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卡莫瑜伽?

500

来源|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老牌连锁瑜伽品牌卡莫瑜伽突然倒闭,熟悉的场景如今再次上演,到底是谁杀死了卡莫瑜伽?

01 卡莫瑜伽永久闭店

又一家知名连锁瑜伽品牌 “猝死”,掀起行业巨浪。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6月1日,知名连锁瑜伽品牌突然发布公告称,正式永久关闭所有门店,并称没有退费能力。

卡莫瑜伽倒闭前早有信号,今年5月21日,其在官方公众号宣布休业整顿,暂未确定再次营业时间。

这份停业公告发布之后,卡莫瑜伽的会员们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卡莫瑜伽可能很快要倒闭了。

而如今,随着卡莫瑜伽正式公告倒闭,之前倒闭的健身房和瑜伽馆的场景,如今落到卡莫瑜伽头上。

据中国商报报道,卡莫瑜伽会员王女士在5月21日卡莫瑜伽公告休业整顿的那天晚上,就收到了销售人员发来的一条信息:公司倒闭了。

卡莫瑜伽突然倒闭的消息,还是让其会员们感到非常突然。虽然卡莫瑜伽之前说表示休业调整,但是几个月前,卡莫瑜伽关了几家门店时承诺的会员退款目前也没有兑现。

或许卡莫瑜伽早就在筹备突然跑路,有媒体记者致电卡莫瑜伽集团总部、卡莫瑜伽多家门店,电话均无人接听。

卡莫瑜伽倒闭,首先很受伤的是会员。据媒体报道,一份由会员自发的登记表显示,卡莫瑜伽会员损失惨重,有43%的登记会员未消耗课时价值在一万元以上,甚至还有会员损失高达数万元。

上述的王女士在去年才办了卡莫瑜伽两家门店的通用年卡,目前卡内仍有1万元余额,剩余20多节私教课未用。

卡莫瑜伽早就拖欠员工工资,后来还断缴了社保,卡莫瑜伽员工受害微信群中人数也超过了200人,其中很多员工都被拖欠了两到三个月的工资。

早在今年4月,有私教老师就偷偷跟会员说,卡莫瑜伽已经两个多月发不出工资了,让会员抓紧刷卡消费。

卡莫瑜伽正在进行善后工作,接手的新公司是一家医美公司。目前,部分卡莫瑜伽门店已和新公司签订新合同,可能在休整后迎来新店。

拖欠工资、社保断缴、拖欠房租、突然人去楼空……直至最后一刻宣布倒闭,各种迹象已经说明,卡莫瑜伽气数已尽,瑜伽江湖再无卡莫瑜伽。

02 是谁杀死了卡莫瑜伽?

卡莫瑜伽突然倒闭之所以能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度,就在于卡莫瑜伽是一家瑜伽连锁头部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卡莫瑜伽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北京,卡莫瑜伽起步于线下瑜伽连锁,截至2024年,卡莫瑜伽在全国共经营30余家连锁直营店。

卡莫瑜伽从2019年开始发力线上业务,其宣传称,“线下场馆+教培+线上线下商城+线上课”四大业务和收入来源,卡莫瑜伽还曾提出过千店目标,直到倒闭也没能实现。

卡莫瑜伽曾是资本宠儿,于2022年7月获得由真格基金领投,零一创投、蓝象资本跟投的2800万天使轮投资,背后站着明星资本,曾风光无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卡莫瑜伽2024年2月还宣布与国内首家艺术教育美股上市公司ACG国际艺术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算起来卡莫瑜伽已经营业了11年之久,都扛过了艰难的三年疫情,为何现在会突然闭店?那么,是谁杀死了卡莫瑜伽?

从经营理念及模式上来看,卡莫瑜伽还算是一家比较稳健经营的机构,用科学严谨的教学和健康管理理念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就连不少行业人士都曾看好卡莫瑜伽。

然而实际上,卡莫瑜伽从一开始就是玩资本套路,一位卡莫瑜伽总部的前员工在小红书上表示,卡莫瑜伽创立之初就是奔着上市去,按照资本市场逻辑,卡莫瑜伽要么上市,要么卖掉,最坏的结果就是倒闭。

这位卡莫瑜伽前员工表示,卡莫在企业管理和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实际上早就埋下了雷。

难道导致卡莫瑜伽倒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门店不赚钱么?这倒也未必。有短视频博主曾发布卡莫瑜伽的门店盈利估算视频称,经营好的卡莫瑜伽门店还是赚钱的。

上述博主在视频中分享,以卡莫瑜伽的一家460平方米的门店为例,一年营收在900万上下,扣除房租、人工、日常洗漱等综合成本在40万一个月左右,按课耗按总收入90%计算,利润率在40%,计算出每年的利润在360万左右。

实际上,卡莫瑜伽在全国开了超过30家直营连锁门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长期的运营成本来维持门店经营,卡莫瑜伽的倒闭结局与其盲目扩张直接有关。

卡莫瑜伽还曾发力尝试做开发智能硬件,曾想做健身镜,最终还是做了智能瑜伽垫,这些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

前期有资本输血,卡莫瑜伽可以扩张及维持运营,一旦没有了资本输血,卡莫瑜伽的造血能力不强的话,就只能走下坡路。

疫情的冲击对卡莫瑜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在疫情期间,卡莫瑜伽还需要继续支付房租和员工的工资等成本。

公司被卖和管理团队换血,似乎加速了卡莫瑜伽的衰落。后来卡莫瑜伽老板把公司卖给了现老板,高管团队大换血,这与卡莫瑜伽原来的理念不符合,自然就出现很多问题。

《新品略财经》认为,卡莫瑜伽突然倒闭,除了市场因素影响外,更多原因还是在于卡莫瑜伽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所以说:卡莫瑜伽是自己杀死了自己。

03 卡莫瑜伽之死的背后

卡莫瑜伽倒闭,让市场各方目光再度聚焦到瑜伽行业,其实背后这两年早就出现了一波连锁瑜伽品牌倒闭潮。

曾在上海经营了近10年之久的Mysoul瑜伽馆,从2022年10月开始就毫无征兆地关门,开始拖欠会员费,这家上海老牌连锁瑜伽馆倒在了2023年初。

2023年2月,曾号称国内瑜伽赛道标杆,走高端路线的梵音瑜伽也倒闭了,其创始人称负债几个亿,倒闭前的梵音瑜伽在全国共开了80多家瑜伽门店。

其实早从2022年开始,瑜伽行业就开始了倒闭潮,有行业报告分析称,2022年瑜伽行业闭店率为10.39%。

从2023年到2024年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瑜伽行业的闭店率应该是持续往上走,昔日风光无限的多家行业头部连锁瑜伽品牌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现实中很多瑜伽馆倒闭了,但另一方面,瑜伽市场规模似乎依然在保持增长。

据艾瑞咨询报告,2020年中国瑜伽市场规模已达到387亿元,2023年这一数据达到了惊人的561亿元,还在继续保持增长。

在这么多健身运动中,柔和舒缓的瑜伽备受女性青睐,而女性为了健身、健康、塑形和培养气质,让瑜伽成了中国女性的第二大运动,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跑步。

瑜伽的火爆,我们可以从瑜伽服卖爆了的新闻中看出来,千元甚至是几千元一条的lululemon疯狂吸金,也是瑜伽运动流行的一个写照。

然而在现实中,要持续经营好一家瑜伽馆并不容易,前期的装修,房租水电,人工成本,还要营销,请瑜伽老师等,都是需要砸钱的。

而对于卡莫瑜伽、梵音瑜伽这样的行业头部机构而言,各项经营成本投入更多,相对而言,却没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这样肯定不长久。

都说瑜伽是一项有很高用户黏性的运动,但现实中并不一定如此,有很多人都是靠着三分钟热度去练瑜伽,但很快就懈怠了。

再加上这几年,不少健身房和知名连锁瑜伽品牌跑路、倒闭的事件接连发生,让不少会员不敢预付费,这些健身场馆经营品牌的收入自然就少了。

瑜伽同样有竞品,比如普拉提等新兴运动和瑜伽的健身效果相似,对于很多爱美的女性来说,更“出片”,时间一久,就会抢走一部分瑜伽客群。

但从长远来看,瑜伽依然是一项很受女性健身爱好者欢迎的运动,对于瑜伽场馆运营品牌方来说,也是一门长久的生意。

很多时候,企业切勿盲目扩张,追求规模,做一家区域性或者是地区性的精品品牌,深耕市场,稳健经营,也是一条很好的经营之道。

今年春节后,一位好友告诉《新品略财经》,自己健身三年,位于深圳福田某甲级写字楼的某大型连锁健身品牌门店突然关停,他很受伤。租金贵、健身的人少,不足以支撑一家门店经营,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作为会员或消费者,谁都根本无法预料这些健身场馆品牌方何时经营异常,唯一能做的就是理性消费。

卡莫瑜伽倒闭了,但卡莫瑜伽留给同行们的深思和反思却永远不会消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