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没能救赎万达

文 | 天书

最近,一篇《换掉王健林?幕后细节曝光》的商业报道引发众多讨论。其中不少细节性描述路人无从考证,不予置评。仅从公开报道总结,本次万达遭遇的困境仍然是身为地产企业流动性危机无法解决的延续。

500

500

之前去影院看了《沙丘2》和《哥斯拉大战金刚2》,这两部电影都是由传奇影业与华纳兄弟共同制作,对比好莱坞这两年越来越没下限的各种大片,这两部电影虽然也就是中规中矩,但在同行衬托下也属难得。

传奇这家美国电影公司,在刚收购那几年一度被视为万达财报的拖累,被剥离出A股上市的万达电影。如今,在好莱坞加速拉垮的局面下,传奇却成了好莱坞大片门面的“裱糊匠”,而万达电影已于去年底彻底卖给他人,再跟王健林没有瓜葛,影视帝国梦碎,可谓造化弄人。

500

当年进军好莱坞一度承载了老王的影视帝国梦,这种尝试也包含了作为房地产商的万达真正能安全下车转型的一种可能。只不过个人的闪转腾挪终究抵不过时代浪潮大势,好莱坞终究没能承载中国房地产商的转型梦。

断臂求生与转型成败

2017年,万达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卖给融创孙宏斌,将77家酒店“打折”卖给富力地产,被业界称为“断臂求生”。此后,万达一直寻求轻资产化运作,核心计划是成立以轻资产管理为主的珠海万达商管,由大连万达商业持股约70%,以珠海万达商管寻求上市获取流动性。

不过上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万达眼前的债务总归要解决,所以在连续卖出包括万达电影在内的各种资产外,珠海万达商管于2021年8月引入太盟投资集团等16家投资机构,并签订对赌协议,约定若珠海万达商管在2023年底赴港上市失败,大连万达商业需要支付本息合计最高440亿元的回购款。此后,珠海商管连续申请上市失败,面临违约危机。

500

500

最终,以太盟为首的五家投资方提出新协议,以600亿获得大连新达盟商管(于24年1月为股权重组而新设立的公司)60%的股权,新协议不再涉及对赌上市,危机缓解,珠海万达商管的母公司也由万达商业变为新达盟。这就是《换掉王健林?》一文中所谓“卖掉了万达的控制权”的来源。

作为我们普通人,当然不用关心万达控制权和王思聪继承权的问题。不过万达这家企业遭遇的困境背后,折射出的时代浪潮变化颇能引人深思。

如果说中国哪个房地产商的大众讨论度最高,在恒大暴雷之前显然非万达莫属。网络上“国民老公”,“国民公公”的噱头长年为万达获得了大量免费曝光。噱头之外,万达也总是能站在风口浪尖的中心。虽然身为商业地产商,但最早走出了低价拿地快速开发的高周转扩张之路。当年的内保外贷收购海外资产风潮,万达也是作为典型触发了监管警告。

500

500

地产之外,万达是最早搞足球,文旅,影视,电商等项目的地产商。虽然直到今天,市场上各路人鼓吹房地产的声音也未曾减弱,但房地产成为一个夕阳行业已是多年前业内就有的共识,对于曾经靠着高负责高周转坐上财富膨胀战车的地产首富们来说,悬念无非有三点,如何吃完最后的高速红利,如何转型,如何安全下车。

500

500

500

这其中,对比恒大这些同行,应当说万达已经是房地产商里在转型路上走出最远的,也是曾经有机会安全下车的一个,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假设。

收购好莱坞,老王的转型之路

从灾难大片《2012》开始,由于大陆票房市场的爆发和中国影视资本的崛起,好莱坞开始频繁以一种尴尬的方式“讨好”中国市场,即在电影中生硬加入中国演员和中国元素。《X战警逆转未来》、《变形金刚4》、《钢铁侠3》、《千星之城》、《环太平洋2》,怪兽宇宙……很多大片都出现中国演员的身影,或者以合拍片的名义进入中国市场,大部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都形同耍猴。

尤其有的电影,中国演员的身影只出现在中国特供版中。这些电影中故事最融洽的大概就是《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演员表现比较好的可能只有《生化危机5》和《变形金刚4》中的李冰冰。

500

这也正是老王满怀壮志,大举收购美国影业公司的时期。2012年万达控股美国第二大院线AMC,随后接连并购美国第四大院线卡麦克和澳大利亚Hoyts、欧洲Odeon&UCI、北欧院线集团,一举成为全球最大院线。

在制作端,除了2016年将传奇影业收入囊中,万达还与知名工作室DCP发出10亿美金的要约,并且接触过狮门影业,派拉蒙和米高梅,老王彼时的真正目标是收购一家好莱坞“六大”。

500

500

只不过,老王的好莱坞扩张之路就止步于此了。看起来似乎是运气不好,派拉蒙的大股东雷石东家族否决了管理层的出售意向。

不过就算股东都同意,也很难说这场收购最终会走到哪。万大此前大举买买买就已经引起了美国从政界到舆论的警惕。与传奇这种中等制作公司不同,派拉蒙作为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六大”之一,是好莱坞的核心力量,是美国文化意识形态工具的重要部分,即使派拉蒙自己想,通过其他案例来看,也很难道说美国司法部门不会插手其中。

当年索尼收购哥伦比亚,正值美国国内仇日情绪高涨,美国民众惊呼“日本入侵好莱坞”、“日本企业买走了美国之魂”。之所以收购能成功,一是当年哥伦比亚还不是大厂,且陷入严重亏损,索尼付出了相当高的接盘代价,业绩长期被拖累。二是那次收购发生在广场协议之后,美日主从关系彻底大局已定。

500

收购DCP失败则是由于时间来到了2017年,这时候一系列内保外贷收购海外资产的行为已经触发了监管。这一年,老王开启了断臂求生之路,在国内抛售的同时也不断减持和出售海外资产。

老王那些年在海外买买买的钱当然不都是他自己的,主要还是通过贷款扩张获得的。内保外贷的本意是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持,后来随着规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并开始成为一些企业用以转移资产到海外的手段。

如上面提到2017年周小川说“有些对外投资和产业政策不符合,比如俱乐部和娱乐等,对中国没什么太大好处”,要鼓励“有利于出口、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对外投资”。娱乐行业向来都是转移资产和洗钱的重灾区,以这类目标进行的内保外贷本质上来说是把通货膨胀留给了国内,而把资产和资本自由流动放到了国外。

不过仅就商业论,在老王断臂求生之后,传奇,AMC这些美国影视行业重资产说到底还是平稳落袋了。虽然同属娱乐行业,但显然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分量还是和其他东西不一样的,属于美国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武器。如果能好好经营,如果好莱坞能一直如日中天,如果能按老王当年预想的那样发展,那么未必不能为避过今日的危机提供机缘。

只是,正如人民网当年那篇《没有某某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某某》,以敏锐嗅觉闪转腾挪终究抵不过时代大势的变化。好莱坞本身也裹于时代浪潮之中身不由己,终究没能救赎万达。

中美合拍之路,一场好莱坞式的误会

就像没人会觉得恒大搞足球只是为了搞足球,如果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化升级和大规模进军海外这两件事是由万达主导完成,那万达将获得的商业和政治加分不言而喻。

500

500

500

以上引自相关媒体报道

《长城》就是在这样的期望下诞生的。对好莱坞来说,这是从《2012》开始的“中国特供大片”模式的最高峰;对中国电影业而言,这是中美合拍片路线最大规模的一次尝试,决定着这条路今后能走到哪;对万达和张艺谋而言,理想情况是超越李安《卧虎藏龙》在中美两地的影响力,最起码也要超过张艺谋自己的《英雄》在北美的票房才不算失败。

(国家一直鼓励合拍片,数量不受进口片配额限制,票房分账比例更高,还享有税收政策等优惠。优惠政策的用意自然是借美国电影工业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和影响力,不过虽然对合拍片的定义有着明确规定,但那些年还是被钻了不少空子,弄出好些“中国特供”。传奇被收购之后的多数电影都是合拍片)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长城》最终名利双输,不光成了2017年全球最赔钱电影第四名,还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主持人疯狂嘲笑。

500

500

《长城》这部电影我们以前聊过很多次。如之前文章《该为战狼2正名了》所说,《长城》这样的低端中国叙事,为了表现“中国”,会极端不顾逻辑地强调本国文化的“异质性”,用一些特色民族符号和叙事标签糅合成一种故事文本,但是叙事者又必须在西方文化产业语境下去表达这种“ 中国叙事”。

这类电影的内核就是萨义德口中充满刻板印象和陈词滥调的“神秘的东方”。本身就是陈词滥调,再加上剧本和制作都不太行,所以美国观众也咽不下去。

500

为什么这电影拍砸了,老谋子把原因归结到好莱坞运作制度的掣肘,万达把锅甩到了当时的传奇CEO托马斯·图尔头上,业界则认为《长城》的尴尬表现说明目前的合拍模式有问题。

500

当时,彭博社中国问题专栏作者Adam Minter在专栏文章中的观点很有道理:

“如果好莱坞想与中国电影人合作,那就得放弃联合制作这种既尴尬又优越感十足的方式。更好的办法是在中国创建一个国际工作室,培养年轻的中国电影制作人和剧作者,帮他们创作出吸引中国观众的电影。”并举了东方梦工厂的成功例子。

只是,对中国来说,这种事情真的是靠假手于人就能完成的吗?好莱坞终究不是来做慈善的。在《长城》上映大半年之后,《战狼2》横空出世,一举轰开了中国电影重工业化和票房50亿时代的大门。《战狼2》的成功又极大影响了《流浪地球》的成功,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果没有《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些电影的成功,那么即使《长城》失败了,中美合拍大片模式大概还会一直走下去,《长城》倒了大概还会有《长江》。如果自身不崛起,那么依赖外力就是唯一的希望。

《战狼2》其实正是吴京学习好莱坞的产物,《流浪地球》的出现也离不开2014年电影局送郭帆,宁浩、陈思诚、肖央、路阳五位青年导演去好莱坞学习的决策。霸主的先进技术当然要深入学习,但只有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将技术为己所用,而不是成为他人文化意识形态的附庸。

美军的光辉形象可以出现在《变形金刚》里,但哪怕是中美合拍片,想出现一些正常中国军人形象都非常不容易了,即使资方是万达也不行(《环太平洋2》里的权将军已经算比较好的)

500

就万达和传奇的关系来说,万达虽然是金主,但在立项和战略上,传奇是高度自主的。一方面,万达在这方面的风格就像汪海林口中的煤老板,不怎么干预专业运作,不像阿里那样。另一方面,美国影视圈非常团结,各种势力和规则根深蒂固,就像万达也不能让张艺谋在《长城》项目里有更多掌控权,顶多能避免景甜和马特达蒙发生吻戏或床戏。

《战狼2》和随后一系列本土重工业大片的出现,宣告万达依靠传奇影业主导中国电影工业升级的梦想破灭。在中国市场没打响,在北美市场也流年不利,那几年漫威超英没有敌手,压得所有同行都抬不起头,传奇擅长的传统美式大片遇冷,一度陷入亏损之中,在万达体系中失宠,没有被甩卖已经是万达对其价值的认可。

至于万达在北美院线的溃败,故事就很简单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国院线行业受到巨大打击,票房连续两年被中国超过。其中,AMC当年巨亏46亿美元。至2021年5月,万达全部退出AMC董事会。

500

500

好莱坞没能救赎万达

以商业角度而论,老王投资眼光其实不错。即使遭遇了2020年的巨额亏损,万达从AMC完全退出时仍然是赚的。万达在海外买的资产,出手时大多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如果没发生新冠疫情,或者美国在应对疫情上没那么拉垮,AMC可能至今还是万达的优质资产。只是现实没那么多如果。

500

从今天来看,虽然那几年陷入亏损,但传奇影业仍然属于优质项目。翻翻这家公司的出品片单就能发现,虽然并非六大之一,但也算得上是好莱坞大片生态的砥柱。

500

百度百科里漏了《沙丘》系列

尤其这两年,漫威超英断崖式崩坏,《阿凡达2》,《月球叛军火之女》之类的大片更让人大跌眼镜。凭借着《哥斯拉》系列和《沙丘》系列的稳定表现,传奇影业反而成了好莱坞大片门面的“裱糊匠”(说“裱糊匠”是因为,这两个系列都是在缩减预算的情况下,靠优秀制作水平强撑大片门面的产物。如今好莱坞在投资方面已经愈发保守)。虽然没有公开的财报,但外界根据这两年的表现推测传奇影业或许已经扭亏为盈。

不管是北美票房的复苏也好,还是传奇的表现也好,终归对万达今天的控制权易主已于事无补。曾经老王在采访中这样畅想:“中国电影赶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十年,这个黄金十年也就是开展了前面三四年,未来还有七八年,中国电影产业有一个黄金十年,甚至更长的周期。我们以前低潮时候进去布局,现在就是分享成长的时候,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收购和并购。”

畅想没错,这些年中国电影的确进入了黄金期,只不过是中国本土电影的黄金期。如果真按老王所想,传奇影业源源不断生产大片,再通过万达自家占中美市场第一的院线获得高票房,并推动中国电影占领海外,那还真有可能名利双收,成功完成转型。只是美好蓝图终究在时代的变幻中成为了泡影,好莱坞终穷没能救赎万达。

初始的路线选择就昭示了命运,即使没有遭遇漫威和新冠这些因素也难能成功。说到底,独立自主才是中国文化产业崛起的根本途径,不然就会像网飞之于韩国影视业一样,风光两年就被迅速吸干。

没有你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你

以600亿出让60%股份后,万达的危机仍难说完全解除。不过比起恒大这些,老王已经算有惊无险,保留了体面也保留了不少资产。

500

引自媒体相关分析

传奇影业仍掌握在万达手中。在危难之中一直没有卖出,想必传奇影业对今日的万达更有重要性了 。未来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中国电影工业对好莱坞技术的交流与吸收会更加具有主动性。到时候凭借传奇影业的特殊身份,老王又能获得一张新的门票也未可知。

老王的折腾之路可以看作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缩影,在红利时代跑马圈地高歌猛进,在夕阳时代断臂求生奋力转型。对地产来说,红利吃的越多,背负的时代原罪也越重。万达虽然以商业地产为主,但也是高周转模式和内保外贷转移资产的开先河者。

客观来说,做到这个规模的地产商,没有哪个真能通过转移资产的方式拍屁股走人,他们不会不清楚这点。就像恒大一直搞足球,老王搞足球搞得更早。一方面这些商人想通过收购海外资产等方式脱离国家的约束,游走于国际市场中,另一方面也心知上无法在根本上脱离,最终还是要为高速红利付出代价,所以总会想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获得政治和社会形象上的加分项。

除了对中国电影工业的雄心,万达也参与过中西部投资开发扶贫教育捐赠等公益事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肯定,但也没法与过往房地产运作模式带来的问题相抵销。时代的馈赠,终究有代价。

500

回想2013年,青岛东方影都启动仪式上,车水马龙,巨星云集,奥斯卡学院主席艾萨克、美国电影协会首席运营官迈克尔·罗宾逊,索尼影业、华纳兄弟、环球影业、派拉蒙等公司的首脑,妮可·基德曼、莱昂纳多等巨星,以及各路官员都前来出席。小李子的出现让这幕场景看起来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角的盛大宴会那样,仿佛永不会落幕。

500

500

青岛东方影都曾经是王健林口中未来的“东方好莱坞”。彼时的老王不会想到,日后在这里将会诞生一部叫《流浪地球》的电影,而那时的青岛东方影都已经不再属于万达。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时代,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时代。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