于小儿怀金过市。未来10年,我们的国防安全都将近乎裸奔。”
不光彼得·哈彻,前澳大利亚国防部官员、澳军事专家马库斯·赫利尔(Marcus Hellyer)也挺为这事而感到伤自尊的,“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后院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他们的绕澳环行就是在向我们公然示威,毕竟这事甚至就连我们澳大利亚海军自己都做不到。”
这一席话把这出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喜剧推向了高潮。我原以为我们这趟过去是“寇可往,我亦可往”,可结果却是“我来了,寇你人呢?”
马库斯·赫利尔的言论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乎我去查了一下,结果这才发现,中国海军三舰编队此次绕澳环行的含金量,甚至比我起初想象得还要高。
人类历史上前后共有三支海军完成过绕澳洲大陆航行的壮举,第一支是英国海军,而那已经是200多年前的老黄历了。1801 年7月,在舰长约翰·塞斯尔(John Thistle)的率领下,英国海军的“调查者”号(HMS Investigator)风帆战舰从英格兰汉普郡出发,经过5个月的海上航行,于1801 年12月6 日首次抵达了今天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最南端的卢因角,然后又花了大约2年时间,完成了绕澳环行。
“调查者”号
因为这次环行,当时的人们终于确认了澳大利亚是一一片完整的大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调查者”号。虽然这艘排水量仅有334吨的木质风帆战舰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可它却被认为是彼时英国海军可以抽调用于执行环澳航行任务最好的船。
在“调查者”号完成了人类的首次绕澳环行壮举之后,一晃眼192年过去了,当时间来到20世纪末,人类才终于又有一艘军舰完成了绕澳环行。这次终于轮到澳大利亚海军出风头了,不过完成了这一壮举的并非澳大利亚海军当时服役的任何一艘主力舰艇,而是一艘名叫“青年奋进”号的风帆训练舰。
“青年奋进”号
“青年奋进”号于1987年6月下水,同年8月开始处女航。作为一艘风帆训练舰,“青年奋进”号的排水量甚至比当年的“调查者”号还小,只有区区239 吨。这艘船本身是不承担任何作战任务的,而且,虽说名字里顶着“训练”二字,但其实它主要训练的也不过就是一群 16 至 23 岁的澳大利亚年轻人,让他们体验一下在大洋上搏击风浪的感觉,相当于某种海上军训。
“青年奋进”号虽然隶属于澳大利亚海军,但它对于培训澳大利亚海军后备人才基本没啥帮助,最大的用途就是作为一个精神图腾搁那儿杵着,以后出去和别人胡吹乱侃,就好意思腆着脸说自己祖上好歹也算是阔过的(“青年奋进”号是英国送给澳大利亚的船)。
1995年,“青年奋进”号载着一群澳大利亚的年轻人完成了首次绕澳环行,并在此后驶向印尼,参加了印尼独立50周年的庆祝活动。从此之后,每隔几年,“青年奋进”号都会载着一群澳大利亚的童男童女绕澳大利亚航行一周,最近的一次绕澳航行是在2016年。虽然使用了现代技术,但因为底子上只是一艘风帆船,所以“青年奋进”号绕澳大利亚一周还挺费时间的,平均下来得10个月到1年。
哦,对了,还有一点差点忘了提。“青年奋进”号不仅完成过绕澳环行的壮举,还完成过环球航行的壮举,而且后者的完成时间还在前者前面。“青年奋进”号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是在1992年,比它后来的首次绕澳环行早了整整3年。
台湾海峡都去过不知道多少次了,结果自家的澳洲大陆自己却没有严肃绕过哪怕是一圈。
环球航行过了整整3年了,这才想起来让一艘风帆训练舰围着自己家转一转。
我觉得澳大利亚人这个丈八烛台的毛病有可能是天生的,只能照得见别人,却总是照不见自己的脖子后头有多少灰。
在澳大利亚海军之外,第三个完成绕澳环行壮举的就是我们中国海军了。更准确点说,是以055遵义舰、054A衡阳舰和903A微山湖舰为代表的中国海军三舰编队。
这期内容属于是不出都不晓得,一出我才知道,我们这一趟过去原来刷新了好几个纪录:一是有史以来完成绕澳环行的最大、最先进的军舰;二是历时最短完成了绕澳环行(前后不到1个月);三是在绕澳环行途中唯一进行了实弹射击。
今天这期内容的结尾我照例也交给狄熙客处理了——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懒。而且类似的事他过去一个月来已经干了好多次,论揭澳大利亚纸猫老底这事,我觉得他比我轻车熟路:
当中国海军的钢铁巨舰在塔斯曼海掀起实弹演习的硝烟时,这场绕澳航行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行动,成了一面照妖镜——既映照出澳大利亚国防体系中看不中用的那一身“皇帝新衣”,也折射出在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权力格局的深刻位移。
从1801年英国“调查者”号木质风帆战舰的颤巍巍环航,到1995年澳大利亚“青年奋进”号训练舰的仪式性巡游,再到今日中国055型万吨大驱的雷霆奔袭,这三段跨越224年的航海史诗,恰似文明兴衰的隐喻:大英帝国的殖民遗产早已锈蚀在悉尼港的暮色中,澳大利亚的“精神图腾”仍在用帆布追忆蒸汽时代的荣光,而来自古老东方大陆的新锐深蓝舰队,则在以5马赫以上的交战速度和超过1000公里的打击范围,重写海洋规则的语法。
隐藏在马库斯·赫利尔之流那句酸涩的“我们甚至做不到”背后的,是澳大利亚这种伪装成发达国家的农业国难以启齿的战略困境:“青年奋进”号需要10个月才能绕澳洲大陆一圈,而遵义舰只用不到30天便能划出完美闭环。当澳大利亚人心心念念的“奥库斯”核潜艇还在美英的不知道哪个船厂里磨洋工时,中国海军主力舰艇上的垂发单元已经悄然覆盖南纬40度线。这种代差不仅是钢铁与技术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与工业体系的降维打击。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当澳大利亚政客仍一心想在“美澳同盟”的旧契约上留下自己的手印时,从太平洋西岸涌来的潮水,早已漫过他们为自己精心构筑的认知堤坝——在大国崛起的时代巨浪面前,区区山溪之险从来都不是固国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