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专访刘慈欣:“我的小说不是隐喻中美紧张关系”

来源:微博@科幻光年

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4月20日刊发了对刘慈欣的采访,问到了网飞《三体》剧集等相关问题。

原文:网页链接

500

接合机翻简单整理如下:

专访:《三体》作者刘慈欣“我的小说不是隐喻中美紧张关系”

《朝鲜日报》采访了现年61岁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华人作家之一。他的科幻小说《三体》最近被改编成Netflix剧集,于3月21日首播,并迅速登上全球剧集排行榜第一名。此前,该小说的中国改编剧集《三体》去年1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问:你有想到《三体》会这么成功吗?

答:“我完全没料到。出版商比我更惊讶。这本书作为纯科幻小说出版,目标读者为中国科幻爱好者。我至今还没弄清楚它成功的原因。”

问:有人说你的小说是现实世界事件的寓言或预言。例如,有人认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二本书《黑暗森林》描绘了美中紧张关系。

答:“这不正确。《黑暗森林》描绘了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冲突。有对抗,但没有合作。但现实生活中,包括中美之间,既有竞争、对立,也有合作。虽然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解释这个故事,但我不会用科幻小说来传达隐喻。我的作品不是像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样充满政治色彩的科幻小说。”

问:您没有在2017年《三体》的狂热读者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访问北京时见过他吗?

答:“我瞥见了奥巴马一次,但我们没有交换任何实质性的言语。他让我把我最新的书寄给他,但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就没法寄。”

问:您的书的灵感来自哪里?

答:“读完一篇关于物理学三体问题的文章后,我觉得有必要围绕它写一本小说。这个问题设想了一个由三个质量承载点组成的宇宙。虽然看似简单,但当这些点受到自身引力的作用时,预测它们的未来对于当前的物理学和数学来说是不可能的。我想,“如果这些点代表恒星和文明呢?”就这样,小说诞生了。”

问:你的作品包括很多物理学的元素。你是如何深度探索物理学的?

答:“坦白说,我对物理学的掌握并不详尽。我只是喜欢它。在专家看来,我的理解还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水平。” (刘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CWU),从事计算机工程师职业,众所周知,自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以来,他就对天文学着迷。当他在大学他主修水力发电时,他积累了物理知识。)

问:您认为自己有文学天赋吗?

答:“只是平均水平。我开始写小说并不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而是出于对科技的热爱,导致我对科幻小说的钻研。我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学训练,也没有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问:有没有哪些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在科幻小说领域,要算是阿瑟·C·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就一般文学而言,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对历史时代的全面描绘和叙事的深刻影响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创作努力。这是一部全景式描绘一个时代的小说。如今,许多作家只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甚至只关注个人经历。他们缺乏展开宏大叙事的能力,视角狭隘。”

问:您如何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

答:“我沉迷于阅读深刻的历史和科学文本。我倾向于更广泛地探索西方历史,尤其是它与科学的交叉点,从而使我有更深入的理解。”

问:人类会面临像“三体问题”这样的生存威胁吗?

答:“与过去相比,我认为我们没有陷入生存危机。纵观历史,诸如导致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更严重的核威胁等事件都曾发生过。考虑到这些,人类越来越强大,风险也越来越小。即使最近出现了冠状病毒等问题以及俄乌冲突,我们也没有进入一个新的破坏性时期。相反,这似乎更像是对人类历史常见挑战的回归。”

问:改变地球和宇宙的终极力量是什么?

答:“只有一种力量脱颖而出。我认为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数据驱动的概率而不是逻辑推理来做出决策。它还没有能力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统治人类,而且我怀疑它永远不会有能力。”

问:您认为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未来?

答:“直接影响将是人类工作岗位的流失,这将需要对传统的劳动力分配进行重大转变。过去,当蒸汽机和自动化机器出现时,它们只是将人们推向其他工作,但现在它们完全剥夺了工作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改革分配,我们所遭受的破坏可能是卢德运动(抗议使用机器)规模的一万倍。”

问:您对 Netflix 的《三体》有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

答:“我喜欢该系列中添加了许多角色的部分,并探讨了他们的关系。然而奇怪的是,这些角色似乎都已经认识了。对抗外星人入侵本应是全人类的集体努力,却被描绘成一群同学被征召来对抗外星人。”

问:您参与 Netflix 系列剧的制作的程度如何?

答:“我作为该系列的顾问提供了个人意见。但由于美剧的商业性,我的建议并没有全部被采纳,也不需要我的建议。”

问:您将如何在您未来的书中描述当今的中国?

答:“我认为中国正在一个崛起的时期,类似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未来主义’的国家,意味着致力于前进和变革。”

问:当前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答:“通过人工智能的进步,我们将认识到,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智能和知识,不再局限于我们。谈到中国的进步,它已经开始将自己视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它的视野已经扩展到包括整个人类。我坚信,中国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互联,最终与世界其他地区融为一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刘在山西一家发电厂工作了30年,一边写小说。 1994年与同厂女同事结婚前,他住的是两人宿舍。他独自一人在发电厂四楼担任计算机工程师。 “我以前下班后一直写到凌晨 1 点,由于我在办公室里有电脑,所以同事们认为我沉迷于游戏,”他说。

问:为什么成名后还继续在电厂工作?

答:“中国科幻出版市场很小。到2010年前(《三体》第三部出版)我也没赚到多少钱。向杂志投稿时,每1000个字符的报酬仅为150元人民币(约合21美元)。小说的话,每卖一本书收入大概是2块钱。”

问:在工厂工作时把写作作为副业在精神上不是更容易吗?

答:“太难了。我在工厂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写小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体力也逐渐消耗殆尽。我试图确保没有人知道我在写小说,以避免有关受到特殊待遇的流言蜚语或对从事第二份工作的担忧。”

问:你为什么不住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那里的科幻小说家可能会从见证技术进步中受益呢? (他目前住在山西省的一个偏远城市。)

答:科幻小说大师阿瑟·C·克拉克一生都生活在斯里兰卡的一个渔村里。生活在小城市有很多优点,比如更简单的社会关系。我甚至每个月都见不到朋友一次。我的妻子也不热衷于城市生活。”

问:你的女儿不为你感到骄傲吗?

答:“我的女儿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虽然她是一名STEM学生,但她对科幻小说不感兴趣。她在学校里并不提我是她父亲的事实,因为她担心如果别人或学校知道了,我可能会被叫去做专题讲座。”

问:写一本小说需要多长时间?

答:“我认为这需要很长时间;写一部小说通常需要我大约一年的时间。 《三体》的每一部分都花了一年的时间。 2006年《三体》第一本书在杂志上连载时,已经是完结的状态。短篇小说大约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完成,但思考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长。”

问:你现在在写什么?

答:“在《三体》之后,我发现很难再写出更好的作品了。对于处于巅峰时期的作家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经历。我保存了我所有的作品并出版了我所写的所有内容。我的目标是创作一本符合我自己标准的书。”

问:你是共产党员吗?

答:“不,我既不是党员,也不担任任何其他政治或政府职务。”

问:科幻小说的力量是什么?你想通过文学实现什么?”

答:“科幻小说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灌输对未知事物的渴望。随着中国致力于成为创新型国家,科幻小说市场有望增长。作为一名作家和科幻小说爱好者,我想用我对未来宇宙的想象来震撼读者。我想告诉大家,人类在宇宙中是多么渺小。然而,科学和知识的力量将帮助人类人类在1到2亿年后遍布像宇宙辽阔的疆域。”

问:请评价韩国科幻作品。你接触过那些作品,它们对你有何影响?

答:“《汉江怪物》、《雪国列车》和《胜利号》等韩国科幻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国已成为好莱坞以外高质量科幻电影的主要制作国,特别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与中国和日本作品类似的雄心勃勃的叙事。我偶尔也会读一些韩国科幻小说,包括金草叶的小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