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人数翻了几番,年轻律师之所以觉得不好干,是因为被卷到了这股洪流中

青年律师之所以不好干,既有个体的原因,也有整个律师行业趋势的原因。

虽然很多律师在网上抱怨,说收入不稳定,内卷严重,律师不好干,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即从宏观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会希望法律服务市场趋于狭窄、封闭,被一小部分人垄断,享受高薪,还是希望整个法律服务市场不断开放,走向低价,让底层民众能够负担得起一定程度的法律服务?

个人猜测,大概率是后者。

宏观决策者大概率不会特别在乎,法律从业者是否能够挣到多少钱,他们更在乎的是整个行业走向充分竞争,通过竞争形成低价,甚至形成内卷也没有关系。因为只有充分内卷,受众群体才能享受到廉价的法律服务。

这么多年来,律师人数在不断上涨,翻了几番,且从决策角度来讲,没有任何想要控制的意思。甚至,司法部在之前发布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要在2025年,让全国执业律师达到破天荒的75万名。

从这个规划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整个决策大方向,便是不断增加供给。

市场是最好的调节器。

如果供给不断增加,则供给端的价格必然下跌。等75万名这个大目标达成后,估计下一步可能是80万、90万、100万。

而且,虽然律师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法院的编制没有怎么增加。不但法院的编制没有怎么增加,整个公检法的编制,可能都没有怎么增加。

也就是说,虽然微观层面增加了很多法律从业人员,但是国家把这些人几乎全部扔向了市场,让他们到市场中进行肉搏。这导致,公检法等机关忙成狗,律师们卷成狗,但从国家层面来讲,既没有形成很大的财政负担,又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司法职业群体,对决策者形成反向制约,又让市场形成了廉价竞争态势。

年轻律师之所以觉得不好干,是因为被卷到了这股洪流中。年轻律师由于经验有限,往往只能做一些中低端业务。而由于做中低端业务的律师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导致收不到费用。

而收不到费用,可能也是宏观决策者的目标之一。因为收不到费用的对面,是社会大量中低层人士,可以通过比较低廉的成本和代价,享受到法律服务。

如果律师们普遍收费很高,且在收费很高的情况下,仍能活得很好的话,则大量的中低层人士,将被法律服务市场所抛弃。

大家可以仔细琢磨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