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袭真相?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和俄罗斯有什么深仇大恨?

500

俄罗斯与伊斯兰国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2024年3月,俄罗斯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袭击共造成139人死亡、182人受伤。

袭击发生后,恐怖组织“ISIS-K”(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发布声明认领此次袭击事件为该组织所为。

如果ISIS发动袭击的情况做实,那足以证明这一宗教极端组织正在全球发动“无差别攻击”,其袭击目标即包括伊斯兰国家,如近些年发生在伊朗、伊拉克等国的爆炸,也包括欧美国家,如2015年造成法国巴黎40人死亡的多场恐袭。

500

▲ISIS对巴黎发动恐袭

2018年后,在多方势力的联合打击下,曾猖獗一时的恐怖组织ISIS走向败亡。近些年,ISIS的各个分支机构实力有所恢复,莫斯科袭击事件发生后,俄罗斯与ISIS的关系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次莫斯科剧场袭击事件的严重后果在告诉外界,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对抗博弈十分激烈。俄罗斯为何被伊斯兰宗教极端组织当作对手?对抗之中,俄罗斯能摆脱宗教极端势力带来的威胁吗?

500

▲袭击莫斯科的四名恐怖分子


一、双头鹰南下——从高加索到帕米尔

“基地”组织或许是最著名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战乱中的阿富汗,由沙特富商本·拉登所建立,号召穆斯林通过暴力反抗苏联等外部势力入侵。

ISIS(伊斯兰国)前身是1999年在中东出现的一系列宗教极端武装组织,至2004年发展成“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两年后其脱离“基地”组织自立门户,称伊斯兰国。

该组织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巅峰时曾控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半壁江山。ISIS的最终目标是将全部信仰伊斯兰教的区域整合成统一的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

500

▲ISIS的胃口不小

该组织的产生与壮大与近现代中东纷乱的地缘局势以及欧美国家的入侵、控制关系密切。因此ISIS尤其仇视基督教徒。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东正教(基督教分支)国家,其西南部的高加索山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势力的天然分界线,自然受到ISIS的“重点关注”。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随着在地中海沿岸的传播,至3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500

▲世界三大宗教

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也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其中东正教在公元8世纪经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传入东欧,当地的斯拉夫人皈依后,东正教成为东欧地区主流宗教。

发端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覆盖了西亚北非。

8至9世纪,伊斯兰教经伊朗高原向北传入中亚和高加索山区,当地的突厥化游牧部落皈依伊斯兰教。高加索山以北,就是受东正教影响的东欧了,自此高加索-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就成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冲突的前线。

500

▲高加索的位置(图片@温骏轩)

13世纪,斯拉夫人在东欧建立的“罗斯诸国”被蒙古的金帐汗国控制。14世纪,衰落的金帐汗国在内斗中分裂成一众伊斯兰化的小汗国,如克里米亚、喀山、钦察、西伯利亚汗国等。

1480年,莫斯科公国击败蒙古取得独立。它不断吞并周边的弱小政权,实力越来越强。

500

▲莫斯科公国崛起

1547年,莫斯科公国更名为沙皇俄国。而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东正教中心转移到俄国。

16至18世纪初,沙俄沿着多个方向持续对外扩张,其向南越过伏尔加河流域,将高加索纳入领土,将其作为俄国进入西亚的跳板。

被吞并的伊斯兰政权形成如今俄罗斯境内的伊斯兰化行政区,如喀山汗国演变成如今俄罗斯的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高加索则分为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自治共和国。

500

▲俄罗斯境内的伊斯兰教区域(绿色)

俄国向东鲸吞了面积广阔的西伯利亚,伊斯兰化的西伯利亚汗国、游牧的伊斯兰化鞑靼人被沙俄收入囊中。至18世纪初,高加索、哈萨克北部的穆斯林聚居区成为俄国领土,俄国的穆斯林数量进一步增加。

500

▲沙俄的扩张

以俄罗斯族为主的东斯拉夫人占沙俄人口的80%以上。俄族信仰东正教,与境内穆斯林在文化和信仰上存在巨大差异。

俄国最初采取激进的同化政策,直到1773年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俄国宗教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承认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位,缓和了穆斯林群体的对抗。另一方面通过教团机构加强对境内穆斯林的控制,加快了对新吞并领土的消化。

500

▲确定宗教开明政策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沙俄南方是体量庞大的伊斯兰霸主——奥斯曼帝国,俄国在300年的时间里不断入侵奥斯曼,一方面肢解奥斯曼对巴尔干东正教区域的统治,增强自身东正教核心的地位,同时吞并大量原属奥斯曼的穆斯林聚居区。

穆斯林世界对沙俄抱有敌意,沙俄则将奥斯曼等伊斯兰国家视为“可以合法打击”的异教徒。

500

▲俄土在高加索山区开战

穆斯林世界对沙俄抱有敌意,沙俄则将奥斯曼等伊斯兰国家视为“可以合理打击”的异教徒。

进入20世纪,俄国已是一个国土228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的大帝国。1905年俄国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穆斯林占俄国总人口的11.2%,信徒规模超1400万人,是全俄第二大宗教群体。

500

▲沙俄帝国

1914年,英法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与德奥组成的同盟国爆发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休止的战争催生了俄国的革命。

先是资产阶级在1917年初推翻了君主政体,紧接着无产阶级在当年发动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俄国内战爆发。

500

▲一战爆发

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最终跟随同盟国败亡。英法两国趁机夺取了奥斯曼帝国治下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阿拉伯穆斯林反对西方基督教国家的统治,这催生了伊斯兰世界最初的原教旨主义,即恢复伊斯兰世界的纯洁。

500

▲英法瓜分中东土地

激进的伊斯兰宗教分子希望借助武力驱逐异教徒,建立符合自身宗教信仰的政教合一政权,严格按照《古兰经》治理国家。以退回中世纪的方式对抗西方入侵和现代化,这成为宗教极端势力的思想滥觞。

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取得内战胜利,苏联在当年年底成立。凭借军事上的胜利,高加索、中亚等伊斯兰教区域作为加盟共和国并入苏联。随着政权稳固,苏联官方认为必须推翻宗教对广大民众的精神统治。

500

▲俄国内战

苏联认为伊斯兰教是所有宗教中“最保守和最反动的”,苏联认为穆斯林中易产生狂热、偏执和排外情绪,并且存在严重的反俄情绪等。

高压下,苏联境内所有宗教活动都被迫停止,大量宗教人士被捕。世俗化和无神论大规模取代宗教信仰,东正教、伊斯兰等宗教势力大为削弱。

500

▲苏联境内穆斯林分布区域的穆斯林人口占比


二、绿色风暴:俄罗斯的阿喀琉斯之踵

1917至1982年,苏联全境清真寺从2.4万个下降到300个,注册神职人员从4.5万人萎缩至1000人。

高加索和黑海构成的地缘屏障不能满足苏联的野心,为南下印度洋,苏联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

500

▲苏联入侵阿富汗

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深受苏联政治影响的国家,当地山区广布、经济落后。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管控山区领土,以伊斯兰教法为准则的各个部族才是阿富汗各地真正的主人。

苏联的入侵激起当地宗教极端势力的反抗,损失惨重的苏军被迫在1989年撤出阿富汗。

500

▲苏军抓捕抵抗份子

80年代后,苏联对宗教的管控逐步放宽,伊斯兰教在高加索等地区大范围复兴。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支持者趁机在苏开办宗教学校、地区媒体,激进的宗教思想开始在高加索、中亚等地传播。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境内保留了北高加索、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这些穆斯林聚居区。1991年时俄人口1.48亿,穆斯林约2000万,是该国第二大宗教群体。

500

▲苏联解体

俄罗斯由80余个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构成,包括22个自治共和国,其中有7个是穆斯林占主体。刚独立的俄罗斯实力虚弱,部分自治共和国想趁机独立,最积极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鞑靼斯坦和车臣。

二次解体是俄罗斯无法承受的,为维系统一,俄政府通过给予更多的政治特权,拉拢住了位于俄罗斯腹地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此时北高加索的局势却更为复杂。

500

▲车臣与鞑靼斯坦

当时伊斯兰主义等思潮泛滥,北高加索的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共和国均有分离势力。前车臣族苏军少将杜达耶夫在1991年9月手扶《古兰经》宣布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

俄政府多次与车臣沟通希望其取消独立,车臣拒绝了提议,还向俄罗斯控制的达吉斯坦、印古什地区扩张。

500

▲杜达耶夫

1994年底,俄军对车臣发动进攻。车臣军队激烈反击,甚至进入俄境内绑架杀害俄罗斯平民,想借恐怖袭击威慑俄政府。

冷战结束后,外部势力放松对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渗透影响,伊斯兰主义蓬勃发展。来自中东的伊斯兰狂热分子组成志愿军,协助车臣对抗俄罗斯。

1997年,在付出2.1万人伤亡的代价后,俄政府被迫承认车臣的“自治权”,车臣取得实质独立。

500

▲被摧毁的车臣总统府

车臣将世俗政体改为伊斯兰政体,即将《古兰经》教义贯彻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放任车臣建立伊斯兰国家会给北高加索其他的伊斯兰极端势力释放错误信号,威胁俄罗斯在这里的统治。而作为俄南方的地缘屏障,俄罗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对这里的控制。

500

▲复杂的高加索

1999年,俄军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吸取前次教训的俄军调整了作战方式,车臣武装得到了“基地”组织、中东宗教极端份子的支持,仍难与8万俄军抗衡。

俄军在2000年控制车臣,车臣狂热的份子持续发动袭击,低烈度的冲突持续到2009年。

大量车臣武装分子逃往国外,他们加入中东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其中就包括ISIS的前身。这些伊斯兰极端分子在中东兴风作浪的同时,持续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500

▲伊斯兰极端主义不断对外发动袭击

伊斯兰极端势力带给俄罗斯的威胁不仅限于高加索,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中亚各国形成了地缘上的“空白区”,俄罗斯试图恢复在这里的影响,土耳其、伊朗等周边国家也意图扩张势力范围。宗教极端势力更想趁乱在中亚建立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

如中亚人口第一大国乌兹别克斯坦就出现了“乌兹别克伊斯兰运动”(乌伊运)等组织,他们采取恐怖袭击的方式同政府军周旋,要求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冷战结束后,美国奉行恃强凌弱的单边主义,以“世界警察”的姿态粗暴干涉伊斯兰国家内政,美国兜售的西式民主也与伊斯兰社会格格不入,这催化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行动。

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组织通过9.11等事件不断袭击美国,美国则借机接连出兵阿富汗、伊拉克等国,伊斯兰极端主义与外部的矛盾愈发突出。

进入21世纪,俄罗斯经济凭借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而有所恢复,2008年后俄罗斯人均GDP达到1.6万美元的历史峰值。

500

▲俄罗斯人均GDP变化

俄罗斯也加大对车臣等穆斯林聚居区的投入,期望借此增强穆斯林对俄罗斯身份的认同感。凭借“石油红利”,俄罗斯的大国野心再次觉醒。

500

▲重建的车臣首都

中东是俄罗斯海外布局的重要一环,俄政府加强与叙利亚等国的联系,在叙利亚塔尔图斯建立了其地中海沿岸的唯一海外军事基地。

中东自20世纪初就陷入列强的殖民统治,二战后各国出现政治强人,如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萨达姆等,民主化推进缓慢。

500

▲纷乱的中东

民众对社会的不满给了ISIS等组织发展的土壤,他们借机宣传回归传统伊斯兰社会,同时对公共目标发动恐怖袭击。

2010年,北非的突尼斯的小商贩布吉瓦瓦因遭受不公正对待而自焚身亡。这迅速引发突尼斯国内抗议浪潮,政治腐败、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几乎困扰着每一个中东国家,最终抗议浪潮演变成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

500

▲阿拉伯之春

2012年前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在动荡中发生政权更迭,叙利亚爆发了惨烈的内战,政府军大幅度减员,失去了对半数国土的控制。

常年活动在叙利亚、伊拉克的伊斯兰宗教极端组织ISIS(伊斯兰国)趁机崛起,利用叙利亚乱局四处攻城略地。

西方国家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意图推翻现任的巴沙尔政权。伊斯兰国也想尽可能多占土地,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500

▲ISIS摧毁非伊斯兰古迹

巴沙尔政权一旦倒台,俄罗斯常年在此的外交和军事布局成果将付之东流。为此俄罗斯积极向巴沙尔提供军事支持,尤其是派遣空军对叙利亚反对派、伊斯兰国进行空袭。

俄军的军事行动避免了巴沙尔政权的倒台,却无法帮助其彻底消灭反对派武装和ISIS等宗教极端恐怖组织。

500

▲驻叙俄军

伊拉克自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就陷入动乱,叙利亚内战进一步扩大了地区权力真空,这都给ISIS的做大提供了机会。

至2015年,ISIS控制范围达到最大,面积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叙利亚东北部、伊拉克西北部均在其掌控之下。

500

▲ISIS控制区

ISIS在控制区内实行残酷的统治,与传统伊斯兰文化相悖的大学、博物馆被大量损毁,俘虏被残忍杀害。

面对ISIS的扩张,美国、俄罗斯等国地缘诉求不同,但对打击宗教极端份子的态度是一致的,多国共同对ISIS目标发动攻击。

俄罗斯打击ISIS不仅是为了帮助亲俄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更是为了缓解ISIS造成的宗教极端思想外溢给俄罗斯带来的现实威胁。

500

▲俄军在叙利亚巡逻


三、对抗升级: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实力膨胀的ISIS引来了大批宗教极端组织的效忠,ISIS领导人巴格达迪根据这些效忠组织所在的区域,设立了大批“行政机构”。

如2014年11月,ISIS对西亚北非大片土地宣称主权,设立所谓的“利比亚省”、“也门省”等。

2015年6月,由车臣宗教极端分子组成的“高加索酋长国向ISIS宣誓效忠,ISIS随即宣布俄罗斯控制的北高加索是属于ISIS的“高加索省”。

此举严重侵犯了俄罗斯的主权,大量俄罗斯车臣、印古什等地区的宗教武装分子受到鼓舞,偷渡到叙利亚为ISIS作战。

500

▲莫斯科

2015年11月,俄罗斯负责打击恐怖主义事务的副外长希罗莫洛托夫指出,超过2.5万名外国武装人员在为“伊斯兰国”作战,来自全球的数十个国家。2014至2015年,ISIS中的俄罗斯人数量从300-400人迅速上升到2000-5000人。

根据俄外交部和联邦安全委员会发布的信息,为ISIS作战的在国际恐怖分子队伍中,俄罗斯人的数量超过沙特、约旦等传统伊斯兰国家,是仅次于突尼斯的全球第二大“ISIS兵源地”。

参加ISIS的俄罗斯人绝大多数是北高加索的穆斯林,ISIS通过互联网非法传播用俄语制作的宣传片,以及歌厅酒吧清真寺等处秘密散发传单,以高薪、为伊斯兰圣战、发放性奴等为诱饵,致使许多本来没有宗教极端思想的年轻人成为ISIS的支持者。

500

▲莫斯科国立大学

仅2015年下半年,俄罗斯就查获了数十名企图偷越边境,前往中东效忠ISIS的俄大学生,其中不乏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国民经济和管理学院、别尔哥罗德州立大学等俄知名学府的学生。

宗教极端思想能够吸引到大批俄罗斯年轻人,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这让俄政府深感忧虑。年轻人能够掌握更多的媒介渠道,比起那些只知道拿枪与俄军对抗的伊斯兰武装分子,这些人对俄罗斯社会的危害更大。

500

▲俄罗斯年轻人成为ISIS的主要渗透对象

除了年轻人,北高加索车臣等地的伊斯兰武装份子与ISIS勾结,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宗教极端分子回流到俄罗斯。

2015-2017年,俄罗斯破获了十余起伊斯兰国针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缴获了数十公斤炸药。其中也有成功实施的袭击,如2015年,俄罗斯科嘉雷姆航空公司的9268号航班在埃及西奈半岛上空爆炸,机上224人全部遇难。2016年ISIS份子在圣彼得堡地铁制造爆炸,造成14人死亡,50余人受伤。

500

▲坠毁的俄罗斯客机

ISIS敌视一切干涉伊斯兰世界的外部势力,妄图建立一个整合所有伊斯兰区域的政教合一国家。因而除俄罗斯外,西方世界、阿拉伯世俗国家均称为ISIS的袭击目标。

如2015年11月,法国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造成132人死亡352人受伤,2016年法国尼斯发生恐袭,87死306伤、德国柏林恐袭造成12死48伤、2017年英国曼彻斯特发生爆炸,22死59伤。

500

▲尼斯恐袭

以上只是ISIS承认的部分恐袭,其每年造成全球上千人在恐袭中丧生。西方、俄罗斯、阿拉伯世俗国各自对ISIS控制区发动进攻。2019年3月,ISIS在叙利亚最后的控制区丢失,当年10月,ISIS领导人巴格达迪被美军击杀。

ISIS的基本盘被打破,但分散在西亚北非各地的伊斯兰国分支仍然活跃。如活跃在伊朗的呼罗珊分支、北非的利比亚、尼日尔分支等。

500

▲战乱是恐怖分子存在的土壤

北高加索的伊斯兰国分支——高加索酋长国继续活动,是俄安全部门时刻盯防的重点恐怖组织。

俄罗斯加紧打击车臣等地的伊斯兰宗教极端组织,同时加大对大学、宗教机构的管理,防止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

压制北高加索的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同时,2015年在伊朗成立的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再度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发起挑战。

呼罗珊分支曾是ISIS向南亚扩张势力的支撑点,负责ISIS“巴基斯坦省”“克什米尔省”的运营与扩张。2019年3月ISIS主体被消灭后,呼罗珊分支在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打击下一度陷入沉寂。

500

▲呼罗珊分支向中亚渗透

2019年6月,呼罗珊分支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段长达12分钟的视频,重申其忠于ISIS。呼罗珊分支还将中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塔吉克斯坦等国相继遭到呼罗珊分支的袭击。

中亚长期被俄罗斯看作本国势力范围,中亚五国有规模超百万的俄族居民,俄语在中亚的流通性极高,俄罗斯绝不允许中亚成为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的舞台。

中亚五国均为伊斯兰国家,各国都有宗教极端势力,一旦ISIS分支在中亚形成气候,会对周边穆斯林聚居区形成负面影响。

500

▲ISIS-K袭击伊朗

事实上,呼罗珊分支确实想“全面开花”,除了北上中亚,呼罗珊分支近几年加紧向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渗透,对地区安全局势构成严重挑战。

2024年3月,莫斯科郊外的一所剧场发生严重恐怖袭击,造成139人死亡、182人受伤的严重后果。事后,呼罗珊分支宣布对此事负责。

500

▲遇袭的剧场

呼罗珊分支是真的幕后主使,还是想蹭热度,这一切在事件结案前都无法下定论,但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对俄罗斯的威胁确实时刻都未曾消失。

俄罗斯与极端势力的仇恨并非一日形成的,在俄罗斯扩张的历史中,穆斯林作为被征服、被打击的目标,深受标榜为“东正教大哥”的俄罗斯人的打压。

500

▲东正教与俄罗斯的扩张紧密相随

二战后,苏联还侵入阿富汗等伊斯兰国家,引发宗教极端分子的敌视。苏联解体后,虚弱的俄罗斯就成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复仇目标,引发了惨烈的车臣战争。

时至今日,俄罗斯为维护其地缘利益和国内稳定,需要持续打击国内外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场国家、民族、宗教深深缠绕在一起的博弈将难以画上休止符。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