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的下一台净水机,一定不会是进口的

500

500

6月7日,与辉同行方太场景直播间里,董宇辉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适合人饮用的其实是矿泉水,虽然纯净水也能喝,但纯净水其实更适合的场景是工业——工业级纯水相比起矿泉水,差异就在于水中那些对人有好处的矿物质都被过滤了。

500

《与辉同行》方太场景直播间

顺带被董宇辉介绍的,是全新的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

不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是,在万物皆可卷的中国,净水机其实已经卷到一个非常精细的层次了——过去我们觉得净水机能把水过滤干净就算赢。但现在,已经不单纯局限在“干不干净”了,而是延伸到了有没有矿物质保留?能不能带来一种“山泉水”的感觉?拿来泡茶效果如何?

消费者对于净水机产品能保留矿物质的期待,揭示出了中国市场潜在的消费趋势:

以电车市场为例,今天的外国人往往震撼于中国电动车的豪华与舒适性,究其本质,就在于中国的电车产品特别卷,把各种功能都做得服服帖帖。

其实中国的家电行业也一样,也在猛烈地进行自己的品质升级。

以净水机为代表,脱胎换骨式升级后的中国家电,也会让外国人感受到什么叫做东方大国在品质生活上的极致追求。

500

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

火热的90年代似乎就在昨天,东芝三洋之类的日本品牌一度是家电市场里的翘楚。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这些比较常见的大型家电,随着中国家电企业几十年来的坚持奋斗、研发创新,国产产品不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产品品质,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准。

现在的中国老百姓,已经和三十年前不一样了。

至少在家电选择上,会优先考虑更懂中国消费者的本土品牌。

而净水机行业,则会成为中国家电又一个升级成功的案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净水机行业的一些事情。

500

净水机市场争夺战

关于中国市场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很多人都在争论,但在我看来,我始终认为中国市场并不是简简单单用“升级”“降级”这样的词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这两个南辕北辙的动作在中国市场上是同步发生的。

而如果精确到了家电行业,那么我认为当下中国家电市场毫无疑问是处于“消费升级”之中的——因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显然是朝着越来越爱护自己个人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净水机产品自然就成了刚需——净水机也就成为了洗衣机、空调、空气净化器之外最受关注的健康家电品类。

500

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

只不过,净水机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到全盛时期,具体表现就是:中国的净水机渗透率比起欧美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欧美日韩,10户人家里就有8户安装了净水机,但在国内,这个比例还没有超过30%——以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未来的生活品质必将对标欧美发达国家,这恰恰也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单一大市场,很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净水机市场。

500

世界主要市场净水机渗透率(2022)

净水机进入中国的热潮是在90年代,但在当时,主要以进口的国外品牌产品为主,受众群体主要是高端人群。在这个阶段,国内厂商基本没有和国外品牌竞争的实力,中国市场的净水机产品不论是整机还是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这也就导致净水机在当时是妥妥的奢侈品,高端产品的售价高达万元以上,一台普通的进口净水机也要3000元——在90年代,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半年的工资。

90年代中期之后,这种外商独大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开始渐渐在净水机行业里崭露头角。2000年之后,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力开始抬头,产品越来越好,渐渐地也就打破了市场上国外大牌垄断的局面,国产家用净水机产品和品牌渐渐被中国的消费者所认可。

实际上,直到今天,中国的净水机市场都远远没有到“饱和”的阶段,这依旧是一个潜力巨大、机会众多的市场——在这个处于“增量”上升期的市场上,注定会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根据预测,中国2025年家用净水机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130亿元左右的规模,总销量可能会达到2000万台。

500

中国净水机行业发展历程

那么,净水机厂商之间到底在比什么呢?很简单,比的是过滤技术。

市面上最主流的技术,是反渗透技术和纳滤技术。

反渗透膜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其精细的过滤能力,孔径直径在0.0004-0.0006微米,可以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溶解性盐分一级分子量大于100Daltons的有机物,可以用于制备工业级纯水——被广泛用于电力、化工、冶金、医药、食品、水处理等行业。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是对溶液施加特定的压力,让溶剂(一般就是水)和溶液之中的盐类或其他低分子物质分离。

500

RO反渗透膜技术原理示意图

纳滤膜则在孔径上大于反渗透膜,孔径在0.001-0.003微米,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多价离子、部分低价离子和分子量在200-1000Daltons的有机物,同时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色素。

显然,这两种膜的研发、生产制造都是精细化工行业发达的象征。

所以表现在市场格局上,国外精细化工龙头的产品依旧处于主导地位:美国的陶氏化学、科氏,日本的电工集团、东丽占据主导,国内的时代沃顿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陶氏化学和日本电工,两家基本上占到了全球反渗透膜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的使用之中,国外的膜产品牢牢占据了高端市场,甚至会出现指定使用某个国外反渗透膜品牌的情况,国内产品仍然缺少和外国大品牌争夺市场的能力,而且越是高端市场,这种趋势越明显。

500

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好水

商业上的成功有很多种,有的依靠强大的营销能力,有的则更多依靠的是强大的技术能力。在我看来,依靠技术能力、构筑技术优势,获得商业成功——这样的路径才是最靠得住的,也只有以坚实的技术功底作为基础,品牌往高端化前进的道路才会踏实。以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来说,这就是一个技术助力产品、品牌走向高端的好案例——HR7所搭载的NSP选择性过滤技术,就是一种和传统净水技术截然不同的全新赛道。

只不过,在聊净水机的过滤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水。

干净卫生自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对于我们日常饮用来说,仅仅做到“干净卫生”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你的过滤精度足够高,没有什么是过滤不出来的。

但如果想做到“健康好水”,那就比较麻烦了——你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细菌......这些东西当然是要过滤掉的,但水中同时存在的钾钠钙镁离子等对于人体有益的成分,则需要保留下来。因此,对于家用的净水机来说,最美好的境界莫过于“自来水接进去,矿泉水流出来”

这就比较尴尬了。

从中国2021年过滤膜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反渗透和纳滤技术膜的占比加起来已经超过了50%,而其他的超滤、微滤、电渗析等技术产品分别只有10%的市场份额,其他技术路线占了最后的20%。

500

中国膜产品市场结构分布2021

反渗透膜成为主流,其物理特性决定了它的绝对净化能力——反渗透膜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工业纯水,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刚刚好,但在“饮用”这个行为上,反渗透膜过于强大的过滤能力会让水中本身有益的矿物质也被隔绝。

更重要的是,喝水这件事本身也并不是解渴就可以了,水中的矿物质也是需要考虑的。那么,有没有没那么极端的过滤方式呢?

其实也是有的,即所谓的“纳滤技术”。

比起较早期的超滤技术,纳滤膜的过滤孔径小。因此,纳滤技术并不会出现产出的水过于“纯净”的问题,但缺点是,水中的矿物质与重金属大小体积接近,这种单纯只是依靠放大过滤孔径的方法有一定的概率放过有害物质——最终导致水滤得未必那么干净。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像反渗透膜那样精细过滤有害物质,又能放过水中有益矿物质成分的过滤技术呢?

其实也是有的——这就是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所搭载的NSP选择性过滤技术。

只不过,这一技术在过去属于无人涉足的全新路径——在物理尺度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重金属离子体积差异并不大,这也是反渗透膜技术虽然过滤性能强悍且用于生产工业级纯水的原因。若是单纯基于孔径直径的方式去过滤,那么“去除重金属”和“保留矿物质”两者其实是很难兼得的。做净水机的企业、做过滤膜的企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人提出一个可靠有效且能兼顾工业化量产的方式。

而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在于找到重金属离子和矿物质离子之间的差异——螯合能力——溶解在水中,钾钙钠镁之类的矿物质失去的是最外层电子而铬镉之类的重金属失去的是中间层电子。

这种性质使得重金属物质的螯合能力更强,在医学上,重金属较高的螯合能力,常常被用来救治重金属中毒的患者——例如,在治疗铅中毒的患者时候,可以选择将医用螯合剂静脉注射到患者身体中,螯合剂会把体内的铅包裹起来,而后经由肾脏处理后排出体外。

NSP选择性过滤技术就是基于类似的原理,在过滤膜材料里加入特定的材料,使得膜本身可以和水中的重金属发生较强的螯合反应,而与矿物质发生较弱的螯合反应,从而选择性吸附水中的重金属。

500

NSP选择性过滤技术原理示意图

实际上,自从2019年方太的NSP选择性过滤技术面世以来,就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净水专业委员会、蓝巢国际研究院等单位发起的《中国健康水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就将NSP选择性过滤技术定义为自超滤、反渗透、纳滤技术后的第四代净水技术——改变了传统依靠调整孔径大小实现过滤的方式,而是通过膜材料配方和工艺来吸附重金属、放行有益的矿物质。

根据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方太净水NSP选择性过滤膜在铅、砷、镉等重金属的过滤上可以实现与反渗透膜同等的表现,稳定去除水中99%的重金属。而对于钾钙钠镁之类的矿物质,则几乎没有什么拦截,几乎可以完整保留水中的矿物质——实现“自来水倒进去,矿泉水流出来”的效果。

500

净水机过滤技术演进

其实,比起过滤技术,更值得谈谈的其实是方太NSP选择性过滤技术的意义:

第一,之前的过滤技术,不管是纳滤还是反渗透,起源都是80年代的欧美技术。我们之前在《大国锁钥》一书中曾经提过,像这些较为早期的技术赛道,欧美企业的专利壁垒是很难攻克的,且不说技术上和经济性上国产产品能不能干掉欧美品牌,光是长期使用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就足够国产厂商研究很久了。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重要的事情是去另辟蹊径,让别人和我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再出发。

第二,过滤膜产品对于净水机来说属于核心零部件,但这种核心零部件却大多是精细化工行业的东西——方太研发NSP选择性过滤膜的行为其实相当不一般,这等于是向产业链的上游扩张。当然,对于企业来说,此举的好处是相当巨大的,因为核心技术的自研往往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和议价权的提高——这就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起仰仗进口技术要大得多。

对于国内的净水机行业来说,方太NSP选择性过滤技术相当于是在净水机行业里杀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底层原理之路,我们这不再是追逐外国技术了,而是和他们一样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道路——这对于中国其他净水机企业来说也都是有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所以百花齐放,各自有各自的好,就是因为对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的电池行业是我们独立自主的,因此导致整个行业都受益颇丰。

500

中国企业更懂中国消费者

以我个人经历而言,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不论是自己住的房子还是学校的餐厅、教学楼里都装备了直饮水机,毫无疑问其中都包含了净水设备,但这些净水设备不论寒暑,都只能提供冷水。当时我爸妈去国外看我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喝热水的事情闹出了乐子——服务员实在无法理解玻璃杯里装热水的行为,最后解决方法是后厨现场烧了一锅。

因此,对于发明了净水机的西方国家来说,提供热水的需求是不存在的,但在国内这就是刚需了——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具有14档调温的功能,35摄氏度和95摄氏度之间可以做到每5摄氏度都可以调节,而且不存在预先加热的烦恼,可以即热即饮。需要给孩子泡奶粉的时候,可以直出40/45度的温水,这样奶粉冲出来之后可以直接喝,而泡辅食的时候则可以提供60度的温热水。至于大人们喝茶的时候,用方太的净水机也能直接输出85-90度的热水,根本都不用等加热,直接就能冲泡。

500

根据不同场景需要,调节不同的水温

这些功能从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并不算大,但难能可贵的则是厂商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同样是厨房电器,国内的厨房电器比起进口的往往会更知道中国消费者到底在乎的是什么。

有一句话我们听过很多次“中国企业更懂中国消费者”——说的其实就是中国的企业比起欧美企业能更精确地感知到中国消费者的零零碎碎但却非常重要的需求。

这句话更精确的解释是:不论是方太这样的中国家电企业,抑或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或是手机企业,中国企业所研发的产品,更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年以来养成的消费习惯,中国企业的产品是去适应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习惯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消费升级,而不是让消费者去适应产品,让消费者去“自适应”。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