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代价是什么呢?”报道中国脱贫攻坚,纽约时报低级黑高级红
一、“中国似乎消灭了极端贫困,但,代价是什么?”
这两天我在上网的时候刷到一篇奇文,原始信源是美媒《纽约时报》,聊咱们的扶贫工作的。
这篇文章其实是旧文了,因为它是《纽约时报》记者基思·布拉德舍(Keith Bradsher)写于2020年12月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它又被一群美国网民给翻了出来,完了还转到了红迪上,而且还引发了热议。
在这篇题为《工作、住房和奶牛:中国为消除极端贫困付出了“巨额代价”》的文章中,乍一看,《纽约时报》似乎是在肯定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但仔细品品,我们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股酸溜溜的味道。
这篇文章的篇幅不算短,但其核心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虽然中国给贫困农村修了公路、通了电、盖了养猪场苗圃和小型工厂、教贫困户养牛养羊、发了扶贫补贴。但,代价是什么呢?
一定要有最后那句“但,代价是什么呢?”这是点睛之笔,《纽约时报》就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这么顿饺子。
这种论调让我想起了我之前出过的一期内容,主题就是这个在涉华报道中早就被西方媒体给用烂的了“但,代价是什么呢?”体。没想到他们还是这么爱这个句式,你都不好说他们这是偷懒呢,还是真的就热爱呢。
但我说句实在话,这美国的资本家对这群当喉舌的容忍度还真高啊,如果换做我是《纽约时报》的投资人,早给这群专门给中国写小作文的刀笔吏踹走了。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反华,而是因为他们的反华反得太低级了,反成某种路径依赖了,搞得好像脱离了“但,代价是什么呢?”连篇像模像样的黑中国的文章都写不出来了。
他妈的,西方媒体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太让人失望了。
《纽约时报》的这种报道手法,说白了就是"为黑而黑"。他们承认中国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就,但又迫不及待地要给这些成就泼冷水。这种低级的抹黑手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美国网民的吐槽。
比如,在红迪网上,这篇文章被人转载之后,评论区里的美国网民们纷纷开起了吐槽大会。
“man,what can i say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西方媒体的说法呢?反正中国和中国人只会做得更多,说得更少。这就像关注一只嗡嗡叫的苍蝇,如果你不打算打它,那还不如干脆就不要理它。”
“看待对立观点很重要,兼听则明嘛。我们不仅要看到不同思维方式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这有助于突出我们自己思维方式的重要之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确实是花了太多的时间来关心所谓的美国 ‘记者 ’的看法了。”
“《纽约时报》的记者理解不了,为什么一个政府要帮助自己的公民?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不在其他地方殖民,以榨取那里价值并投喂给本国人民。像美国这样的心理变态国家,我觉得它可能永远都不会理解中国的。”
“《纽约时报》理解不了的事情多了,你就比方说中国的警察吧。为什么中国的警察不像美国的一样,动不动就在大街上射杀平民?动不动就冲进去穷人的房子里搅得天翻地覆呢?你不采用物理手段,怎么消灭贫困人口?不消灭贫困人口,国家的GDP怎么上得来?”
“是啊,我也纳闷啊,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像我们阿美莉卡卡卡(Amerikkka)人一样,狠狠地榨干那些穷人呢?这明明都是穷人的错啊,因为他们没有自力更生。要是他们创办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那还用得着政府去扶贫呢?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连‘帮助最贫困的人’这种事情你们都要指指点点?哪怕是在美国,这事干得也属实是有点抽象过头了。”
“这群神经病一提到中国就发癫。中国植树造林,把沙漠改造成了绿洲,他们说那是中国‘摧毁’了沙漠,是在对沙漠搞‘种族灭绝’。简直就是一群神经病。”
“纽约市的财政已经破产了,而你们《纽约时报》现在在道德上也破产了。”
“这是《纽约时报》在编什么讽刺段子吗?如果是的话,那我只能说这个段子的讽刺程度已经是达到了新高度,不像是编的。你们居然去嘲笑一个致力于帮助自己的人民脱离极端贫困的政府?美国真的是太可悲了。”
“什么叫做‘中国政府花费了太多钱来帮助其最贫穷的公民’?你们《纽约时报》这帮人简直就是畜生(monsters),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美国政府是什么德性吗?我们的政府都干了什么?都把钱花哪儿了?人家在扶贫,而我们呢?我们让那些富人越来越富了,尤其是像SpaceX、亚马逊,还有微软这类政府承包商。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样的军火巨头下个月的财报相比,一群穷人能不能住上房子、能不能喝上牛奶,对美国政府而言,似乎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美国有一种阴谋论,中国政府之所要搞扶贫,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把心都向着党。他们觉得这种做法是错的,在如何对待本国民众这块,中国政府应该多向美国学学所谓的‘驭民之道’:强迫穷人过一种被忽视、被虐待、被腐朽所包围的生活,就好像他们的生存处境处于半死与半活之间的薛定谔状态,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让他们有时候既觉得‘好死不如赖活’,有时候又觉得‘这么活着还不如死了’。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要做到‘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
这些评论无不揭示了《纽约时报》报道的荒谬之处。他们试图将中国政府为民众谋福利的行为描绘成一种负担,殊不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宗旨。很多美国网民的心里头也有杆秤,《纽约时报》以为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是在“黑”中国,结果反而起到了“红”的效果。
二、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反倒还要为《纽约时报》的这番“用心良苦”点个赞。他们的“低级黑”,反而成功地让更多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在脱贫攻坚事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什么叫“一黑顶十粉”啊同志们?这就是,这才是“高级红”啊。
亏得一些个殖子润人还老往我这种市井大妈的头上扣什么“爱国博主”的大帽子,我觉得单从传播效果来说,《纽约时报》才是真正的“爱国媒体”,比我们中国的好些个媒体都爱中国。我现在越看《纽约时报》越觉得不对劲,你这哪是亲民主党一派的蓝媒啊?我看你们分明就是亲共产党一派的红媒,要么也是粉红媒,最起码也是淡红媒。
如果非要说中国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付出了什么代价,那就是我们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党员和干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被誉为“大山的女儿”的前广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
黄文秀,一个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的道路上。作为广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她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在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黄文秀带领百坭村88户418人脱贫。她走访了全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记录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她帮助村里发展电商,让当地的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让村民们在夜晚出行不再需要手电筒。她甚至自掏腰包给村里的贫困儿童压岁钱。
然而,就在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2019年6月16日晚,为了赶上第二天早上的扶贫工作会议,黄文秀冒着大雨连夜赶路。途中,她遇到了山洪暴发的危险。面对险情,她给同事发了最后一条信息:“有一辆已经被水冲走,我不懂怎么办了。”同事责怪她不该冒雨走夜路,她则回复说:“希望还有吸取教训进而改正的机会。”
然而,残酷的山洪终究还是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脱贫攻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无数像黄文秀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用生命和汗水来浇灌的事业。她的事迹,成为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精神力量。
5年过去了,人民没有忘记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正如新华网此前一篇纪念黄文秀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有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这句话道出了黄文秀和无数像她一样的扶贫干部的心声。他们选择离开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贫困的山区,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
再回过头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我倒是想问问你们《纽约时报》的记者:你们眼中所谓的“代价”,难道还能与黄文秀等无数党员和干部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的生命相提并论吗?你们口中所谓的“巨额投入”,难道不正是中国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福利的体现吗?
事实上,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我们不仅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而且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不仅体现了我党的执政能力,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纽约时报》的报道,与其说是在质疑中国的脱贫成就,不如说是在变相承认中国的成功。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确实做到了他们认为“难以维持”的事情。这种低级黑实际上成了高级红,让中国的成就更加熠熠生辉。
中国人是不是?中国的穷苦百姓是不是人,看着我们过上一点像人的好日子了,你们就搁这儿酸了吧唧的啊?什么叫“难以维持”,就因为你们的美国政府做不到,所以就默认别人也做不到吗?
如果这就是你们美西方媒体眼中所谓的“代价”,那么我只能说:我们中国人民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且会继续付出,一直付出到把我们的国家全面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不仅仅是修路、通电、建工厂那么简单。它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纽约时报》问我们:“但,代价是什么?”
我们回答它:“代价就是我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不惜牺牲,终于让近1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纽约时报》的诸位刀笔吏,我在此奉劝你们一句:与其继续纠结所谓的“代价”,不如睁开眼睛,看看中国脱贫攻坚的真实成果。而不是“文章写尽荒唐事,不肯俯首面苍生”。
你们但凡能有黄文秀同志万分之一的为人,你们应该早就发现了。在中国,“民主”二字的分量,其实远比你们西方媒体想象中的重多了。
有道是: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做舆论工作的,就应该以导人向善为根本,而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那些昧良心的鬼话。无论你说书唱戏的,还是干记者媒体的。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们美国的《纽约时报》甚至还不如我们中国的自媒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