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500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500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意到,除披露详细数据的银行,还有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已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等。

在2022年的年报中,40家A股、港股上市银行中就有超半数披露相关情况,包括国有行、股份行等等,其中国有五大行在当年均表示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制度。

500

二、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反向讨薪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特别是在今年,这种现象在银行业内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那么,反向讨薪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否预示着银行业的“金饭碗”正在逐渐褪色呢?

首先,反向讨薪,顾名思义,是指银行在特定情况下,对员工已经获得的薪酬进行追回或扣减的行为,尤其是在出现不良贷款或其他财务问题时。这种现象在过去并不常见,但近年来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银行业。尤其是今年,大范围、广泛的银行开始选择反向讨薪,这确实成为了今年银行业的一种特殊情况。

以往,金融机构对员工进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情况虽非完全陌生,但像当前这样大规模且集中地出现在各大商业银行中,则凸显出行业内部监管强化及风险管理的新常态。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银行业面临的复杂市场环境以及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控的严格要求。

500

其次,为什么银行要进行反向讨薪?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风险与收益的特性。商业银行是高度依赖资本运营的行业,其核心业务是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进行其他金融交易来赚取利润。这种业务模式的本质决定了其利润前置但风险后置的特性。也就是说,银行在发放贷款或进行金融交易时,往往能够立即获得收益,但贷款违约或交易风险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才暴露出来。这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使得银行管理层在决策时可能过于乐观,忽视潜在的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委托代理问题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银行的经营决策过程中,管理层作为代理人,其目标与股东或银行的长期利益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采取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从而损害银行的长期利益。这种委托代理问题在商业银行中尤为突出,因为银行的资本结构和业务特性使得其风险暴露具有滞后性,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显现。

因此,为了纠正这种委托代理问题,确保银行管理层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充分考虑潜在风险,逆向讨薪制度应运而生。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在于建立一种风险调整后的薪酬结构,使员工的薪酬与其决策的长期后果紧密挂钩。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激励员工在决策时更加谨慎和理性,充分考虑潜在风险,避免盲目追求短期高收益而忽视长期风险的行为。

此外,反向讨薪还有助于增强银行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追回或扣减因决策失误或不当行为导致的损失所对应的薪酬,银行可以对员工进行惩罚和警示,维护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同时,这种制度也可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谨慎地履行职责,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

500

第三,反向讨薪虽然有利于银行的发展,但是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一是这一制度削弱了银行职位的传统吸引力。在许多人眼中,银行工作曾被视为“金饭碗”,代表着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然而,反向讨薪制度的引入使得基层员工如柜员和客户经理面临更严格的考核和更大的工作压力。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还要时刻担心因业绩不佳或其他风险事件而导致的薪酬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降低了员工对未来薪酬的安全预期,进而降低了银行工作的性价比,使得银行职位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二是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反向讨薪制度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管理压力,还要时刻警惕因风险事件而导致的薪酬倒扣。这种压力可能导致高层管理者在决策时过于谨慎或保守,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和团队的士气。同时,过大的压力也可能导致高层管理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影响银行的运营和管理。

三是反向讨薪制度还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在避免薪酬损失的目标驱动下,部分员工可能会选择过度保守的经营风格,而不是积极寻求创新和发展。这种保守主义不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拓展和创新,还可能使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同时,过度的风险规避也可能导致银行在面临真正的风险时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500

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变革和技术进步,以及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银行“金饭碗”的形象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曾经稳定的高薪优势正伴随着行业风险加大、竞争加剧以及薪酬制度透明化、市场化而逐步淡化。如今,银行从业人员需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银行工作固然是提供了一种较高的收入机会,但这背后是对风险管理能力、合规意识及市场敏锐度的高要求。银行职位已不再是一个可以安逸享乐的职业港湾,而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竞技场,能否要继续留在其中其实正在考验着每个银行从业者。

全部专栏