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看见的中国和民进党当局在“螺蛳壳里的道场”

作者:禾安,自由撰稿人 。

500

2300多万人口的台湾,注定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而开放意味着见贤思齐和兼听则明,而不是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甚至妄加揣测。

500

4月1日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带领着“大九学堂”的台湾青年一行踏上了大陆十多天的参访行程。

同上一次马先生回乡祭祖,参访上海、南京、武汉、湖南等地不同,这一次的参访选择在深圳、广州、西安和最后一站北京。

更有意思的是,4月1日香港复活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不少港人在这个被戏称是“香港春运”的时刻到访大陆,在深圳的各大商场形成“爆满”的人潮。

按惯例民进党当局“逢中必反”的惯例,马英九行前继续面临来自绿营的苛责。

500

而去年曾经随马英九随团参访的年轻学生,后来一度还在校园里遭受霸凌和孤立。

这一次马先生行前,先是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公开说要马英九在大陆宣扬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立刻被马英九办公室执行长萧旭岑驳斥,强调“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

接着是台湾内部绿营的名嘴、媒体、侧翼组织抛出马英九大陆行的“统战说”。

然后闭嘴熄火的一刻,恰恰来自马英九这一次大陆之行所看见的更加广阔和真实的中国。

这里面对于台湾冲击尤其之大的是深圳之行参访的三家企业,比亚迪、腾讯以及大疆。

500

在大疆出面接待马英九一行的是出身台湾的总裁罗振华。而大疆从一家深圳的普通科技企业成长为今天在大陆市占率超过90%,甚至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市占率都超过六成的新兴科技企业。

参访比亚迪时随团的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电动车兴趣浓厚,因为在绿营的长期抹黑中,大陆电动车产业靠着政府补贴和低价政策抢占市场,一直是“低端”的代名词。

然而当他们知道正式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在电动车行业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里激烈竞争下,比亚迪拥有的专利数量在全国第一,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老牌的欧美日车企造成冲击时的所收到的直观震撼。

无疑是给一直宣扬“大陆经济崩溃论”“大陆高铁的座椅没有靠背”的绿营响亮的一巴掌。

有趣的是,一直要在产业链上同大陆切割脱钩的民进党执政当局却始终无法理解大陆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一直致力于要发展台湾无人机产业的赖清德,3月22日曾到嘉义参观一家台湾和土耳其厂商所提供的无人机展示品上,发现马达上赫然写着“Made in China”。

一直盯着大陆的房地产、传统行业和地方债务不放的台湾某些“专家学者”,又往往只是从片面的二手消息里窥见零星的消息后妄加揣测。

深圳和广州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珠三角地区,陕西西安则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北京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这次参访三地是马先生和随行的台湾青年深度感受大陆的三重维度。

马英九一行在西安参加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祭拜典礼,登城墙,睹秦俑、品典籍的同时,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却因为Po文说“清明节有千年历史”和“台湾地区发生地震”这些说法被绿营侧翼攻击。

除了经济的切割在文化上进一步的“断联”,闹出台湾学生不识孙中山岳飞,更搞不清历史年代顺序,失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浅薄的“本土认同”里造成世界观的割裂。

一直试图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民进党执政当局,蔡英文时期鼓吹的“新南向政策”撒钱补贴也没产出什么火花,反对“核电”说可以“用爱发电”导致电价上涨的时候,又对当年的说辞视而不见。

蔡英文执政八年,台湾经济受益于中美贸易战和台商回流表现似乎还不错,但却没有形成持久性的经济发展动能,更出现了除了科技业和生物医药行业外,服务业、观光业等哀嚎遍地的畸形产业结构。

500

一边说要“世界看见台湾”,另一边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一海之隔的大陆经济发展视而不见,乐此不彼的对大陆发展“贴标签”,最后葬送的又是谁的前途?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14亿人口,不同地域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我们身处其中也常常觉得无法全面、深刻的理解。

而2300多万人口的台湾,注定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而开放意味着见贤思齐和兼听则明,而不是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甚至妄加揣测。

马英九大陆参访打开了一扇窗,然而看或不看则要看民进党当局想做出个什么道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