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怒批AI投稿“不要脸”,拒绝或共创,是AI之于文学的二选一吗?
“那些用AI写作投稿的人,你要点脸吧!”
据解放日报报道,创刊20年的《青春诗刊》近日发文怒批AI投稿者,并表示将对AI写作投稿的作者建立黑名单机制,如不改正,未来永不录用其作品。
无独有偶,被誉为“诗歌第一刊”的《诗刊》副主编霍俊明在朋友圈发布“告诗人”声明,称“我们已有检测AI写作的软件”,对AI来稿,同样“将作者拉入黑名单,永不录用”。
《青春诗刊》这番言辞激烈的AI投稿“不要脸”说,引起网友热议。支持者表示,AI创作的内容看似文笔不错,但缺乏了“人”独有的韵味,是“无情”之作。也有人觉得,拒绝AI投稿,“你能阻挡历史的潮流?”还有读者建议,开个AI作品板块,满足需求。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表态称,拿AI写的东西挣稿费是乱套。
据红星新闻报道,麦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写作能力强大,90%以上的写作者都写不过AI,建议立法规范AI写作,用AI创作是否有发表的权利需相关法律认定。
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用AI写作,但用AI创作的作品是否拥有公开发表的权利,这需要相关法律认定。“如果允许每个人可以用机器去写作,然后拿着机器写作的东西去发表、挣稿费,我觉得这个是乱套的。”
对于AI写作是否会抢作家的饭碗,麦家认为,AI可以作为写作辅助工具,但最好的那1%的作品,依然需要人去创造。他提到,美国有个华裔科幻作家曾说过,不管是什么软件,硬件,所有的功能都来自于数据算力,数据算力是建立在已有的资料库,关乎未来的前所未有的东西,是由人创造的,机器不会创造。
观网小伙伴,对于用AI写作投稿的行为,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