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作为一个物业行业的从业者突然很想倒点垃圾......

      又是一度岁末年初,在单位忙着写年终总结和新的年度计划的我突然看到了知名作家“当年明月”先生入院治疗的消息,被2024年一堆糟心事和对新的一年工作一筹莫展而搞得几度几近崩溃的我不禁感慨万千,想着不找人把这几年自己物业服务这个行当里遭受的负能量倒一倒,怕不是自己有一天也要去600号报道了。所以只能委屈委屈各位闻友,若不嫌弃且有时间愿意陪我这个“中年小登”唠一唠的,在下在此先谢过各位看官的耐心和同情心了!以下内容将充斥个人的浅显愚见和大量负面情绪宣泄,如有触动各位雷点,还请立即划走.....若有闻友能耐心看到最后,并能感同身受的还请不吝赐言,此帖若是能成为大家的垃圾桶,不胜荣幸!

      ————负能量警戒线—————

     就如标题所说,本人是一名从业近15年的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一直从事公众物业项目的服务工作,所谓公众物业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居民物业外的所有且具备一定公共属性用途的物业都可以算作为公众物业,例如:办公楼、医院、学校等。相比居民物业,公众物业在物业行业中一直是相对收益高工作重心更偏重于服务这块的,毕竟没有催收物业费这块事情来侵占其他工作的精力,而且物业服务费也较居民物业费要高,能投入到日常工作的资源比重也增加不少,直观感受来说就是你进写字楼发现那里的厕所总是比小区活动中心厕所要干净整洁(物业费5.00元/㎡/月以上的小区除外)。但是在过去的三年里,一切又潜移默化的发生了改变,公众物业面对的困难甚至达到超过了居民物业,而用我自己公司老总的话来说2024年是未来物业行业寒冬的开始.......

     原因也很简单大家一猜也能猜到其中一个,就是跟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相关,没房子了还要物业干啥?随着这几年地产业的萎缩,物业服务作为一个和地产行业联系十分紧密的行业受到的波及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居民还是公众,你要物业管理那自然是得有房子来管。没有新的地产开发项目,自然你物业公司不会有新的项目去承接,没有项目就没有钱,没有钱就.....就完蛋啦!在整个市场增量为零的情况下,势必就是市场存量之间的竞争,各个物业公司就会对现有的楼宇楼盘的物业服务展开激烈的争夺,然而可怕的是这个市场不单单没有了增量,存量也是在减少的......疫情三年,大家对外卖更依赖了,不下馆子了,结果商场都关门了;疫情三年,大家发现有些工作不用在办公室做,线上办公就行了,好了写字楼租不出去了!整个公众物业行业两大块这三年遭受了重创,对一些依靠此类物业的公司营收一下子就损失了近四成......那么剩下六成靠啥撑着呢?政府办公机构、医院、学校、文化服务设施(剧场、体育馆、展览中心)这类公共物业。可是这些又一定能挣钱么?我只能表示呵呵了,因为这些个类型除了文化服务设施因为有一定商业用途能赚点钱外,其他的根本不!赚!钱!别的先不说,就举医院的例子来讲,疫情三年,政府医疗开支巨大。防疫用品这些在疫情的时候就跟不要钱一样,采购价100多的一次性防护服只能穿8个小时,过了就得换,两年封控期间的话费可想而知,结果就是很多医院在疫情后都调整的账期支付方式,由原来的预支付物业费变成了先用后付的模式,更有甚者会延后或者以服务为达到约定标准来扣除部分费用.....各种原由不便细讲,各自领会便可。

     除了原由项目的收益减少外,各个物业公司还要面对同行的竞争,因为市场的萎缩一些头部为了维持收益也纷纷将目标瞄准了以前中小物业公司的项目,利用低价以及资源优势(房地产开发背景下的资金及人脉关系)在原项目合同到期后参与竞标并夺取项目管理权,一点点压缩中小物业企业的生存空间,一些物业公司就这样倒在了新年之前。而有些物业公司为了应对手的竞价策略,通过“减员增效”手段缩减开支,以求降低成本并维持一个较低的价格来维系项目,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了原本的服务品质降低,引起服务对象的不满然后丢失项目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

    另一方面,物业公司提升营收的手段又十分有限。一般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物业使用人缴纳的物业服务费这一项,物业服务费扣除物业服务过程中的人力成、物料成本、设备折旧以及公共能耗等其他成本剩下的才是物业公司的利润收入。那么这时候就有人要问啦,你们物业公司不是还收停车费和广告费的吗?这不是收入么?您就有所不知啦,小区里公共广告牌和停车位的收入那属于业主共有共享的,利用其获得的收入那是要计入小区公共收益的,一般是拿来补充维修基金用的。写字楼里的因为产权是大楼产权方的,收入自然是归产权方所有。其实物业服务有分包干制和酬金制两种,其中的区分如果有人有兴趣以后再找机会慢聊。总之,物业公司收入就物业费一个,什么你家物业公司代收电费还要外收钱的?我建议你算下多收的是不是超过10%,10%内算合理电损,超过10%那就是违规收费了。

    说到物业费,你我问问各位你们家的物业费涨过几次了?涨了多少?涨价前是不是要开业主大会?开会不通过是不是不准涨价?问那么多就是告诉各位很多时候物业公司的利润减少的原因就是物业费涨的速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速度,物业公司干着干着就亏钱了,亏着亏着就......死~了~。有时候物业服务里涉及到的物料那是跟着市场随风飘动、人力成本那是一年一涨,CPI指数牵动着每个物业人的心。每季度财报到手,总是默念着“不要亏不要亏不要亏”然后慢慢翻到最后的损益一栏,如果有盈余那可谓是大功一件,本季度绩效全保了。一个物业经理在以前能保证一个项目能在一个合同期里保证损益为正,并且合同能一直续签下来,那可是各个物业公司争抢的人才!

     额,不知不觉也摸鱼摸了那么多字,其实还有很多牢骚没写,没想到逼疯一个物业人的内容居然可以写那么多.......写到这里发现年终总结连这篇牢骚的一段字都没有,我还是继续赶工去了。如果各位还想知道逼疯一个物业人的其他事情,就请留言吧,我争取在我没疯之前再写一点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