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运往乌克兰的炮弹,和新疆棉花有什么关系?

想不到,进口自中国的棉花,居然能对欧洲生产炮弹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小小一朵棉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那么起眼,但在军工生产领域却极其重要。可以说,炮弹要想飞出炮管,就绝对离不开以棉花为原材料的化工品。

如今的俄乌战场炮兵是交战的主力,在一场接近于一战模式的漫长消耗战中,炮兵就是毫无疑问的战争之王。俄军的炮火优势明显优于乌军,火炮数量是乌军的5倍以上,在部分局部战场甚至能达到10倍。根据美国媒体CNN于今年3月的报道,北约官员表示乌军平均每日发射的弹药量为2000发,而俄军为1万发。

双方为了维持这样的弹药消耗,必然需要扩大炮弹生产规模。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实力远超北约阵营。俄罗斯的炮弹产量目前为每月25万枚,每年300万枚。而整个北约阵营的炮弹年产量只有120万枚,甚至很难说这些弹药能全部供应给基辅,毕竟各国也需要维持自己的弹药储备。再强调一下,这个数据是美国媒体CNN援引北约官员的数据,如果简中亲乌人士不信,那就自己找美国人核实去吧。

生产大口径炮弹除了弹头里的炸药外,还需要发射药,其作用是将弹头从炮膛里推出去。这就需要使用到硝化棉了。但不是所有棉花都适合用来生产硝化棉,只有棉短绒才行。棉籽也就是棉花的种子,在棉花加工流程中会被分离出来。而棉短绒附着于棉籽之上,剥下来之后就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关键物资了。

500

500

500

总结一下,炮弹要发射就离不开发射药,发射药离不开硝化棉,硝化棉离不开棉短绒。中国的棉短绒离不开新疆棉花,欧洲的棉短绒更是如此。负责主要生产欧洲各类武器弹药的德国企业,莱茵金属公司CEO,阿明·帕珀格表示,欧洲70%以上的棉短绒生产依赖中国。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产的棉短绒占据了世界贸易总量中的49.3%。

500

还记得美国和欧洲人几年前搞得,所谓“新疆棉花生产强迫维族劳动”的抽象烂活吗?大家猜猜为什么被推到台面上的是服装、纺织企业,而那些欧洲军工企业则低调得跟死了一样呢?按照他们这种混蛋逻辑,那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的棉花只要是穿在全世界民众身上,那就是低贱的,只要被欧洲国家用作炮弹生产,那就是高尚的。真是应了《是,大臣》里的那句话了,军火贸易是政府中不该细究的问题。

500

如今,欧盟在弹药生产上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硝化棉供应量严重不足。硝化棉的生产并不涉及过高的技术难度,主要问题是生产安全和污染、能耗。生产安全做不好就会发生爆炸,工人被炸死炸伤在所难免,风险较高。所以在常年没有大量缺口的情况下,欧盟在这个方面是逐渐去产能化的,只要没有大规模陆地战争,那么通过外贸也就足够用了。但现在俄乌战场的烈度要求欧盟大量生产弹药,这就面临硝化棉不足的问题了。

硝化棉我们中国确实有在出口,但2022年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这个方向上的需求暴涨,我们往这个方向的出口量之前是零,现在也是随之而大增。当然啦,硝化棉未必一定是军用嘛,生产火箭燃料也是需要的,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大国之一。但硝化棉的出口量总归满足不了军事生产上的全部缺口,各国都得想办法各自扩产。

总之,欧盟虽然跟着美国人炮制“新疆维族”问题,制裁我们的棉花出口,但其实并没有真的影响到他们的军工企业。棉短绒这种战略资源,他们还是从中国进口得飞起,即便这些棉花主要来源于新疆。那么这就不禁令人好奇了,如果欧盟想要跟着美国对我们搞贸易战,我们是不是能在这个方面找到反制的抓手呢?希望欧洲议会好自为之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