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王福亮:民营企业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发展新质生产力

500

图: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福亮

作者 | 林慢慢

 编辑 |  谭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制造大省,广东正在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在广东这片土地要谈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就离不开民营企业。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民营经济主体(含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700万户,全国第一,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以上。广东省工商联数据显示,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民营企业要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民营企业家又该如何应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福亮向时代周报记者分享了一些他的观点和看法。

时代周报:你是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你觉得新质生产力对当前的国家发展与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王福亮: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在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能够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出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企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

时代周报:作为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和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你觉得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转型中面对怎样的难点和痛点,你认为企业要如何突破?

王福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转型仍有短板要补、弱项要强、难题要解。目前部分民营企业的确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运营思维落后;二是调整转型困难;三是内外联动匮乏。

目前国内需求侧的确相对疲软,国际局势多变,对出口外向型企业亦不太友好,但是企业还是要通过积极需求突破。

第一,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成长战略、科学管理体系、人才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第二,企业需要主动转型突破瓶颈,围绕“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智赋能、强化融合”核心发展理念,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企业还是要努力走出去拓宽海外市场,反哺国内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

时代周报: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你觉得民营企业要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

王福亮:广东民营企业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以新提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把传统产业作为抓手,坚持让“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不能被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使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要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抽新枝发新芽”,遴选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孵化;三是着眼未来产业,“育土春播”,有能力的企业要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争夺未来产业主导权。

当下民营企业可基于现有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的固有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数字创新作为企业主攻方向,培养更多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变革性的新质生产力。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同时,紧紧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新领地,开辟新赛道、抢占制高点。

时代周报:作为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福达集团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什么探索?

王福亮:集团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号召,坚持以绿色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大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团目前主要围绕双碳经济、数字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

时代周报:你觉得民营企业家要如何应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怎样才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王福亮:未来的社会经济竞争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民营企业家必须要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首先,企业家要提高政治站位,紧跟国家发展大势,切实领悟党和国家政策,把自身业务发展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其次,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争取在生产智能化、制造精细化、产品个性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最后,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扛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胸怀勇立潮头的豪气、善抓机遇的勇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气,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新理论、新政策、新部署,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欢迎转载,开白请添加微信,ID:rafe0101)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出品-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