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君|美海军航母不可战胜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美海军航母不可战胜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原创 晓华哥 华语智库 2024-06-15 08:01 北京

500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500

近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文章称,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不可战胜的时代已经结束。文章认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引发了人们对美国航空母舰在潜在冲突中的脆弱性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其历史上的无敌地位和象征价值。

美国在战后一直把航母作为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部署在世界各地,由于没有与其抗衡的对手,所以美国根本不用担心自己航母的安全问题。然而,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使得美国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的海军战略。

美国航母舰队的荣耀与光坏

自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快速发展的航空母舰已经取代了之前的海军重装战列舰,并很快成为海军最重要的核心武器装备,从冷战至今航空母舰一直占据着海军力量的主导地位。为此,各军事大国不惜花费数千亿美元设计和建造被称之为“海上霸主”的航空母舰。

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先进航空母舰舰队,每艘航母耗资数十亿美元,耗时多年建造,已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象征和扩张美国霸权力量的重要工具。

随着美国航母舰队不断扩大,并大量投入建造新一代超级航母,使得航空母舰无敌的潜意识观念不断强化。

航空母舰曾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武器平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以空前战力和辉煌战绩,创立了牢固的海上霸主的地位,并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的胜利。在冷战期间,航空母舰不仅巩固了美国海上霸权,而且成为其威慑全球的战略力量。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航母舰队一度成为其单极世界无以抗衡的打击力量。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兴大国兴起,作为美国海军力量基石的航空母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由于美国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技术的兴起,使得航空母舰能力在先进的A2/AD系统面前正面临减弱。

美国自二战以来一直保持着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并在其维护世界霸权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象征。长期以来,美国航母都是在没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进行部署与使用,如朝鲜战争、越战、格林纳达、巴拿马、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美国的航空母舰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非对称的战争,美国航母舰队凸显了其向全球的投送能力和强大的作战实力。

500

航母不可战胜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然而,如今航空母舰荣耀和不可战胜的光环正在减弱,尤其是航空母舰在大国竞争中却开始面临从未有过的风险。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是现代武器库中的重要装备之一,通常采用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能够无限期运行和部署,一般可搭载5000多名水兵和100余架飞机,是一座浮动在海上的空军基地,更是美国向全球投送实力的关键。

航空母舰体型巨大、技术先进、现代化程度高、作战能力强,无疑是国家超强实力的象征。然而,航空母舰毕竟是一艘海上重器,尽管体型巨大,但它依然是一艘舰船。既然是船那就意味着它是可以沉没的,正如当年的卑斯麦号或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当其受到武器攻击或遭遇冰山意外撞击时也会沉没。

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航空母舰舰队,并仍然在维护其世界霸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航母舰队正面临着高超音速导弹等尖端武器的威胁和挑战。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引发了人们对美国航空母舰在潜在冲突中的脆弱性的担忧,尤其是对其历史上的无敌地位和象征价值带来冲击。

为此,美国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认为美国的对手,尤其是中国,已经研发出越来越有可能击沉美国航母的技术,包括不断扩建自己的航母舰队,可以起飞能够瞄准美国航母的舰载机,并可以对航母实施打击,这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战区以来从未有过的航母对航母冲突。

更令美国担忧的是,中国已经储备了中程导弹(直到最近,美国还被条约禁止拥有这种导弹),并开发了高超音速导弹(美国目前还无法复制或防御这种导弹)。中国的中程或高超音速导弹武器库都可以用来打击美国航母。这意味着,在与大国的直接冲突中,美国航母很可能很容易受到攻击。同时也表明,航空母舰不可战胜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500

重新思考美国海军战略

近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系列文章,围绕是否继续发展新一代航母?航空母舰是否过时?如何构建反反A2/AD系统的能力?等问题,对航空母舰的发展从多层面加以分析,并认为应该重新考虑美国海军战略。

航空母舰时代是否过时?

二战后,航空母舰一直被美国海军引以为傲,同时也被视为其水面舰艇上的明珠,并作为维护世界霸权及大国竞争的重要工具。

近50年来,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一直统治着海洋。特别是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推出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代表的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海军的支柱。从冷战到反恐战争,尼米兹级在力量投射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

1968年至2006年间,共有10艘尼米兹级航母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尼米兹于 1975 年服役,随后几年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卡尔·文森、西奥多·罗斯福、亚伯拉罕·林肯、乔治·华盛顿、约翰·斯坦尼斯、哈里·杜鲁门、罗纳德·里根和乔治·H·W·布什等航母先后服役。

尼米兹号首次参加战斗是在印度洋上的鹰爪行动中,当时为解救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劫持的人质。在1990年代的海湾战争期间,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在作战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罗斯福号和姊妹舰卡尔·文森号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首批参加“持久自由行动”的美国航空母舰。随后,基本上每艘尼米兹级航母都支持和参加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空中行动。

然而,虽然尼米兹级保留了光荣的服役历史,也被证明是美国海军不可或缺的战略重器,并且为了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这些航母多年来也在不断升级,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这类航母已明显过时,尤其是支持现代技术进步的能力已很有限,难以满足美国不断扩张的战略需求。因此,美国海军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的继任者——新一代航空母舰。问题是即便是新一代航空母舰是不是也已经过时了?

继续发展新一代航母?

目前,美国海军尚有 10 艘已经严重老化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杰拉尔德·R·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诞生,是因为美国海军认为需要一艘新航母来替代其长期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

毫无疑问,美国寻求建造新一代航母时,其规划者设想的航空母舰必然是更加先进,并希望将其先进能力推向下一个半世纪,以至于没有任何大国,尤其是中国等正在崛起的大国也难以匹敌,更不能在海上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基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在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舰时,不惜加大投入,其花费高达133亿美元。据有关数据显示,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母不仅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战舰,也是美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航空母舰。

据相关报道,福特号航空母舰由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拥有两座A1B 核反应堆,配备改进型海麻雀导弹、滚动弹体导弹和近防武器系统。

福特级航母源自美国海军的 CVN-21 项目,该项目优先研究和设计未来的航空母舰。具体来说,海军优先在新航母上安装电磁飞机发射系统(EMALS)、先进拦阻装置和舰船自卫发射系统。配备这些先进系统后,福特级航母的出动架次将比其前辈多 25%。该级航母的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于 2017 年服役。

福特级将采用更小、更简单的 Bechtel A1B 反应堆,这是尼米兹级 A4W 反应堆的升级版。更重要的是,工程师们确保未来新兴技术进步能够更好地融入福特级航母。在空中力量方面,福特级还拥有全套F-35C Lightning II、F/A-18 Super Hornets、EA-18G Growler 电子战机和 E-2D Advanced Hawkeyes,这些飞机每天可飞行 160 架次,在战斗中可激增至每天 200 架次以上。

美国海军声称,新航母的杀伤力比现有平台高出 20%。CVN-21 计划的设计者认为,该航母与其他美国军种以及盟友海军之间的互操作性更强,从而提高了杀伤力并降低了部署成本。

然而,先进技术使其成本飙升,这些系统也使航母的开发和部署变得复杂。昂贵的系统旨在使航母在战斗中更具杀伤力,在海上更具效率,但并没有像宣传的那样发挥作用。这也是该级战舰的第一艘福特号航空母舰的计划部署被大大推迟的原因之一。

更为严峻的是,未来战争将是不再适合航空母舰的战争。特别是在不断变化的海战格局中,航空母舰作为终极力量投射工具的至高无上地位正受到先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挑战。

随着A2/AD 先进系统的部署,意味着航空母舰“海上霸主”的地位将受到冲击,特别是技术进步已经创造出可以突破航母战斗群防御,并不断提升攻击、摧毁、直至击沉航母的能力,从而对继续发展新一代航母产生质疑。

尽管美国海军在设计和生产福特号时就知道了这一点,但就像试图让一艘快速行驶的航空母舰瞬间调转方向一样,要想让海军采购办公室调整他们精心制定的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这艘航母的设计初衷是用未来的技术来应对昨天的战争。

500

构建反A2/AD系统的能力

美国海军认为,尽管航空母舰是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但却越来越受到现代战争技术的威胁。截至2024年,美国航空母舰对中国先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 (A2/AD)系统的脆弱性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航母的潜在损失将严重限制美国军事反应的选择,使得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大打折扣。因此,美国必须要调整其海军发展战略,并重新考虑其对航空母舰作为主要资产的依赖,转而关注潜艇和反A2/AD技术等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平台,以适应现代战争的动态发展。

在美国看来,中国已拥有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这些能力将构成 A2/AD 屏障,并阻止美国航空母舰的使用,从而抵消其优势。因此,美国必须考虑构建反A2/AD 系统的能力。

事实上,美国海军已经开始系统构建反A2/AD系统能力。由于美国已经面临全球军事挑战和战争技术的转变,失去航空母舰可能会限制美国的军事反应选择,因此需要将战略转向开发能够应对A2/AD威胁的武器。

一是重新引入“轻型航空母舰”的概念。这一概念将小型战舰(如两栖攻击舰)与适当的战斗机(如具有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STOVL]能力的F-35B战斗机)结合在一起。虽然这些较轻的航母可以携带较少的飞机和弹药,但它们更便宜,用途更广泛。就风险而言,轻型航母的风险小于尼米兹级或福特级等超级航母。

二是降低航空母舰的优先级,提升和发挥潜艇等装备的能力和作用。在A2/AD威胁面前,航母和其他水面战舰将不再是美国军事力量投送的首选,而是转向将潜艇作为海军力量投射的主要工具,并将潜艇、远程导弹和两栖能力的使用优先于航母。

三是加紧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美海军在考虑部署航空母舰之前,必须专注于摧毁A2 / AD系统,以避免其在高威胁环境中的风险。因此,加紧研发海军高超音速导弹是一个重要选项。5月15日,美国和日本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同开发能够击落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器,以加速构建其反A2/AD系统的能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