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认为追查“小学生秦朗丢寒假作业”是小题大做、不够幽默,你怎么看?

今年2月,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Thurman猫一杯”发布了一则视频,称她在法国巴黎拾到两本国内一年级的寒假作业,并隔空喊话“一年级八班秦朗”。

4月,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发布通报称,经查,为吸粉引流,网民徐某某(女,29岁,网名“Thurman猫一杯”)与同事薛某(男,30岁)共同策划、编造“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系列视频脚本,后网购寒假作业本,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随后, “Thurman猫一杯”发视频道歉。

500

微信公众号“南风窗”15日发文指出,在短视频铺天盖地涌来的时代,某种程度上让观众养成了对信息洪流的自动抽离和脱敏,练就了一种从半真半假情景里提取出真实生活映照的本领,即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保持怀疑,同时,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保持一定的娱乐心态。

所以,人们在第一次刷到“秦朗丢作业”的短视频时,未必全信,或者说,并不那么在意“秦朗”的真实性。“南风窗”分析称,半真半假的故事、符合自身偏见与预期的剧本,是筋疲力尽的生活里最容易依赖的一种信息路径。由“小学生”“寒假作业”“巴黎”“旅游”等几个关键词构成骨节,暗合了大部分中国人自身的成长经历,诸如儿时对寒假作业的埋怨,对“秦朗”同情又无奈的善意的嘲笑,乃至延展到对“做题家”甩不脱应试教育包袱的感慨。

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强大的传播面积与力度必然会增强事件在人们观感里的真实性。“南风窗”认为,在这整个基于虚假内容的流量事件里,造成如此大面积传播的媒体的失职,是毫无疑问的。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媒体不能不警惕,甚至需要比以前保持更充分的敏感性。

对于“秦朗丢作业”一事,网友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网友觉得,追查是否真实是“小题大做,很没幽默感”,“就当看了一个几分钟的短剧”;但不少网友认为,如果不查,以后“假新闻就会满天飞了”,应该规范短视频,“娱乐段子就该明确标注是‘虚构演绎’”。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