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低价”之战,要结束了?

咖啡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在“卷哭”星巴克之后,瑞幸咖啡并业绩未迎来大反转,而是遭到了低价带来的反噬。

根据此前瑞幸咖啡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收为6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净亏损为832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瑞幸咖啡净新开店数量达到2342家,门店总数量达到了18590家。增收不增利,成了瑞幸咖啡绕不开的“噩梦”。

500

前几年,互联网的创业方法论,的确让很多传统行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咖啡等行业如火如荼,迅速做大。

而瑞幸咖啡在其创始人陆正耀的操盘下,仅用了18个月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一时间风光无两,尽管此后其经历了财务造假的风波,但是瑞幸咖啡强大的生命力,向外界证明了咖啡赛道是一个好赛道。

由此,咖啡赛道的创业层出不穷,就连ofo创始人戴威重新创业都选择了咖啡赛道,而陆正耀后来创立库迪也是基于这个逻辑。

到了2023年下半年,消费的逻辑开始发生变化,外界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尽管国内咖啡市场理论上依旧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这条赛道也不再是万能赛道,尤其是瑞幸咖啡的再度亏损,对于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此前,有报道称,库迪咖啡一月份库迪闭店了800多家。6月12日,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澄清此事,并称其应该是看了美团上一月份没有营业的门店,这个时间是寒暑假,也是春节,写字楼和大学店都是闭店的,这是不合理的测算方式。

在回应“割加盟商韭菜”一事,她解释道道,“我们没有收加盟费,所以没有割加盟商韭菜,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门店盈利,门店有盈利后才会收取服务费,且毛利率越高服务费比例才越高。”并表示,到今年五月,库迪的累计闭店率只有2.6%。

而这一切传言的背后,也侧面反映了咖啡行业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开始,瑞幸咖啡9.9元的活动就开始调整。其后瑞幸咖啡9.9的活动继续缩水,目前一些门店已经搜不到9块9的活动了。

价格战至今,瑞幸咖啡已经成为国内门店最多的咖啡企业,而如何保证持续的、稳定的盈利已经成为瑞幸咖啡的重中之重。

在瑞幸此前的财报会议上,瑞幸首席财务官安静也指出了,瑞幸利润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进行的9.9元高品质咖啡促销活动,让产品的平均定价降低了。

从当下咖啡市场的格局来看,目前瑞幸咖啡已经可以和星巴克分庭抗礼了,无休止的价格战对瑞幸咖啡而言,已经不是最好的策略了。

且随着门店数量越来越多,有可能还会出现边际效应。实际上,自去年5月瑞幸咖啡宣布正式开放“带店加盟”模式开始,其给瑞幸咖啡带来新的问题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且随着加盟店越来越多,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或者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瑞幸咖啡的打击将会是巨大的。

侃见财经认为,当下瑞幸咖啡已经成功走过了数量的阶段,下一个阶段必须向质量转变,而单门店的盈利能力将会成为重要的指标,如果瑞幸不能持续盈利,那么未来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瑞幸咖啡必须抓住当下自己在咖啡市场的优势,切勿错过最佳时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