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视剧中的辩论技巧兼谈思维养成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凯旋在子夜》的电视剧。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解放军战士童川在训练时走火误伤战友,被判劳教两年。为了不连累当知青时认识的女友江曼,他毅然写信给女友提出分手。江曼的母亲让江曼与一位叫林大霖的连长交往。江曼在准备与林大霖结婚时仍然希望和童川重归于好,林大霖得知后很生气,不听任何解释,推迟了与江曼的婚期,同时也接到命令率部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

     不是冤家不聚头,获释后重返部队的童川恰好作为战斗骨干补充进了林大霖指挥的5连。童川在战场上表现英勇,但每次的行动十分鲁莽,好像一心求死。

    林连长喝斥他:

   “你父母送你来当兵,可不是让你来送死!我知道江曼和你的事,就想到战场上看看你是个什么货色。战争当然会有牺牲,现在如果需要我们去滚雷区、堵枪眼、留一颗子弹给自己,你我都不会犹豫。可是,如果能够活着,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活着,堂堂正正地活着?”

    童川说:

   “我是因为走火打死了战友被劳教的。我只想拿自己的命来赎罪。我父母双亡,当上烈士我就心安了!”

    林连长并没有拿什么“江曼还在一心等着你”来说服童川——这种话他说不出口,因为他也深爱着江曼——而是说:

   “你这叫什么赎罪?你说你无父无母不在乎,可你是老兵呀!你死了,就要从后方调一名更年轻的战士到这里来补你的缺——他们也没有父母吗?你这样随随便便地找死,不是赎罪,而是犯罪!你要赎罪,就给我好好活着把仗打完,懂吗?!”

    这番话打动了童川,两条硬汉冰释前嫌。遗憾的是,林连长在后来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歌颂解放军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剧中有解放军伤员搭公交时被当地流氓侮辱殴打的情节,还有记者在前线采访解放军的杨团长时问他:“社会主义也讲按劳取酬。请问你们上前线能拿多少奖金?”

   但作为辩手,同学们除了学习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认真分析一下前面提的林连长的那段话。林连长在这里其实是运用了一些辩论技巧来说服童川的:

   1.他做了一个“切割”动作:“不怕死≠送死、找死”;

   2.他给出了一层机理或逻辑线实现“反转”:你这种找死不但不是“赎罪”,相反恰恰是“犯罪”,是比你当年误伤战友更严重的罪,因为你死了就要有人接替你,而他比你更年轻更没有经验,更容易伤亡,于是又要有人来接替他……你想想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局面会要倒下多少人?

   3.所以他顺理成章地给出了更高的价值倡导:活下去,由我们这些已经上了前线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把战斗的责任尽可能扛到底,这才真正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战友和他们的亲人。

   所以说辩论并不神秘,也并不都是徒逞口舌瞎抬杠。凡是讲了一点道理去说服别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辩论。

   林连长的话也向我们展示了,在必要的时候,要善于打破某种思维定式,比如“一命还一命就是赎罪,就能心安”这不就是一种支配着童川的思维定式吗?

   昨天上“演讲与口才”课时,我曾举例说:

   “比如我们要讲“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题目。我们也许会找到反例。比如我上幼儿园时参加全市的合唱比赛,可是因为我唱得完全跑调了,导致我们失利。然后呢?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再接再厉当上歌唱家了吗?没有,我后来视音乐为畏途,一上音乐课就如坐针毡,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根本不识谱的乐盲。其实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失败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哪里是什么成功之母呢?

    那这样一来,你怎么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呢?

    其实,举这类反例的人是利用了我们的一个思维定势:你做某事失败了,然后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再接再厉,把这件事做成——这才叫“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发明电灯、屠呦呦研制青蒿素,都是这样屡败屡战千锤百炼的结果。

   可是有没有另外一种阐释空间呢?

   其实,一个人做某事的失败也可以让他认清自己真不是做这事的料,于是他就在这些失败中认清了自己能干什么,放弃这些注定干不好的领域,而把精力集中投入到他真正擅长的领域,从而获得了成功。这不也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吗?只不过甲领域的失败是乙领域成功之母罢了。”

   但我也告诉同学们:

   打破思维定式还是要多读书。

   我能想到这些不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我诚然没有当上歌唱家,但也没有当上别的什么家。我想到这些是因为小时候读过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小时候经常因为字写得不好被一些老师批评嘲笑,考试还因此被扣分。但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却对这些人说华罗庚当不了书法家,但一定可以当数学家。另外,蒲松龄考科举屡试不第,转向小说创作,才有《聊斋志异》;吴敬梓科场不利,绝意仕途,写出了《儒林外史》。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评论柳宗元说:“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意思是:柳宗元如果不是屡遭贬斥,仕途失败到了极点,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文学创作上,他的文章就达不到今天这样必然要流传后世的水平——那时,大唐多了一位煊赫一时的高官,却少了一位千秋传诵的文豪,这其中的成败得失,一定有人能分辨清楚。

     我头脑愚钝,学识也浅陋,但我还是要说:

     人的思维能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天赋的成分,但更多地还是来自后天的培养。最近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到成年就停止发育了。剑桥大学的彼得•琼斯2019年的研究指出,大脑的真正成熟是在30岁左右,18岁之后人的大脑仍在经历巨大变化。西班牙科学家2019年3月25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报告详细分析了58个样本,发现大脑海马体几乎终身(受试者的最高年龄是90岁)都在形成新的神经元。而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和功能(即我们所说的“脑回路”)更是一直都能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加以改进的。

     那么大家想一想:现在的大学生,天赋都不差,营养也没问题,生活环境类似,从小到大都是从家门到校门,直接经验都差不多,那么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主要来自哪里呢?

     当然是间接经验中信息刺激的数量与质量,主要其实就是你阅读的数量与质量。

     日本神经生理学家高木贞敬指出:

    “我们若从脑细胞方面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可把大脑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在额内侧的部分叫额叶;在头顶的部分叫顶叶;在两耳内侧的部分叫颞叶;在头后部的部分叫枕叶。看电视时所使用的是大脑的头顶连合区,看、听之后理解的部分是头顶连合区。电视节目若难,收看率就会下降,所以电视节目中不出难题。正因为如此,电视对脑的训练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然而,在读书时,则必须边读边理解。为了理解,遇到难题就要进行思考,就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就要向别人请教等等。这时就需要大脑的前额区起作用(而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部分正是前额区)。”(《世界科学》1986年9月)

    因此阅读(主要是深阅读)比接受电视等影像刺激更能促进大脑发育。 他因此建议日本要重建“铅字文化”以对抗“电视文化”,否则到了40岁以后,读书少的人思维水平会被甩下非常多。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也表明:

    阅读一本好书时,原本处于静息状态的大脑连接就会活跃起来,并会在大脑左额叶皮层产生一种与“肌肉记忆”类似的神经变化。这就是一种名为“基础认知”的现象,类似于你想像跑步时,能够激活连接生理跑步功能的神经元。

    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读某方面的书越深入越认真,在你的大脑中就越会产生类似进行那种实践的效果。例如读好的军事书,真的会为你锻炼出一个将军的头脑。可见“纸上谈兵”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大有裨益,问题只在于我们不能像赵括那样只有纸上谈兵。

    这还意味着一旦你通过大量阅读形成了“基础认知”,那么你即使是在看电视、上网、玩手机、刷视频,也仍然会按“阅读”的模式去做,即倾向于把它们都当作“书”去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脑回路都不一样了”。

   有一些辩手在场上很容易被对方的一个反驳或一个例子“秒杀”,根本无法正面回应。她们可能以为只是自己“反应慢了半拍”,但更深刻的原因可能是根本没建立那个脑回路。90%的“说不出”是因为“没想到”,而90%的“没想到”又是因为“不知道”。只有平时通过不断读书与思考把不同的“脑回路”尽可能建立和打通,上场时才能更为敏捷顺畅地找到与众不同而又合情合理的回应角度与依据。

    辩论是如此,其它事情的道理也是如此。

    厚积薄发,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王道。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