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减持拉低股价10%!华尔街说英伟达盛装锦绣,实则一丝无挂!

史上最贵减持

黄仁勋可能没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又上了头条。

最近英伟达股票强劲,手上握有大量股权的CEO,于是准备改善一下生活。黄仁勋6月13日开始,连续五个交易日,减持了60万股的英伟达股票,套现了6个小目标。

没想到这5.7亿RMB的减持,成了美股历史上最昂贵的减持行动。

就在黄仁勋减持消息公布之后,英伟达的股价发生剧烈波动,在两个交易日中下跌超过10%。英伟达的市值蒸发超过1.6万亿RMB。相当于跌掉了一个茅台,或者两个招商银行。

500

市场并不傻,英伟达的CEO和CFO都开始减持了,是不是击鼓传花的故事就要到头了?

表面上的故事

英伟达和霉霉Tyler Swift,作为美国经济的唯二支柱,这股价闪崩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500

英伟达股价闪崩之后,霉霉要不要多买点人身意外险之类的…

10%虽然不是什么巨大的跌幅,再加上牛市多暴跌,看起来似乎也没有伤筋动骨,可毕竟这唯二支柱出了条裂缝,怎么也得认真检查一下吧。

华尔街一顿忙活,给出的理由看起来不那么有说服力。

一些人说,周五是美股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集中到期的“三巫日”,本次有5.5万亿美元的期权到期,所以发生点波动很正常。

一些人说,美股最重头的基金,管理规模高达800亿美元的科技行业ETF(代码XLK)要调整仓位。之前XLK前三大持仓分别是:微软(22.5%)、苹果(21.5%)以及英伟达(5.4%),已经严重偏离市值占比,要大砍苹果,增加英伟达,经过计算,光这一支大型ETF,就要在三巫日前卖出价值约11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将其权重从21.5%降至4.5%左右,买入价值约10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将英伟达的权重增至20%以上,才能符合规则。既然明牌要买这么多的英伟达股票,自然有许多人提前布局、抢跑、操纵。

似乎这调整只不过是技术问题。

当然有些观点则更长远一点。

500

英伟达赚钱的AI GPU,40%卖给了四个大客户,微软、脸书、亚马逊和谷歌。英伟达的超额利润也基本上是这四家给的。现在这四家已经不愿意再当冤大头了,他们全部都已经有了自研芯片取代英伟达H100的计划。

而英特尔的Gaudi 3 AI芯片和AMDMI300X GPU也开始发力,虽然很难动摇H100的地位,但是肯定要把价格战卷起来的。

毕竟,英伟达90%的毛利率,显然不可维持。

500

有分析师甚至预测,今年可能是英伟达订单、毛利率和GPU定价能力的高峰。毕竟如果你的利润是香奈儿的两倍,你所有的客户都会尝试自产,你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会疯狂的卷市场份额。

500

可是分析来分析去,这些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似乎忽略了房间中的那个大象:AI的故事,是不是讲过头了?

500

皇帝的新衣露馅了

哥伦比亚大学艾尔弗雷德教授发了一条推特,大概很能说明AI的皇帝新衣:

“我看很多人(尤其是华尔街投资家)都在庆祝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成为全球No.1;仿佛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喷薄而出(sp­u­rt out),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就是美国AI革命已经阶段性成功的标志之一。”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通用汽车的产线,用上AI了吗?规划了8年的纽约智慧城市,因为AI革命的爆发,而迈出第一步了吗?至少纽约市的移动网络,不卡顿了吧?还有,洛杉矶的港口,能像中国港口一样,实现无人化了吗?好吧,这个我不抱希望,因为全美第一大汽车港口-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因为跨海大桥倒塌,关闭已经2个多月;至今,倒塌大桥的清除工作还没有完成,马里兰州政府2个月多,只出具了一份事故报告”

“所以,告诉我,AI和英伟达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有没有提高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有没有让全美的港口、城市,变得更高效?我们的AI,被大量用于ch­a­t­G­PT这样的情感聊天机器人,和小视频生成软件So­ra;这些软件,初看像上帝光芒一样,让人啧啧称奇,但用到实际,而一无是处。浪费10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去造一个电子上帝,去捧一个全球市值第一的所谓AI公司,是不是太奢侈了?”

“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在我看来,不过是皇帝的新装(bi­r­t­h­d­ay su­it);华尔街都说它盛装锦绣,实则一丝无挂”

难道美国只有哥大这一个聪明教授,看到了房间里的大象吗?

显然不是。可是华尔街的那些人,不是都在分肉喝汤,怎么舍得戳穿皇帝的新衣呢?

华尔街日报最近发大字报炮轰波音: 波音把两名宇航员送到了空间站,现在它需要把他们带回来。这两名被困空间站的宇航员,原本说18号回来,后来改到22号,然后推迟到26号,现在26号也回不了了,无限期延迟。50年前能带俩人上月球,现在把俩人从近地轨道带回来都做不到了?无敌的AI呢?

500

美国人也要学躬匠了?

500

房间里的大象,或者AI的皇帝新衣的根本,就是目前的生成式LLMs 的AI体系,完全就是个写作助手一样的东西。AI大牛,生成式AI的开山祖师爷,Yann LeCun在推特上对目前的ChatGPT 和类似的大模型盖棺定论:

“1.它们作为写作辅助工具很有用。

2.他们是“反应型”的模型,既不能计划也不能推理,完全不能理解真实世界。

3.他们编造内容或抄袭内容,不能自己创造。

4.目前的大模型只能改善,但这些问题无法修复。

6.目前的LLM应该用作写作辅助工具,仅此而已。因为无法克服的“幻觉”或者说胡编乱造的倾向,现在的大模型不应该被用来获得实际的建议。只有一小部分人类知识可以被目前大模型理解”

500

一个写作助理,真的能支撑二十万亿的市值吗?真的能成为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美股作为蓝星第一的支柱吗?

皇帝的新衣,终于要露馅了。

美第奇效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