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对外贸易----历史顺差巅峰已过,这两年来也破天荒的出现了逆差

能源和半导体价格决定了韩国进出口顺差金额

韩国是一个世界前十位的工业强国,上WTO官网拉了下韩国的历年进出口数据,从1980年开始,1980-1997年,除了1986-1989年这四年以外,韩国一直都是逆差这段时间显然韩国的出口竞争力还没有完全的爆发起来,比如今天韩国出口的主力产品--半导体,当年的竞争力就还不怎么样,造船业这个时候也还没有超过日本。

1998-2021年,韩国进入长期顺差阶段

从1998年开始,韩国进入了连续的进出口贸易顺差时代,从1998-2021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韩国除了在2008年因为金融危机出现了贸易逆差之外,其他年份全部是顺差。我查询了当年的新闻,韩国突然在1998年出现了390.31亿美元巨额顺差的原因是因为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导致进口额锐减,因此属于萧条型顺差。这个1998年接近400亿美元的顺差显然不是韩国工业竞争力的真实体现。

实际上韩国再一次出现4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是2009年,不过这一年也被经济学人士认为是萧条型顺差,金融危机导致进口额衰减所致,而并非单纯因为出口竞争力猛增。韩国真正实现稳定的大约400亿美元及以上的顺差是2013-2020年这八年,这八年间顺差最低的年份是2019年的388.9亿美元,最高的是2017年的952.16亿美元。到2021年韩国顺差减少为293.07亿美元。

2022-2023年韩国连续两年逆差

2022年因为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韩国能源进口金额增加较多,全年韩国货物总进口金额增长18.9%(韩国通商产业部在2023年初公布),而出口金额仅增加6.1%,导致韩国居然出现了477.85亿美元的巨额逆差,而到了2023年韩国依然是103.46亿美元的逆差。

除了能源价格之外,中国制造对于韩国制造的替代也有很大关系,很多产品不再需要从韩国进口,而中国制造的出口又和韩国构成了竞争关系,从智能手机,显示面板,造船,锂电池到汽车都是如此。但说明的是,韩国的半导体仍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DRAM,闪存方面,因此全球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景气的话,韩国还是有可能再次出现顺差。

综观历史,韩国历史最高顺差出现了DRAM,闪存等存储类产品价格暴涨的年份2015-2018年,这四年的顺差是902.58亿美元, 892.33亿美元, 952.16亿美元和696.58亿美元。而除了这四年之外,韩国的历史最高顺差从未超过500亿美元,最高就是400多亿美元。为什么存储器芯片出口对韩国进出口影响这么大,以2022年为例,韩国半导体出口1292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630亿美元、汽车出口543亿美元以及充电电池出口100亿美元。半导体是韩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