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实,国内品牌能起来是真心不容易

【本文来自《强征30%,腾讯拒绝不公平的苹果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实:

10年前后,我在上海一家国内彩妆品牌公司上班,主要是跟屈臣氏合作,就是在屈臣氏里租一专柜,那时美宝莲也主要是这样的销售方式。

然后屈臣氏看我们公司是国内小品牌,影响力有但远远不如美宝莲,签合作合同时的条款是:销售额的33%+周年庆收费+一年6个节庆收费+强制参加他们公司周年庆活动人头费(2W/人,人数由他们定)。

爱签不签,我们当时跟他们谈的时候,根本就是没姿态,直接给压趴地板上了,人家说还是看在我们是第一批跟他们合作的(屈臣氏第一批店我们就入驻了)前提下跟我们继续合作,不签没关系,门口排了一条长龙的国内厂家在等着我们让出位置呢。当时的屈臣氏就是这么牛逼!

我们公司就是这样被活活给抽干死的,因为公司一年怎么着也要投入一些广告的(比如地铁广告,媒体广告都不敢投),本来这个品牌是能做起来的,但赚的钱全让屈臣氏给抽走了。屈臣氏的东家是谁,有一定年纪的应该大家都知道。

现在回想起来,公司当时应该反抗,另寻他途,因为明知道是在帮别人赚钱,公司很难维持下去,不如另觅他途可能还能活下去。哪怕是死,也只是死活不同而巳。国内品牌能起来是真心不容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