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规矩和活法

【本文来自《一中学称女生不剪运动短发不得入学,你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小时候,在一所省重点学校读书,当时学校只规定周一升旗时穿校服,其余时间随便;只规定体育课那天穿运动鞋,其余时间随便;学校有大门,但学生随意进出;有自习课,但学生也可以随意进出教室;没头发指甲等一切要求。然后我们的状态就是:

1. 早上起床,因为宿舍离校门两分钟路程,离饭堂二十分钟路程,所以一定会出校门买个一块钱的糯米鸡(有八毛、一块二的,八毛的没料,吃不饱,地一块二的太贵;还有其他吃的,满满一街,但没时间慢慢挑,直接买),一边走一边吃,到教学区刚好吃完,教室没开门,就各自找习惯的地方先自习,球台呀湖边呀都是背英语的人。

2. 只有周一有人穿校服(因为其余时间穿的话,一来校服冬冷夏热不舒服,二来走读生骑车上学时会被路边人行“注目礼”,然后被同学嘲笑他们“炫耀”)其余时间,女生夏天都穿连衣裙,方便洗(件数少),不上体育课就穿塑料凉鞋(也是方便,广东经常下雨),只有少数有钱的学生穿很好的,但大家都不太在意(她们也有成绩好、也有成绩差的)。女生一般都马尾。因为短发隔不到一个月还得专门找时间去剪,否则很快就被汗粘在脖子上很不舒服,马尾如果太长了,找个剪子一绞,早上一分钟梳头,非常节省时间。男生怎么打扮没留意。

3.自习课、晚自修,要背书的、问老师的,就自觉出去,留在教室的就静得像没人一样。我还很记得我是在学校工厂边的一个长椅上背的《公民》,望着工厂里的纺织机一晃一晃地。

4. 没有什么仪表检查,但大家都鄙视不及时洗澡搞得教室酸臭的人,所以大家都尽量保持清洁。

后来,看到了另一所学校的校规,一定要穿校服,一定要左胸带团章,一定要在进教室前被检查头发、指甲、衣服鞋袜,然后就想起一句老话:一流学校抓素质,二流学校抓成绩,三流学校抓纪律……

到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工作,发现,同一所学校,校门也已经贴出了这篇文章里展示的那种“标准仪容”,进学校要被值日生看,每周一还会来检查一遍。当时也很不理解,浪费人力物力搞这个干啥?我们也下降到三流学校的管理了吗?后来,当了班主任,才发现,原来不是学校变了,而是学生变了。我一开始还秉承以前的理念,什么“一切相信学生”“一切理解学生”,所以对仪容抓得不怎么紧,有学生因此扣分我也挺同情他们的,所以就顶住压力不去说他们,结果,不到一个月,我班的孩子就出现千奇百怪的状况。别的不说,先以指甲为例:有五六个女生留长指甲,上课时修指甲,在宿舍里涂指甲;有男生也留指甲,只留一个,剪得很尖,打架时用它来抓人……

当然,头发也来事儿,有女生故意留一个擦着边的,稍长一点,晚修时就能夹一个blingbling的夹子在男生面前晃,然后,男生就抢了她的夹子,她就娇嗔着和他追打了起来……有男生经过我时总一股奇怪的味道,而且永远好像洗了头没干的样子,有另外的男生告密说,他涂了发油……然后一个直男班长一天和我说,班里一个女生好像眼睛受伤了,问要不要请个同学拉她去校医,我过去一看,原来是涂了眼影……

好吧。只好严格按学校规定来了。当然,除了仪容仪表,其实学校所有校规都收紧了,不但根本不可能再说跑出校外买早餐了(得了病算谁的责任呢对吧),自习晚修肯定也不能出教室了,甚至还不能看课外书了(所以我的学生的阅读面跟我们那时相比简直是要废了)(但是没办法,因为曾经发现过有人带那种书回校看,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只好一刀切)。终于又理解了另一句话:所有看似奇葩的规定背后肯定都有某些惨痛的故事作为背景……

再后来,我家有小朋友也上了那所学校,TA反而不觉得校规有什么限制自由的。头发,从小就是我帮剪的,最简单的剪法,所以肯定符合标准;指甲,从小自己剪,巴不得有多短剪多短,怕麻烦;鞋子,学校规定要小白鞋, 这是唯一有点麻烦的,因为白鞋一运动就脏,后来,TA发现大家都脏,就跟我说,不用每周洗了,很脏再洗。穿校服,TA觉得蛮好的,不用找衣服,省时间。

所以,看来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规矩和活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