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中国游”成流量密码,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会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潮新闻

近期,不少外国博主到中国旅游的视频在国外火了。比如,有英国一家5口穿越中国旅行,深深着迷于中国的高铁、外卖、快递等的便捷性,也有博主在广州深圳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震撼、还有博主被街头的新能源汽车吸引目光,在小吃街里被美食迷得“走不动道”。

这些博主去的地方不只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有中西部地区和乡村等。这些亲身经历,打破了博主们之前对中国的刻板成见。他们本以为这里很脏乱、很破旧,结果发现这里很安全、很方便、很热情,也愈发认识到,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简直歪得离谱。“Chinatravel”的风,吹到了外网,几乎是拍一个火一个,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把目光和镜头对准了中国,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可感、立体多元的中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人说千遍万遍,不如亲身体验来看一遍。现在这些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对这两句话应该有一个更真切的体会。这样的“中国行”主打一个“真听、真看、真感受”,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结论,显然是更靠谱的,相比于相信某些媒体的“道听途说”,现在,他们更相信自己。这些外国朋友在中国旅游,沉浸其中、乐在其中的样子,就表明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态度,也对“什么才是正确的事与信息”有了更清楚的感知。

我们以为的“流量密码”是,外国人在互联网上,表达对中国的真实看法,传递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老外”的一声声惊讶中,在中外思维和文化的碰撞中,就迎来了“泼天流量”。确实没有想到,“老外”拍给“老外”看的中国旅游视频,也会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其实原因也简单,一方面,这是他们亲身经历并用镜头记录下来的视频,里面的内容都是非常松弛即兴的反应和表现,不是虚假设计的,在国外网友看来,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国外的舆论场,对真实中国的呈现,是相对稀缺的,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认知可能也停留在很久以前,那现在的真实呈现,就与他们所想象的中国,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满足他们猎奇感的同时,自然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波,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讨论意愿。因此,注意力就会往这类视频去集中,流量也越来越大。

“Chinatravel”,在外网成了 “流量密码”,打了那些传播虚假信息的人的脸,也是在告诉他们,真相终究是真相,是无法被遮掩住的。现实启迪在于,真实就是最好的宣传,其所向披靡,拥有跨越山海的力量,也唯有真心真诚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我们应该怎么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将最真实的自己,以最简单直白方式展示给世界。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但拒绝“暗黑滤镜”,也不需要“美颜滤镜”,只求一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中外之间,若都能真正“看见”并接纳一个更真实的彼此,那这个世界就会少很多无谓的内耗与撕裂,多很多有意义的美好与幸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