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真大,今年的华语十佳出现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挨打,是很多中式家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被父母打着长大,“棍棒底下出孝子”应该是很多孩子成长中经历最多的事。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打骂式的教育有时可以直接摧毁一个人,乃至整个家庭,一辈子都无法治愈释怀。

豆瓣8.6,被誉为本年度最佳香港电影,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心碎的故事——

《年少日记》

500

香港,一栋旧居民楼。

一个10岁的小男孩百无聊赖地在一层一层地爬楼梯,走到天台处,他看到四下无人,突然用尽全身力量,对着天空大喊:“郑有杰你这个垃圾,你要努力读书,以后考上香港大学”。

郑有杰,他是家人认定的“垃圾”。

500

全班29个同学,他排29名,每次信誓旦旦要考到前十五,每晚挑灯夜战,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家里人给他请了一对一钢琴老师,一首歌练3个月,依旧原地踏步。

小杰很想在父母面前好好地表现一次。

看到爸妈在和校长聊天,他主动装了一杯水给妈妈,Mom,your cup of water。

然而他的小善意换来的却是爸爸的嫌弃:“是glass,glass of water,不会讲就不要讲,垃圾。”

500

身为大律师的爸爸,教育理念是,不行打到你行为止,每次小杰做的事情稍稍不符合他的要求,就要挨揍。

更可怕的是,他对着妻子也是这样。

给学校捐款,没有写他的名字,回家便对着妻子拳打脚踢,彰显他的父权主义。

在小杰眼里,他是个暴君,家人必须服从他的指令,为了家宅安宁,大家除了忍,还是忍。

500

但在这个家里,有一个人可以不用忍,他就是小杰的弟弟有俊。

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关键是还全面发展,从小到大,学什么一点就通,拿奖拿到手软,他是爸妈的骄傲。

两相比较之下,小杰显得更差。

而有俊在爸妈的影响下,也愈发嫌弃这个哥哥,每次哥哥被打,他都冷漠地坐在一旁吃瓜。

500

小杰虽然性格不算内向,但毕竟是个小孩,巨大的恐惧和焦虑整日围绕着他。

于是,他开始写日记:

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就算离开也无所谓......如果我死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和弟弟,成为快乐的一家三口......我是一个垃圾,是多余的。

但写日记根本治标不治本,小杰的苦闷依然无法排遣,在爸妈和弟弟外出旅游的那一天,他去了他常去的那栋居民楼,在十楼天台上,纵身一跃!

500

这是前几天上映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的故事情节。

编剧卓亦谦,2013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主修电影艺术。

曾参与林超贤执导的《激战》《魔警》,之后在叶伟信执导的《杀破狼·贪狼》和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丧尸电影《今晚打丧尸》中担任编剧。

《年少日记》是卓亦谦的导演处女作,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他对一个逝去故友的怀念。

500

在卓亦谦读电影的大学时期,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有一天卓亦谦看见他在角落写东西,便去问他在写什么,同学说在写自己的故事。

第二天,这个同学跳楼了,卓亦谦才发现,这封遗书是留给他的,信里写了他离开的原因——

家人和女友都不支持他读电影,认为在香港做创作不会有前途。

他的女朋友离开了,家人也瞧不起他,于是在那个晚上,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500

这番话让卓亦谦开始思考同学和自己身处的家庭教育,他发现他们都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孩子读书压力大,还常常会被拿来跟其他人比较。

之所以拍这部电影,也是为了帮好友完成心愿。

但近十年,香港影视业也不景气,毕业后,他只写了两个剧本,这次的剧本也是放手一搏,他已经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

幸好他遇到了有缘人,他成功了。

500

电影在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完成了首映,电影放映到后半程,影院里只剩下三种声音:电影放映的声音,人们打开纸巾包装的声音和啜泣声。

的确,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事,小妹在观影时,眼泪忍不住喷涌而出,内心感到无比的痛惜。

电影有两条故事线,一个是过去,一个是当下,成绩优异的有俊长大后,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

但因为哥哥离世,爸妈离婚,有俊根本无法处理好婚姻生活,也没有勇气成为一个好爸爸。

500

恰逢这个时候,有俊在学校里收到一封没署名的遗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厌倦,他第一时间想联想起自杀的哥哥。

避免悲剧重演,他很想尽快找到这个学生,但校方怕影响学校声誉,希望低调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有俊再次翻看了哥哥的日记,这时的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哥哥当时的处境,一个稚嫩的生命,如何从绽放到陨落。

500

譬如有杰为讨爸妈欢心,复习到深夜,他想和弟弟聊聊,弟弟却嫌他烦,一把推开他;

有杰在考场上因压力过大呕吐,妈妈到校后,只关心他会不会被留级,丝毫不在意他的身体;

有杰带弟弟去常去的旧楼玩耍,爸爸暴怒:要是弟弟不小心掉下楼怎么办?

500

有俊听哥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有时并不是有杰的错,他都要道歉。

最令人心痛的是,从来没有人为有杰解释过半句,就连妈妈都说,“如果有一天你爸爸要跟我离婚,肯定是因为你”。

多年以后,有俊才发觉,大家之所以对有杰不好,是因为根本没把他当成家人。

因为大多数中式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情意结,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尤其是当父母自身非常优秀时,孩子平庸不就等于在打他们的脸吗?!

500

十岁孩子自杀是一面血淋淋的镜子,反射出来的是社会集体的压力过载和中式棍棒教育的弊端。

为了成为人上人,这一辈人要比上一辈人更努力,从儿童时期开始卷,卷得所有人都变形了,令人发疯,这样的模式是有病的。

这部电影建议所有人去看,它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庆幸,那时的自己居然能熬过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安然地茁壮成长。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命数,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坦然接受,无需焦虑。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