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歪曲事实,诋毁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院士,是蠢还是坏?

【本文由“老徐子”推荐,来自《“平原公子”之流还是不要对星舰说三道四了,航天人内部清醒得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龙院士的相关言论,能够确切查到的(官媒)有两次:

其一,在猎鹰提出回收的时候,龙院士表示:“有失败的可能,有炒作的嫌疑”,在猎鹰火箭尝试回收的时候,表示怀疑的,不光有龙院士,也有俄罗斯科学院,甚至NASA 自己!苏联的航天飞机失败,美国的航天飞机虽然回收成功,但是整个寿命周期很短,却花费上千亿美元,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有人表示怀疑新的回收方案,是科学的态度还是不科学的态度?一件新事物出现,有人表示反对也是正常的。

其二,在重型猎鹰第二次发射的时候,环球时报采访龙院士,龙乐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猎鹰重型”起飞重量大,起飞时需要足够大的推力。在较难增加单台发动机推力的情况下,SpaceX公司只能选择用增加发动机数量的方式弥补推力的不足。发动机台数过多不一定是好事,火箭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因为复杂的系统不如简单的可靠。龙乐豪表示,“当然,多引擎也可为火箭飞行在一定条件下带来推力容错度。”龙乐豪表示,“猎鹰重型”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大型运载火箭向低成本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也开辟了运载火箭不同于航天飞机的重复使用新途径。“‘猎鹰重型’更加‘接地气’,兼具可靠性和性价比,其开辟的这一道路是值得称赞的。”

这些东西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

如此歪曲事实,诋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院士,是蠢还是坏?还是又蠢又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