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发行10.08亿ABS!杭银消金AB面:总资产近500亿,用户投诉飙升

500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立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自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启动试点至今,国内消费金融已走过15个年头。

这15年间,31家消费金融公司相继成立。前瞻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8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超过37.9万亿元。

尽管市场广阔,但在行业马太效应日益突出的当下,实力过硬者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三家稳居行业头部,在多个维度上位列行业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后浪”们,因乾坤未定,故而竞争颇为激烈。

作为浙江省第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银消金),近年来发展势头颇为迅猛。2023年,杭银消金以8.02亿元的净利润,位列行业第四,也是杭州唯一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6月6日,杭银消金发布的《杭邦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申购和配售办法说明》显示,杭银消费金融拟发行2024年首期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金额为10.08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杭银消金总资产、营业收入表现不及净利,在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均排名第七名。与此同时,该公司近年来资产扩张速度放缓,营收净利增速大幅下滑,但暴涨的用户投诉却引发行业关注。

1、再发10亿元ABS“补血”

消费金融ABS,即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是指以消费贷款作为基础资产,通过产品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的资产支持证券。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ABS,可将已经形成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从而回笼资金,盘活信贷资产存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杭邦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相关材料,杭银消金此次ABS发行金额人民币10.08亿元。优先级7.52亿元,占比74.59%;次级2.56亿元,占比25.41%。受托机构为华能贵诚信托。

500

(图 / 杭邦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申购和配售办法说明)

杭银消金主要产品为“轻享贷”和“尊享贷”,本次交易入池资产属于“尊享贷”产品,准入客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在编在岗人员;七大行业、央企、事业单位转制企业、中央编办的群众团体、当地国企、金融等在编在岗人员;其他优质企业等在编在岗人员。

该产品额度家庭最高40万,额度5年有效期,最长可以借3年,平均年化14%左右。

中诚信评级报告显示,本次证券入池资产涉及12152户借款人,贷款笔数36414笔,单笔贷款最低本金为47元,最高20万元,单笔平均本金余额为2.7万元左右。

入池资产的利率最高为22.80%,最低为12.80%,加权平均利率为15.52%。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为44.27岁。合同期限最短为2.47个月,最长为36.03个月,加权平均合同期限为10.03个月。

不过, “尊享贷”的违约率偏高。

根据中诚信信用评级报告,自2018年11月以来,杭银消金发放的“尊享贷”产品31~60天的累计违约率均处于2.50%以下。

其中,2020年以来杭银消金发放的“尊享贷”产品31~60天的累计违约率大部分处于1.50%~2.50%。而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末,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1.74%和1.72%。

除ABS之外,杭银消金在今年还发行了两期金融债,发行规模共计25亿元。

1月,杭银消金发布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4 月发行“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金融债券(第二期),发行规模为15亿元。

据杭银消金发布的《杭邦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49%、14.54%、13.63%。

资本充足率连续两年下降,这也是杭银消费金融频频补血的原因之一。

2、总资产近500亿元,营收净利增速下滑

官网显示,杭银消金成立于2015年,控股方为杭州银行,持股42.95%。

第二股东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34%,控股方为滴滴科技。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其余三家股东分别为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和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辉人造丝有限公司,各自持股比例分别为1.95%、0.88%、0.88%。

通常而言,消费金融公司基本要素是资金、流量。以杭银消金为例,母行主要为其提供资金,引入互联网巨头作为第二大股东,则是来补充流量资源。

虽然杭银消金在一众消金公司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及2021年,其总资产分别为213.55亿元及366.44亿元,同比增长36.27%、71.59%。2022年,其资产规模突破400亿元达414.09亿元,同比增长13.01%,2023年为496.39亿元,同比增长19.87%。

营收净利方面,2020年至2023年,杭银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18.72亿元、27.82亿元、42.26亿元和48.38亿元,同比增长85.60%、48.64%、51.91%、14.48%。

2020年至2023年,杭银消金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4.51亿元、6.63亿元和8.02亿元。同比增长107.57%、88.73%、46.87%、21.05%。

500

整体来看,杭银消金在2020年至2022年实现较快扩张。但在2023年迈入到稳步增长阶段,营收净利虽同样呈两位数增长,但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当前资产荒愈发严峻,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下沉客群,压榨了行业的利润空间。消金公司的业务普遍遇到调整,整体来看行业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时代。近年来涌现出的‘黑马们’,普遍已经步入稳健发展期,开始降速,资产扩张放缓,这些消金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和风控标准的调整,推动由量向质转变。”一位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向「界面新闻·子弹财经」透露。

3、用户投诉大幅攀升,引入外部高管、发力线下

自2015年末成立以来,杭银消金推出过多款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并依照自身发展规划,目前主要经营两款产品,为“轻享贷”和“尊享贷”。

其中“轻享贷”偏重线上,包括自营模式、联营模式两种。联营模式通过与行业领先的互联网场景平台合作,由平台提供流量和申请入口,将客户导流至公司。中诚信国际在对杭银消金的主体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末,杭银消金的自营业务余额占比为20.63%。而同时期,该公司的线上业务占比高达79.86%。

一般而言,偏重线上展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获客等高度依赖外部,由此合规层面也面临诸多考验。

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公示了一张“罚单”,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被罚款55万元。

被罚原因是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和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行政处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及相关审慎经营规则。

杭银消金官网发布信息显示,该公司用户投诉也大幅攀升。

2023年度,杭银消金共收到消费投诉963起,其中监管转办535起,内部受理428起,相关投诉件均已办结完毕。从投诉类别看,主要为协商还款类和服务流程类,分别占投诉总量的48.29%和41.02%。

500

(图 / 杭银消金官网)

而在2021年、2022年杭银消金收到的消费投诉分别为500起、576起,2023年一年增长387起,同比增长67%。

杭银消金称,2023年度鉴于年初疫情及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导致部分客户还款能力下降,协商还款诉求较为集中。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分类分层为确有困难的消费者提供小额快速减免、催收缓释、延期还款等还款帮扶措施。

与此同时,线上展业流量成本高企,占用大量成本支出。在行业大调整的当下,线下展业成为不少消金公司的战略重点。(编者按:展业即指开展业务活动,特指贷款、保险、理财等业务员为了寻找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上述提及的“尊享贷”产品,业务模式为偏重线下。业务主要由线下营销团队拓展,核实客户的申请意愿及还款能力并在确认贷款用途后发放。10亿ABS交易入池资产均属于“尊享贷”产品,可见杭银消金在线下渠道的加码。

此外,杭银消金还通过引入高管,对外不断吸收新的血液促进业务发展。

今年4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浙江监管局核准周斌的杭银消金副总经理任职资格。

周斌是消费金融行业的“老将”。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至2020年期间,周斌在常熟农商行历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小额贷款中心信贷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小微金融总部总经理以及副行长等。

2020年5月,周斌离开常熟银行,参与了小米消金的筹建,并在小米消金开业后担任其首任总裁;2022年10月,周斌被批准担任苏宁银行行长助理。

去年底,业内便有消息称,周斌将加入杭银消金。据媒体此前报道,杭银消金将发力小微雇主贷款产品,周斌将负责带队该业务。消费金融公司的小微贷属性为消费贷,特指针对小微企业主、股东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依托线下渠道展业。

对于消金公司而言,线下业务自主性更强,更有利于其构建自营能力。因为有人为干预,其风险相对线上更可控。

在线下直营模式助攻下,加之充足的资本金加持,杭银消金能否回归发展的快车道,「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